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文化》第一讲 中国古建筑概论
标签:
杂谈 |
分类: 校本课--中西建筑文化 |
一、中国古建筑类型
http://s11/middle/445f07f1h9c11da8249da&690中国古建筑概论" TITLE="《中国古建筑文化》第一讲
宫殿建筑的另一特点是采取前朝后寝的布局形式。在皇宫的前半部分,是帝王处理政务或举行大典的殿堂,称前朝;皇宫的后半部分是帝王与后妃生活起居的场所,称后寝。整个皇宫的主要建筑都位于中轴线上。如故宫前朝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后寝的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都分布在中轴线上,两边对称分布的则是次要建筑。这种严格的中轴对称布局格式,更能突出帝王的威严和至尊。我国目前保存较完好齐全的主要有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
http://s12/middle/445f07f1h9c11e2e5defb&690中国古建筑概论" TITLE="《中国古建筑文化》第一讲
http://s3/middle/445f07f1h9c11dd4284c2&690中国古建筑概论" TITLE="《中国古建筑文化》第一讲
3)
礼制性祭祀建筑
中国是个祖先崇拜、神灵崇拜、自然崇拜文化悠久的国度。因此,礼制性祭祀建筑表现出特有的形式与语言。中国古代礼制性建筑主要包括:坛庙祭祀建筑和祠堂建筑。坛庙祭祀建筑,分为祭祀自然界天地山川的祭坛建筑(露天的祭台)和祭祀先灵的祀庙建筑。祠堂建筑,包括祭祀祖先的宗庙、祭祀历史上有贡献的名臣名将、文人武士的庙宇;祭祀祖宗的祖祠和普通百姓的宗祠。现存的坛庙祭祀建筑有北京的天坛、地坛、先农坛;祠堂建筑有皇家宗庙--太庙,曲阜的孔庙、山西解州关帝庙以及各地的民间祠堂。
http://s7/middle/445f07f1h9c11e8396166&690中国古建筑概论" TITLE="《中国古建筑文化》第一讲
紫禁城太庙
http://s11/middle/445f07f1h9c11eaf162fa&690中国古建筑概论" TITLE="《中国古建筑文化》第一讲
山东曲阜孔庙
http://s12/middle/445f07f1h9c11eb986cfb&690中国古建筑概论" TITLE="《中国古建筑文化》第一讲
山西解州关帝庙
4) 宗教建筑
中国古建筑中的宗教建筑,有汉式的、喇嘛教的、伊斯兰教的和道教的。所有这些宗教建筑由于其不同的教义和使用要求,而表现为不同的总体布局和建筑式样。
①汉式佛寺
汉式佛寺包括佛寺、佛塔和石窟。佛教建筑一般都是主房、配房等组成的严格对称的多进院落形式。在主轴的最前方是山门——整个寺院的入口。山门内左右两侧分设钟、鼓楼。中央正对山门的是天王殿,常做成三间穿堂形式的殿堂。穿过天王殿,进入第二个院落,座落在正中主轴上的是正殿,常名为“大雄宝殿”。正殿对于整个佛寺建筑群体是中心建筑物,正殿左右配殿或作二层楼阁形式。正殿后一进院落,常建筑二层“藏经楼”。另外,多在主轴院落两侧布置僧房、禅堂、斋堂等僧人居住的房屋。
http://s13/middle/445f07f1h9c11edb270cc&690中国古建筑概论" TITLE="《中国古建筑文化》第一讲
②喇嘛寺
喇嘛寺在我国信奉喇嘛教的是蒙、藏两个兄弟民族,所以喇嘛寺的建筑也因宗教内容的特点和民族的特点而和佛寺有所不同。喇嘛教建筑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和佛寺相近的宫室式木建筑;另一种是属于碉房式的砧石建筑。
|
http://s11/middle/445f07f1h9c11f123fd0a&690中国古建筑概论" TITLE="《中国古建筑文化》第一讲 |
|
http://s7/middle/445f07f1he18b383f87f6&690中国古建筑概论" TITLE="《中国古建筑文化》第一讲
③ 清真寺
伊斯兰教是从唐代开始传入中国的。最初建造的伊斯兰教寺庙完全是阿拉伯式的建筑。以后逐渐采用了中国传统木建筑形式,但在建筑制度、总体布局和内部装饰上仍然保持了伊斯兰教的特点。
http://s15/middle/445f07f1h9c11f62b64be&690中国古建筑概论" TITLE="《中国古建筑文化》第一讲
新疆喀什艾提尕清真寺
北京的牛街清真寺的建筑在结构和材料上既继承了中国建筑传统,又保持了本民族的特有形式,在平面布置和总体布置上也满足宗教活动的要求,是中国的伊斯兰教寺庙建筑的一个典型例子。
http://s3/middle/445f07f1h9c11f79f75f2&690中国古建筑概论" TITLE="《中国古建筑文化》第一讲
④ 道教
道教的宫观庵庙等建筑是供奉、祭祀神灵的殿堂,又是道教徒长期修炼、生活和进行斋醮祈禳等仪式的场所。其建筑的门类很多,有宫、观、殿、堂、府、庙、楼、馆、舍、轩、斋、廊、阁、阙、门、坛、台、亭、塔、榭、坊、桥等,这些建筑按其性质和用途,可分为供奉祭祀的殿堂、斋醮祈禳的坛台、修炼诵经的静室、生活居住的房舍和供人游览憩息的园林建筑五大部分。
道教建筑的瑰宝当属武当山道教建筑群。它始建于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宋代也有增建,元代进一步扩大建筑规模,明代永乐帝多次下诏派大臣率军民几十万人大兴土木。武当山古建筑中的宫阙庙宇集中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筑的建筑学和艺术成就,这些建筑代表了近千年的中国艺术和建筑的最高水平。
http://s3/middle/445f07f1h9c11faa2c122&690中国古建筑概论" TITLE="《中国古建筑文化》第一讲
