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世外桃源
标签:
杂谈原创寻找世外桃源手机拍摄 |

春日的雨软绵绵的,时落时歇。晴好时的天气,也是带着
潮湿风气,令人的心情越发觉得闷闷的沉静。初春的夜雨
停了,早晨的山脊特别的清晰,烟岚缥缈,浮云悠悠,非
常养眼,登山探景可好。
为寻得一处心仪景致,我从金鸡路口上山。延着金鸡岭蜿
蜒而上,过自来水厂,登百级长阶,绕过三官庙,上半山
观景台,玉环市区尽收眼底,而身后山坡上的油桐树正盛
开着粉嫰欲滴白中透红的桐花,散发出阵阵清香,招蜂引
蝶,也令人陶醉。经小道穿过树林,就到了猫狸垒山头。
猫狸垒,原是个自然村,有十多幢石头屋,由于少有人住
而破败不堪,有的已成残垣断壁。近几年,村里出资,将
原有房屋整修成古色古香的白墙黛瓦居舍,在大樟树的庇
护下格外幽静而美丽。山顶的“颐年亭”的对联写得可谓
极具韵味:鸡岭朝阳处处山明水秀,螺峰养眼人人气爽神
清。
猫狸垒,山势雄伟,三面均为悬崖峭壁,唯有西面稍为平
坦与田螺基山脚相延,有车路盘旋而下。据说,过去的猫
狸垒山陡峭的岩壁与崎岖小道,连猫和狐狸都难以爬行,
故得名曰“猫狸垒”。
转过杨府庙沿着新建的蜿蜒曲折游步道往下走,绝壁中长
出的藤条横冲直撞在你的头顶相迎,石阶的苔藓正享受着
有限的阳光下如米小的苔花“也学牡丹开”。怪石则伴翠
有限的阳光下如米小的苔花“也学牡丹开”。怪石则伴翠
篁,愈发意境绵绵。望远处,田螺基峰云雾缭绕,若隐若
现;对面山坡青翠,野花竞放,春光明媚中,尽是生命绽
放。走在半山腰,有条人工凿成的水渠,留下了农业学大
寨时代的光辉历史。
俯视峡谷,崖深岩岫,云生壑底。潭碧水清,流水潺潺,
一股凉气冉冉升起。我坐在崖边,想看看蛰伏了一冬的溪
流,流在山野,听听泉水叮咚的声音,这声音叫醒了一冬
的宁静。寂靜中的溪流声落在耳旁,想是世间最动听的天
籁,也是春日里最细膩的叮咛。
峡谷不长,又名龙潭坑,或龙潭溪。据记载,龙潭水发源
于田螺山麓,一路逶迤,自猫狸垒山于里阴岗峡谷至凤凰
山前,经一悬岩形成瀑布直泻而下,谓“龙潭飞瀑”。龙
潭溪与兰花溪、大福溪汇合成三合潭。据说,龙潭坑山峦
叠嶂启伏,三面五峰耸峙,联缀比次。东有苍翠峻拔的狮
子峰和猫狸峰,西有危崖陡起的金鸡峰和罗汉峰,北是如
垣似壁绵亘深长的玉屏峰。置身此处,群峰抱壑,谷幽泉
清,林木葱郁,聆听溪流汨汨轻吟,疲惫的心身顿觉宁静
致远气爽无边。
青山绿水怪石峭壁,古道白云轻风宁静。踌躇不前时,远
远地闻得龙潭古寺的梵音悠悠,回荡山谷。我默默地寻找
无处不在的秀景与山花,而眼前的两块巨石相倚形成的宽
畅洞穴,使我想起了《空谷幽兰》和《寻找终南隐士》中
的“与时代脱节,却并不与季节脱节:他们弃平原之尘埃
而取高山之烟霞;他们历史悠久,而又默默无闻--他们孕
育了精神生活之根,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社会中最受尊
敬的人”的隐士,他们芒鞋、纳衣、饮露、食草,弃杂念
,苦行修炼,静心养身,但却有洞彻天地的智慧。在此洞
穴中搭棚成屋,我心能否归处?
行至白蚊山岭城潭古道旁,有一石建路廊,名“崇忠亭”
。亭虽破败,但“龙潭坑历史古迹纪念碑”彰显龙潭坑的
神奇故事。碑文可见“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记述了昔年秋旱,城里西门头陈崇老爷德高
望重,率民祈雨,以自性命换得甘露。为表陈公功绩特立
碑为记。立碑者为杭州人氏释静士。
一山一水一深谷,一树一花一片幽,一亭一寺一故事,一
地一天一乾坤。行在山脊,寻得宁静。能超脱当下忙碌而
混乱的生活,从容和淡定地走过岁月。寻求简单,简单是
静,静得妙韵嫣然。
一片桃花林,一溪清泉水,一个神奇的山洞,别有洞天。
与群不同的生活,人人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陶渊明笔
下的桃花源,让多少人神往,也让多少人迷失方向。
我寻找的,也只不过是内心世界中的世外桃源,在片刻安
宁中,寻得不染风尘的清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