杨过一生痛恨的不是柯镇恶,不是公孙止,更不是郭靖.
而是一生难以忘记并恨之入骨的两位师叔!
师叔本应是个受后辈尊敬的人.但每每都会被刻画成为无恶不作的罪人.就如李莫愁,尹志平之于杨过;言伯达,万震山之于狄云.至于克劳琛之于李飞宇的呢?让我细细道来.
说起李飞宇和克劳琛的渊源要从他们就读的科隆体育学院说起.李飞宇在北体大毕业后曾远赴科隆体育学院深造.而从克劳琛公开的简历中也不难看出1966年毕业于科隆体育学院的经历和后任该学院的客座教授的履历。所以说按照中国的辈分理论来说,李飞宇管克劳琛叫声“师叔”应当不算过分吧。
当2007年1月21日克劳琛又一次降临中国,开始接受女足顾问一职,并与担任领队李飞宇“搭帮起伙”,一场现代的“师侄会”正式拉开了大幕。这倒是符合中国足球开会的传统,只是不知道这次的“师侄会”会是怎样的结局收场。之所以如此担心,是因为如此的开始并不尽如人意。
相处仅一个星期的二人就发生了第一次临别。虽说“小别胜新婚”但是,这样的离别多少有些不愉快。无论是生病的原因,还是其他的什么,总之克劳琛不愉快的离开了。这也许可以称得上是一次不成功的合作,但也许这本就是一段不该开始的合作。
说李飞宇像杨过多少有些牵强,但是作为“文职”的中国足协技术人员,但说其像高拱那样的谋者则毫不为过。而他所秉承的就是一条真理“隔一段时间就要重新洗牌。”
“重新洗牌的目的在于不让胜利始终掌握在一个赢家手里,而且让本来稳定的牌局变得扑朔迷离。”这不能说是一个人的处心积虑,但这多少算是一点小谋略。袁帆的离队便是激起水中涟漪的小石子,就是麻将牌桌上突然出现大一张“黑桃A”,打乱了整个牌局。而说其是揣测上意也好,还是个人行为也罢。总之他让中国女足这束很久不开“铿锵玫瑰”有了“另类绽放”和“另类展示”的机会。典型的中国足球人给中国女足带来了“非典型的生机”。
反观“师叔”克劳琛。典型的德国老人,严谨,傲慢。但是中国足球的洗礼足以使一个足球大国的教授变为中国足球的小学生。其实在中国搞足球的外国人都要重新学习,学习足球以外的“特殊知识”。当克劳琛开始迅速的融入到中国足球的大体系中时,女足的班子正式建立,足协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事情像中国足协想象的一样顺利开展了,但是事情却没有像计划那样进行。仅仅共事了一个星期的师侄两人,就迎来了第一次“分崩离析”。为了女足可以在计划中稳定过渡,尽管克劳琛是以身体为由提出回国休假,尽管足协立即“下诏”肯定李飞宇的所作所为,但是这无异于“皇帝的新装”,更无异于“司马昭之心”。
对于中国足协的举措的确不敢苟同,但是对于接下来中国足协要做什么,我们就像是可以预知女足四强赛结果一样,顺理成章的便可推测出“不停洗牌”将是接下来唯一的措施。不断的向麻将牌堆里仍一些诸如红桃A,梅花A,方片A的另类排系不但可以提神醒脑,更能够加以警示。
也许很多人都会说现在的中国足球太可笑了,但是用于谦老师的话说“那是太可悲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