5)陵墓建筑
陵墓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人基于人死而灵魂不灭的观念,普遍重视丧葬,因此,无论任何阶层对陵墓皆精心构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陵墓建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产生了举世罕见的、庞大的古代帝、后墓群;且在历史演变过程中,陵墓建筑逐步与绘画、书法、雕刻等诸艺术门派融为一体,成为反映多种艺术成就的综合体。
陵墓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中最宏伟、最庞大的建筑群之一。这些陵墓建筑,一般都是利用自然地形,靠山而建;也有少数建造在平原上。中国陵园的布局大都是四周筑墙,四面开门,四角建造角楼。陵前建有甬道,甬道两侧有石人、石兽雕像,陵园内松柏苍翠、树木森森,给人肃穆、宁静之感。明十三陵、清东陵、西陵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http://s7/middle/445f07f1h9c120e477856&690中国古建筑概论" TITLE="《中国古建筑文化》第一讲
6)古代城防建筑
城垣建筑多已不存,现仍保留完好的有山西平遥古城与西安古城墙。
http://s2/middle/445f07f1h9c1211480d71&690中国古建筑概论" TITLE="《中国古建筑文化》第一讲
7)古典园林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 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以皇家园林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 建筑体型高大。 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http://s6/middle/445f07f1h7601cee53bc5&690中国古建筑概论" TITLE="《中国古建筑文化》第一讲
http://s14/middle/445f07f1h9c1216092c6d&690中国古建筑概论" TITLE="《中国古建筑文化》第一讲
二、中国古建筑的特征
一)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相比,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建筑采用木结构体系。
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
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所以称为“抬梁式”。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
穿斗式是用穿枋把一排排的柱子穿连起来成为排架,然后用枋、檩斗接而成,故称作穿斗式。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
井干式是用木材交叉堆叠而成的,因其所围成的空间似井而得名。这种结构比较原始简单,现在除少数森林地区外已很少使用。
1)抗震性能好
2)备料、施工便利
1 9世纪初为纪念拿破仑击溃奥俄联军在法国巴黎兴建的凯旋门,仅仅是一座石造门也花费了近30年的时间。而几乎同时期的中国清朝乾隆皇帝为团结在蒙古、西藏地区的少数民族在承德兴建了几座喇嘛教寺院,其中规模最大的普陀宗乘之庙,是仿照全国喇嘛教的中心,西藏拉萨布达拉宫而兴建的,占地22公顷,包括有主殿、群楼、佛堂、钟亭、门楼、塔、亭、牌坊等各式殿堂楼台,自乾隆三十二年(1767)开工,至乾隆三十六年(1771),前后4年即完工。这并不说明中国古时的工匠一定比同时期西方国家的工匠高明,佛罗伦萨主教堂用石料建造高达107米的穹顶与尖亭,穹顶为里两层之间有供人上下的周圈台梯,而所有这些墙体、穹顶全部都由一块块石料垒筑而成,在教堂的表面,从上到下几乎都满布着精美的石雕,想像当时的施工难度就不难理解需要近50年的建造时间了。
2、木结构建筑缺点:
1)易遭遇火灾
2)怕潮湿与虫害
3)破坏环境
中国古建筑采用木结构体系。因此与西方建筑相比,建筑个体的平面多为简单的矩形,单纯而规整,形体也并不高大。普通的住房,寺庙的佛殿,园林的厅堂,宫殿殿堂莫不如此。相比而言,即使是宫城中的宫殿也没有罗马的浴场、高直的教堂那样复杂的平面构成和雄伟的外观形象。宫殿、寺庙、同林、住宅各类建筑不同的功能上的需求,不靠单体建筑的平面和体形,而是依靠它们所组成的不同群体来适应和满足。如果说西方古代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个体建筑所表现的宏伟与壮丽上,那么中国占建筑艺术则主要表现在建筑群体所表现出来的博大与壮观。
三)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丰富多彩
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主要包括彩绘和雕饰。
|
彩绘具有装饰、标志、保护、象征等多方面的作用。油漆颜料中含有铜,不仅可以防潮、防风化剥蚀,而且还可以防虫蚁。色彩的使用是有限制的,明清时期规定朱、黄为至尊至贵之色。彩画多出现于内外檐的梁枋、斗拱及室内天花、藻井和柱头上,构图与构件形状密切结合,绘制精巧,色彩丰富。明清的梁枋彩画最为瞩目。清代彩画可分为三类,即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