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李忠海摄影新浪旅游新浪图片古徽州江西 |
分类: 华东-苏、浙、皖、闽、赣、鲁 |
■婺源保存良好的一座座古村落,是生态文明的绿宝石,也是建筑艺术的博览园。到婺源拍摄,主要有“四古”特色,明清古建筑、灵岩古洞群、古树名木和古文化。春季,满坡绿茶和油菜花,胜过世上一切的图画,随手一拍都是美景。
■古徽州一带的古民居大多粉墙黛瓦,整体色彩效果是黑白相间,给人朴素淡雅的美感。
■婺源是一幅水墨丹青长卷;群山如抱,蓝天碧水,在葱茏的绿色掩映中,粉墙黛瓦的徽州民居鳞次栉比,一个古村落就是一个景点,有人称它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思溪延村位于江西省婺源县思口镇境内,距县城紫阳镇13公里左右。村名原称“延川”,是因为村落面临川流不息的清溪,乡民以期后代子孙绵延百世,故名。几百年来,村人历代在西、浙江、上海乃至湖南广西等地经商,主要从事木材、茶叶、盐业等商业活动。经商致富的人多携资归故里买田置房、兴建书院,创建了大批府第楼阁、祠堂碑坊等。
■整个村落以明清古建筑为主,村落内以青石板铺地,古建群背靠青山,面临清溪和稻田,四周都是绿地,村庄与秀水青山的优雅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古民居大多粉墙黛瓦。
■从远处看这些古民居,在外观上是大面积空白的一片粉墙,粉墙上嵌有几个高低有序的小小洞窗,形成整体与局部、面与点的对比效果,体现“道法自然”的意蕴,里外墙着重采用了马头墙、山墙的建筑造型,尤其是马头墙屋檐角飞翘,在蔚蓝的天际勾画出民居墙头与天空的轮廓线,增加了空间的层次韵律美。
■思溪、延村景区儒风独茂,处处渗透着“诚、信、义、仁”的儒家文化精髓和博大精深的徽商理念。“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可说是思溪、延村风景区的简约素描。这里不但可以领略徽商曾经的辉煌,也可感受自然与文化的魅力。
■村内至今较为完整地保存着56幢清代商人建造的古民居。被誉为“清代商宅群”。当时,婺源属徽洲管辖,作为古徽商队伍中一支劲旅的婺源人(主要是茶商和木商),纷纷把当地盛产的茶叶和木材运销到外地经营。他们经商致富后,又纷纷把白花花的银子寄回来买田造屋,以此来光耀祖宗。
■官宅与商宅的建筑有所不同,官宅讲究气魄,商宅注重财运。思溪延村的古建筑处处体现着商人的这种祈祷。
■徽州民居建筑,无论是古民居还是近代的仿古式民居,都有一种强烈的、优美的韵律感。
■每个残留的雕刻都是一段故事和一个期许或象征,这就是古徽州的文化。
■在这里曾拍过6部电视剧,最著名的应该是87年的那部《聊斋志异》。
■走进一个村落,仿佛翻动一页历史;脚踩到一处石头,就会触动一个朝代。
■徽州已有千年历史,许多建筑早已在时间的风雨中消退了容颜甚至坍塌不存,更多的是经过多次修葺复原,才得以保留,惟独石板路大多保留完好,而且年代久远,千百年默默的承受着压力。
■“三雕”(砖雕、石雕、木雕)工艺精湛,充分体现了徽派民居的建筑特色,
■俞氏客馆格扇门上,阳刻96个不同字体的“寿”字组成的“百寿图”,堪称木雕精品。
■走在乡间的小道上,没有城市的嘈杂与喧哗,一切都是安静而平和的。看着那高达的马头墙,凹凸的青石板,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那里随便一样东西背后都有厚重的历史,都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思溪还是婺源的长寿之乡,满清年间思溪曾经有过43个百岁老人,皇帝专门下诏70岁以上的老人授9品顶戴,依次类推,到百岁就授6品了,因此,思溪敬老的传统一直流传至今。
■这里的人们在自家门前的水溪边洗菜洗衣,此情此景,只有在电视中才感受的到,而今我亲眼目睹,体味了这里人们朴素而宁静祥和的生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