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锦上乱添花:李少红将走滑铁卢

(2009-09-21 16:32:19)

  沈阳晚报首席记者王琳娜报道陈斯园预测:                 http://epaper.lnd.com.cn/lswb/20080509/m_c090116c_c_1.jpg


                      锦上乱添花:李少红将走滑铁卢
    

新版红楼杀青了,喝彩的人少,等待看笑话的人多!
   李少红女士是我比较偏爱的导演,《大明宫词》就是经典,也让我们看到了叶锦添的色快艺术,但是随着新版红楼的信息逐步浮出水面,我不得不失望地说:看到了太多的蓝藻!

锦上乱添花:李少红将走滑铁卢
     陈晓旭版黛玉成绝版,无人超越,我们不得不把宝玉当成最大看点。剧组也刻意保持神秘,但是,新红楼造型照片映入眼帘,几乎让吊足了胃口的我们晕倒,这“千呼万唤始出来”新宝玉咋像小许仙?原著的宝玉是贵族公子帝王之像,这整的是谁家小碧玉?
    翻开书看看宝玉面容:“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可见宝玉是圆满脸多情眼,且看杨洋瘦脸,骨感,要如何贴上一层“面包”才能丰满得像原著“爱哥哥”呀?
   脸型不尊重原著也就罢了,那宝玉的“意淫”气质呢?怎么也在小杨的脸上眼中感觉不到呀?
   《红楼梦》就是一部昆曲,大多曲目,都是明亡清兴时期剧目,小说虽然写他们年龄小,但并不意味着电视红楼就要拘泥原著的年龄,因为小孩子去研讨李商隐与王维的诗歌区别是可笑的,黛玉教香菱学诗,宝琴作十首怀古,我是不相信这些小演员能演出那诗的意境。余少群因年龄而落选,但也许是好事,电影版《红楼梦》也许不会如此轻率地用年龄来“扼杀”合适宝玉的演员。
    李少红走不出红楼迷局,是曹学派的误导让她无所适从,譬如她还没有意识到老版红楼的人物最大失败是谁。最美的宝琴与像可卿一样美的香菱,都是一般演员来演,而李少红居然也炒宝钗黛,不去找红楼灵魂人物宝琴与香菱的演员,真是迷途不知返。
理由如下:
   1,新红学末路,曹学派不了解红楼明亡清兴主题,就找不到学术出路! 这是拍不好新版红楼电视的大环境;红学会指挥的的电影《红楼梦之九龙珮》与湖南卫视新作的电视剧《黛玉传》,也将是大败局。
   2,在野派的新新红学她没有接触过!居然找8个80后的新新人类当编剧,可见走的《色。戒》一路,必然胡乱演绎红楼故事!旧版红楼电视的最大败笔就是对红楼人物结局的随意篡改,狗尾续貂,让后40回简直不堪入目。有人报石破天惊猛料:“曹雪芹只留下一首诗,原稿全部遗失”!当然,这是没有几个人信的。美国大作家福克纳的剧本曾被妻子从高速路上天女散花,也不影响再度写成,这都是胸中有此书,才能恢复!别人如何起死回生《红楼梦》,那是学者不懂小说操作,钱钟书没有叙成《围城》,30多种"红楼梦续"小说大都是狗尾续貂,不能通行,也反证高鹗并非续书作者,而是编辑而已!
   3,还有就是旧版宝黛已成无法超越的绝版!这是演员的素质问题,和导演无关!
   既然骑虎难下了,那出路呢?
我也提供三点建议:

就剧本而言,其实很简单,编剧复制红楼原著就可以了,导演按照红楼一回一回照拍就可以了!如果新版不篡改后40回,还是能超越老版后40回的!这将是新版的一大看点。

就人物而言,老版最大的失败是香菱与宝琴,因为二人是红楼灵魂人物,香菱有陈圆圆的坎坷经历,宝琴有郑成功的洒脱飘逸,但老版红楼起用的是普通演员,所以能做好香菱与宝琴的戏,也是新版值得期待的地方。

还有细节问题,当然很多了,譬如翻开书看看宝玉面容:"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可见宝玉是圆满脸多情眼,且看杨洋瘦脸,骨感,不得像原著"爱哥哥"。

譬如不要胡乱穿衣,李少红肯定叶锦添的大胆想象:"我们大家知道唐朝的人,他是袒胸的,很性感的,那明代的人是露背的,像《大明宫词》一样,很性感的露背的这种衣服"。

李导不知道贾琏说"脏唐臭汗",而宋朝明朝文人的"审美G点"则是金莲。且看红楼原著:"这尤三姐松松挽着头发,大红袄子半掩半开,露着葱绿抹胸,一痕雪脯。底下绿裤红鞋,一对金莲或翘或并,没半刻斯文"。

尤三姐可谓描写最细致的红楼第一尤物了,也过是点写小脚,暗示是江南佳丽,不是满清大脚虎女,那"一痕雪脯",也不是让大家看的,红楼文本里何曾描写过"满城尽带黄金乳"?就是那多姑娘之淫荡描写,也不过是语言"新浪"而已!

若果说《红楼梦》是神仙也难还原其神韵,这也太过,但我们从文本里很明星看出红楼人物服装是明亡清兴大变革时代的混合物,服饰结合明清两朝的特点才是规矩,但是推出露背的唐装则是不懂中国文化的历史审美变革曲线。譬如你用露背装去演绎文革时代,那是脱离国情的。

红楼服装色调肯定要以红色为主调,如今怎么成了满眼的绿色与压抑的紫色和素雅的白色?
越剧版红楼不搞创新成为经典,是李少红的榜样,所以,照搬清代孙温所绘的全本《红楼梦》服装就可以了,敬告叶锦添大师,您如果懂红楼梦服装色快,就该学会休闲呀!

譬如不能胡乱睡错床与炕,黛玉进贾府,面对王夫人、邢夫人携上炕不习惯,可见南方人习惯了床,而王夫人与凤姐与刘姥姥与多姑娘是孝庄文皇后的影射,用炕暗示其东北籍贯,而邢夫人、薛姨妈、尤氏、周瑞家的与尤二姐等是投降派代表,用炕表示她们是"穿了旗袍",赵姨娘是多尔衮与投降派的合身,所以也用炕。
   迎春、探春与惜春住的地方都用的是床,可见三人暗示南明的南京弘光帝福建隆武帝扬州石涛。

黛玉与妙玉居所,自然是床而非炕,因为一个是扬州人一个是苏州人,都是南方人,好比可卿是暗喻崇祯,总是提到床,点出南方人籍贯。

所以,归根结底,不懂红楼主题,不尊重原著,投拍红楼影视,都是烧钱,一个亿没有用,十个亿也白搭。

我们尊重李少红女士接手新版红楼前的《大明宫词》等所有作品,我们也继续看好李少红导演新版红楼后的任何一部作品。
新版红楼,就当李少红和我们大家一样做了一场耗梦吧!

(本文已经收入华文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一代春娇寂寞:重读红楼》一书。欲阅读更多内容,请到新浪读书频道“颠覆传统红学研究:一代春娇寂寞·重读红楼”)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http://forum.book.sina.com.cn/thread-1742315-1-1.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