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盘已进入决战,沪大盘第三跳空缺口出现清场——待1923.14或1787.47点再买回

(2006-11-21 13:39:34)
分类: 对市场感悟

机构已将部分筹码交给散户
.马洁萍.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金融数据显示:10月份人民币储蓄存款减少76亿元,是2001年6月份以来首次出现月度储蓄存款下降。随着股市交易持续活跃,储蓄存款一部分被分流到股票市场。10月份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余额为6042亿元,比上月增加2161亿元,同比增长182.9%。据观察,这是自去年行情爆发以来,一般投资者资金进入股市的顶峰。

    另一方面,机构减仓幅度在加大。从三季报数据看,社保基金进入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持股市值合计为191.10亿元,比第二季度的215.06亿元减少11.15%。若考虑上证综合指数今年第三季度4.80%的累计涨幅,其减仓幅度则更大。社保基金第三季度共计持股249002万股,比第二季度的266877万股减少6.70%。第三季度证券公司投资于股票的额度虽然达到

205.16亿元,但比第二季度的219.95亿元也减少了6.73%。若考虑上证综指三季度涨幅,证券公司的实际减仓幅度更大。证券公司三季度共计持股353940万股,比第二季度的359001万股减少1.41%。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持仓市值是所有机构中环比增幅最大的。今年第三季度保险资金投资于股票的额度达到203.93亿元,比第二季度的197.97亿元增加3.01%。

但考虑上证综指三季度4.80%的累计涨幅,保险资金也略有减仓迹象。
以上信息不难看出,相当部分机构已将部分筹码交到了散户投资者手中。机构投资者目前都处于赢利状态,而相当一部分散户投资者仍处于亏损状态,甚至一部分投资者近两个月来亏损还相当严重。

    


跟着基金思路走


    2006年前三季度,基金普遍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不过,对于试图搭乘基金顺风船的散户投资者来说,失去方向的感觉却在逐步加重。一季度的有色金属股,二季度的军工航天股,三季度的银行股,几乎每过几个月,基金投资建仓的重点就要变一次。现许多基金公司已陆续发布了四季度投资策略报告。综合各家报告

看,各路基金经理对宏观市场充满信心,普遍看好四季度及明年A股市场的表现,并表示将维持较高的投资仓位。四季度是机构对2007年进行战略布局的时间,同时,自8月以来新成立的基金也将陆续进入建仓期。建议投资者依据基金四季度持仓变化调整投资策略。

    据基金三季报统计,二季度基金增仓规模最大的行业——食品饮料业,三季度遭遇基金无情减仓。截至9月末,52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267只基金共计持有食品饮料市值237亿元,相比上季末减少0.76亿元。若扣除新基金的买入量,老基金实际减持食品饮料股达42亿元,减持幅度超过15%。

    除食品饮料股外,三季度遭遇基金抛售的行业还包括金属非金属业和纺织、服装、皮毛行业的股票。老基金同样是上述行业股票的主要减持者。其中,老基金减持金属非金属股达50亿元以上,减仓幅度甚至超过了食品饮料。从公布的三季度相关报表中可看出基金卖出的有色股主要集中在厦门钨业、中科三环上,而

在钢铁股上,主要的减持对象是鞍钢股份和太钢不锈。
与被减持的股票相反,金融、保险行业与机械、设备、仪表行业则成为多数基金看好的行业。截至9月末,基金持有金融、保险业股票316.6亿元,机械、设备、仪表行业314.3亿元,排名基金持仓的前2位。而以基金增持的比例排名看,前几个行业分别是:金

融、房地产业;机械、设备、仪表业;交通运输、仓储业;信息技术业。增持规模分别为金融业142.9047亿元、房地产业117.0232亿元、交通运输业67.2488亿元、信息技术业62.4676亿元。其中,房地产业的市值增长幅度达到133.83%,列所有行业第一位。

 

买股先学“捉底术”

 ■朱永平

    近日来电来访咨询的投资者中,有两个问题特别突出,一是问自己手中持有的股票下跌得厉害,是继续持有、还是抛出,又该如何操作?二是问自己在股票操作上也学了不少技术,但在实际中就是不管用。真的不知该学何种操作技术才对。笔者想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说一下股票该如何买卖问题。

