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3年一季度投资内参

(2023-01-09 11:14:53)

转眼之间,2022年已经过去。回首2022年的行情,上证指数先是经历了四个月的持续下跌,由年初的3700点附近一直回落至2900点之下;在大家极度悲观的状态下,大盘迎来连续两个月的大幅反弹,到六月底时指数已回升至3400点附近;然而就当投资者对后市又开始充满憧憬的时候,行情却再度下挫,并在10月底时再度下探至2900点下方;虽然指数并没有跌破四月低点,且市场进入11月后又一次迎来反弹,但至今没有超越7月的高点,更不用说回到年初的3700点之上。

  可见2022年的行情整体偏弱,不过由于其中也曾大起大落,市场中不乏局部热点,若抓到了这些热点,不仅可以躲过行情下跌而且还能赚的盆满钵满;可是如果没有抓到热点,又始终持股不动,想必很难取得大的收获,甚至还会面临亏损。

  在即将到来的2023年一季度当中,行情会有哪些变化?热点将向何处转移?投资者又该重点关注哪些题材与概念?

  在本篇内参中,我们就从几个方向给大家详细的分析一下。

 

一、看清大势

  看清市场趋势,是每位投资者在实施具体买卖决策之前必须要做的功课。若在市场趋势向上时,投资者一味持币观望,肯定赚不到钱;同样,若在市场趋势向下时,投资者坚持持股不动,更是会亏损累累。所以我们研究市场的第一步就是要搞清当前行情所处的状态。见图:

https://image2-cdn-isp.compass.cn/2023/01/2023010216443822180.jpg

  图中所示为2013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上证指数月K线走势图。在这近十年的运行当中可以看到,2014年4月行情在2000点附近逐步企稳,随后开启了一轮直冲5000点的上涨行情。而2015年6月之后大盘进入漫长调整,直到2018年12月市场才真正见底。虽然调整是漫长而又痛苦的,但如果我们与2014年4月比较就会看到,实际上经过4年多时间, 2018年12月市场的重心已明显抬高。

  接下来我们将2014年4月的低点与2018年12月低点做一条连线并延长,结果发现,2020年3月行情恰恰是回调到这条线附近出现止跌,随后爆发了2020年4月至8月的连续上涨,可见这条线是有明显支撑作用的,可以说是自2014年4月之后A股行情的一条长期上涨支撑线。而进入2022年后,行情经过连续四个月的调整,同样是回调到了这条线附近后,迎来了5月与6月的连续回升。再看2022年7月之后的再次回落,虽然在10月下旬大盘曾短期跌破这条长期支撑线,但进入11月后,行情并没有出现破位后的恐慌杀跌,而是迎来快速反弹。可见A股的长期上涨趋势仍没有改变。12月大盘再度下探,指数又一次向一条长期上涨支撑线靠拢,而目前大盘也处在2022年中的相对低位,市场安全系数较高,所以对于看好2023年股市的投资者来说,这无疑是又一次逢低布局的机会。

  2023年的股市能不能涨起来呢?或者说当市场突破什么位置,我们才能判断中期上涨行情已经开始?见图:

https://image2-cdn-isp.compass.cn/2023/01/2023010216451551536.jpg

  图中所示为2021年6月至今的上证指数周K线走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到,从2021年12月中旬之后,大盘整体上处于震荡下行的状态,虽然2022年5月与6月的反弹也曾令指数回升了500点,但7月初的高点仍远远低于2021年12月中旬的高点。而将2021年12月中旬的高点与2022年7月初的高点做一条连线并延长后不难看出,大盘在11月的反弹同样是受到该线的压制,这就意味着从2021年12月中旬开始的大级别调整依然没有结束。

  可见,当大盘没有突破图中压力线之前,指数回升的性质都只能看作是行情调整过程中的反弹动作;只有在大盘突破了图中压力线之后,反弹才能变为反转,中线上涨行情才会真正展开。目前该压力线位置已经下移至3150点一带,一旦多方连续上攻,指数很可能会向上形成突破,从而反弹变为反转。

  那么如果中线上涨行情真的展开,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应对呢?

 

二、应对策略 

  我们前面已经讲到,本轮行情调整始于2021年12月,到目前为止已有整整一年时间,市场上方必然存在大量套牢筹码。所以即使大盘突破了压力线,也难以出现急速飙升的情况,市场很可能会以进二退一的方式震荡上行,如此以来,不仅可以逐步消化前期大量套牢筹码,也可以将场内的短线获利筹码进行反复清洗,有利于后市行情走得更稳更远。

  这种逐步攀升的方式极为考验投资者的耐心,故此我们建议大家在操作上一定要控制好仓位,切不可盲目追涨,可关注9月之后有资金连续低位加仓的板块与个股,并跟踪观察,逢低吸纳。同时在个股的配置上,大家好采取中线品种和短线品种共同配置的分仓策略。中线优质品种可保持一定底仓进行中长期持有,短线品种则可根据资金进出以及三把小红锁和一把小绿锁的买卖信号做好高抛低吸,快进快出,锁定利润,积小胜为大胜。

 

