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摄影北京圆明园爱国主义教育 |
分类: 第二故乡-北京 |
■一个北国冬日的早晨,我走进了圆明园,带着对东方文化、中国历史的尊重与崇拜,也并带着想去一解心里对皇家园林的神秘感。
■圆明园被称为“万园之园”,集我国古代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从1709年起经清朝五代皇帝150余年不断建造而逐步形成。看过这幅图画,你才能够真正了解为什么圆明园又叫做“万园之园”了。这里既有皇家宫廷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的婉约多姿,兼有欧洲园林的端庄浑厚,把不同风格的园林融为一体,真可谓是绝无仅有!
■冬日的圆明园有点萧瑟,游人不多,自己觉得这样的戚戚的气氛和残褪的色调才符合这座园子,春夏季节的植物繁茂和人流涌动总是不适合这个遗址。自己很喜欢这个季节来这里,因为在这个季节里,你可以独自徜徉其中,让思绪随意飘扬,你可以真正感受到那份来自心底的厚重。
■残桥。看看冬日里桥下的水、水边的柳和残石桥,曾经水波潋艳、柳影婆娑的绝美早已不复,灰色的柳叶成为这个冬日的记忆,薄冰凝固了残桥驼去的背影,一如时间在历史的坐标上刻下的这个园林的耻辱,也在残石桥记忆深处。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清朝存续了260年,而见证了清朝荣辱兴衰的圆明园迄今已有300年。1860年一把罪恶的大火拉开了圆明园苦难历史的帷幕。历经浩劫,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已荡然无存,今天的“圆明园遗址公园”任人凭吊,任人遐想,但她庄严地存在于历史中,永远地活在人们的心里。
■废墟遥对着青青的天空,伤痕累累的石刻闪动着清辉,半是悲愤,半是哀伤。经年的野草由石缝中攀援而上,一岁一枯荣,以自己旺盛的生命,守护着不屈的石刻,守护着民族精神的堆积。岁月流逝,抹不去血与火的记忆。
■法国文豪雨果在1861年曾说过:“圆明园是梦幻艺术的代表,它荟集了一个人民的几乎是超人类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尚不被外人熟知的杰作,就像在黄昏中,从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看到的遥远的亚洲文明的倩影。”
■几座孤零零、颤巍巍、残存的拱门,几根仰天独啸的的柱石,仿佛都在愤怒的向我们诉说着什么。
■人们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立体的诗,它蕴含着节奏、旋律、情感和向往,如今,这“凝固的音乐”被打碎得没了乐感,只剩下那凄凉的悲哀;那“立体的诗”被人破坏得没了斯文,只剩下荒凉的悲泣。
■那些矗立的石柱,在冬阳下凸显厚重。北方的天空衬着寂静的树木和石群,自己静默的仰视它们,从石柱上的花纹中感受着当年建筑的精美、人类的智慧和丰富的文化。
■“斯园胜概疑天造,不羡十洲与三岛”,尽管当年的辉煌早已消失殆尽,但步入其中仍能切身感受那份来自心底的震撼。
■园子中的一切都是平静的,所有的惊心动魄之后终归要趋于平静。平静是一种常态,但是追逐这种常态的过程往往是动荡和磨难。
■白色的石块镌有舒卷的花纹,保存着残缺中的完整和破败中的美丽。
■“狮子睡着了连苍蝇都敢落在它的脸上叫几声”。一个园林残败了,一段历史记载了,一个文明迷失了,在一个社会落后时,在一个国家衰弱时,在一头睡狮未醒时。
■这些残瓦颓垣,凄美依旧,仿佛在向我们诉说曾经的故事,流连其间,仍然惊叹于曾经的美丽,虽然她已残缺不堪,虽然她再没有往日的风韵,但在我的心中,她永远是那样地绝美。
■历史的涛声依旧,划浆而来,一定可以打捞起沉陷在时光深处的碎影。伫立在废弃的石头上,透过浩荡的长风,将圆明园碎落的记忆组合。不复存在意味着曾经存在,只要你带着一颗圆融的心来,就可以将堆砌的碎石,伶仃的旧物在心中复原,复原成当年的旷世盛景。
■瞩目圆明园,令人撕心裂胆,悲愤交加。它是中华民族心头一处永不愈合的伤口,任时空便幻,仍不时隐隐作疼,警示着亿万华夏子孙;它是深砌在人类古老文明大厦中的一方基石,历久不磨;它是华夏民族之树上一环深深的年轮,续接着母体永远向上的历程;它是不屈的民族精神的方舟,在文明演进的海洋上扬帆远航;他是断臂的东方维那斯,凄婉中透出悲壮,残缺里隐现华美,峣峣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静默的残石乱瓦间弥漫着挥之不去的沉重。这沉重笼罩了中国百余年,倍受欺凌的中国在沉重中重生,崛起,长成了巨人。
■园子里偶遇到的一群孩子,孩子们都来自北京通州,孩子们坐在遗址的废墟前静静地听着老师的讲述,此情此景让自己心生莫名的感动。
■中华民族有一个辉煌灿烂的过去,我们也一定会有一个与我们的历史相一致的更加灿烂的未来。中华民族,这个在地球历史上创造过长城、运河、圆明园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是智慧的民族,也是不可摧毁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