    当投资者持有的股票“被套”时,不管请教何人,该抛,还是继续持有,对方的回答毕竟猜的成分居多。所以笔者再三强调,投资者对自己持有的股票看不明白,或已“浅套”时,就应该“放弃”操作。换句话说,当您对该股后期走势迷茫时,应先退出筹码,等待下次有机会再操作。

    其次说一下股票操作技术该如何学的问题。

    证券市场有句名言:“买股不难卖股难”。我却不以为然,并反复强调,一个股市投资者,可以抛错股票,但绝不能买错股票。因为一个人入市,目的就是想赚钱,卖错股票仅仅是赚多赚少的问题,而买错了股票,不管你亏多亏少,总之是输定了的事。从这个角度讲,买股比卖股更难。

    要买对股票,首选要学会“捉底”技术,也就是能在股价处于底部区域,出现向上拐点时买进股票,如此赢的概率能达到7成左右。随后再学“逃顶”技术就容易得多。因为,股价的多种“底部”形态,如反转看,就是多种“头部”形态(如“W底”反转看,就是“M头”……)。最后再学“追涨”。为什么“追涨”要放在最后学呢?理由很简单,如对股价的“底和顶”能了如指掌,就可以一路“追涨”。

    以下举例:(图为“南京港”股票上市至今的股价走势)

    (图中的今日收盘价为今年11月14日收盘价)

    主图黑色区域为《“金狐套利”选股软件》显示的“主力建仓区域”指标。此软件近日荣获上海市第20届优秀发明二等奖,为20年来首个获奖的“股票投资技术”。

    投资者不妨仔细观察,为什么“南京港”这股票,总是在该指标的“黑色区域”下线处出现股价“转弯”的走势。这分明是“主力建仓区域”的最低价。此时,逢低吸纳该股票,胜算较大。

    笔者用“南京港”为例,因为在今年9月4日《捕捉“追涨”拐点》一文中也用该股为例,其涨幅达20%以上。

    如自学技术中有疑难欢迎交流咨询。热线电话:13818915393

    (作者单位:东方上证)
 

http://whb.news365.com.cn/jjgc/200611/W020061120270927183318.JPG

 

 

蓝筹股已显疲态


    ■赵安绩

    上周上证指数大涨90点,1900点整数关轻松而过,后市直指2000点大关。但综合各方面因素,本轮行情已有尾声之感。

    大盘跃过1700点后,盘内主要上冲动力是蓝筹股,先是中石化、中国联通,后是宝钢、长江电力,接下来是工行、中行,到了上周下半周,主力把陆家嘴、申能、长虹这样的三线指标股也用上了,给人的感觉是蓝筹股行情潜力已经有限。

    蓝筹股的启动说是价值重估,其实还是一种补涨性质。当80%的个股十分活跃的时候,大盘股的微幅调整并不影响慢牛格局。经过几个月的慢牛之后,相当一部分个股,获利回吐意愿强烈。而此时蓝筹股的投资价值也就突现出来。在蓝筹股将指数不断拉升时,80%左右的个股开始调整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当然,这次蓝筹股受到追捧,与股改后的全流通、指数期货的推出密切相关。

    大盘奔向2000点已不费吹灰之力,问题是到了2000点后,是继续上冲直达2200点呢,还是形成中级行情顶部,从盘中走势、技术形态等因素综合分析,在2000点处形成阶段性顶部的概率很大。原因有三。一,蓝筹股行情已显疲态。近1个月中,宝钢由4.20元大涨到6.49元,涨幅近60%。第一航母的工行由3.25元

涨到3.93元,短短11个交易日中涨了20%多;招商银行8个月中涨了100%多;中国石化1个月里由5.25元涨到7.31元,涨幅已达40%多,等等。不管是补涨还是价值重估,蓝筹股行情已临近阶段性顶部。二,整个市场的价格已经达到相对高点。经过1年的慢牛运行,市场的潜力股已少之又少。三,中期技术指标回调愿望强

烈,连续上涨,使周、月线的相关指标高高在上,有的已经达到历史高位,而有的甚至于发出背离信号。另外,上证指数自1000点涨到2000点,上涨幅度正好是1000点整数,这也是引发中级行情见顶回落的重要参考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