三、把握热点

1、消费复苏

  2022年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二十条防控措施”,提出要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和新冠病毒变异的新特点,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二十条”的发布对于地方防疫的层层加码起到了有效的遏制作用。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又出台《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措施》,即俗称的“新十条优化措施”。对风险区划定和管理、核酸检测、隔离方式、保障群众就医购药需求、老年人疫苗接种、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社会正常运转、涉疫安全保障和学校疫情防控等工作,提出了进一步的优化要求。

  随后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有关要求, 12月13日0时起, “通信行程卡”服务正式下线。

  12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经国务院批准,自 2023 年 1 月 8 日起,解除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采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再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

  12月27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公告,内地居民旅游、商务赴港签注将从2023年1月8日起有序恢复办理。

  从以上政策变化中不难看出,在经过连续三年的严格防控之后,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毒性的减弱,我们的社会生活终于要逐步恢复正常了。这就意味着在过去三年中,一直深受新冠疫情影响的消费行业,如旅游、餐饮、文化传媒、航空、机场、百货零售等,将迎来全面复苏。所以对于相关板块中的优质潜力品种,大家可以给予高度关注,并趁行情回调逢低逐步低吸,做好中线布局。

 

2、基建

  自2022年5月起,我国基建累计投资增速就持续环比提升,反映出前期政策落地后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带动实物投资提升,基础设施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投资进度不断加快。

  7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曾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公路网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设施发展司副司长周小棋表示,近年来,国家公路快速发展,建设投资维持高位运行,已成为稳投资、稳增长的重要领域。

  9月以来,国家更是多次强调发布一揽子政策接续政策,随政策落地实施,传统基建及新基建都有望迎来发展机会。

  从项目批复和资金支持方面来看,根据发改委数据,2022年1月到10月,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97个,总投资14233亿元,其中审批72个,核准25个,主要集中在能源、交通、水利等行业。对比2021年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90个,总投资7754亿元,审批核准力度明显加大。

  而随着社会生活逐步恢复正常,一些前期因疫情延误的基建大型项目必然会在2023年取得突破性进场。从股市中相关个股表现来看,11月12日,基建概念股就出现了集体异动,中国交建、中铝国际、中国中冶等多只股票快速涨停。这很有可能是主力在进行向上试盘,接下来如果中线行情正式展开,基建类板块则有望成为领涨热点之一。所以对于与基建相关的板块及个股大家可多加留意,或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3、核心科技

  大家都知道,为了遏制我国科技发展的强劲势头,近些年美国对我国中兴、华为等科技企业接连实施打压政策,不仅打压的产品范围在不断扩大,而且打压的深度也进入到了一些最关键的核心技术领域。

  而在俄乌冲突发生之后,美国对俄罗斯的诸多制裁中同样也包含了科技领域方面,比如支付巨头PayPal以持续的冲突为由暂停其在俄罗斯的服务;TikTok暂停在俄罗斯应用程序上的新视频上传和直播服务;谷歌对俄罗斯广告业务进行了限制;AMD、Intel、台积电暂停向俄罗斯供应芯片;微软暂停在俄罗斯销售其产品和服务,等等。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强调,我们要认真反思这次美国科技巨头对俄罗斯制裁,尤其是网络战范畴的制裁,并基于此研究如何应对这类制裁,如何进行反制。

  近期不论是中国载人航天、还是福建号航母下水,都说明我们的自主科技发展正在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核心技术已被掌握。而美国人现在又将目光聚焦在了芯片技术上。由于芯片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全球上百个行业都有芯片的身影,比如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电脑以及汽车等智能设备都需要芯片作为运行核心,所以芯片可以说是支撑这个智能化社会的一大根基,美国正是看到了这点,才试图通过切断对华高端芯片出口来遏制我国在未来智能科技上的发展速度。

  我国当然不可能受制于人,目前国家已经集中力量进行各种高端芯片研发。虽然现在我们的芯片技术还相对落后,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必然会快速赶上,相关企业也会随之获得巨额收益。故此对于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相关上市公司,投资者可多加留意,逢低择机吸纳。

 

  除了以上这些热点之外,在实战中我们还可以结合软件中的消息龙虎榜功能,及时把握市场题材机会。消息龙虎榜热词关注,会根据市场政策消息响应度快速圈定热点范围,比如在2022年5月10日,当大盘二次站上5日成本均线,市场底部已经基本明确。这时我们就可以及时打开消息龙虎榜功能页面,看一看在反击时有哪些领涨概念板块与个股。见下图:

https://image2-cdn-isp.compass.cn/2023/01/2023010216460383917.jpg

  从图中可以看到,在2022年5月10日,热门概念板块有新能源概念、节能环保、PPP概念、光伏建筑一体等。现在回过头不难发现,这些当时由软件自动锁定的热门概念,与当时行情中的主赛道高度吻合,的的确确为投资者早早指明了方向。

 

  通过以上的多维度分析,我们不仅对股市未来的投资方向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而且在操作策略上也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方法。有了这些方向与方法,一旦确认中线上涨行情展开,大家就可以及时重点关注相关板块与个股,并根据个股资金与趋势运行的情况来确定好买点,择机进场。

  祝您投资愉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