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愁是我们随身携带的行李

(2016-02-16 02:04:54)
 


乡愁是我们随身携带的行李

 

by 沈嘉柯

 

当年我中学同学去河北念大学,这孩子在宿舍找同学帮忙,麻烦你把我的胡子递给我。他室友诧异,你胡子长在你嘴上,我怎么给你?

咱们中部省份湖北的孩子,管毛巾的发音叫胡子。室友乐坏了,把毛巾飞抛给这位同学,大喊,快接住你的胡子。

在我们湖北很多地方,如果你听到人说,你这双“孩子”还蛮上脚。你别惊讶。因为,我们说的其实是鞋子。

想象一下北方女孩嫁到这些地方,不小心宝贝娃掉了,大声求救,我的孩子掉了。路人嘀咕鞋子丢了有什么好惊慌失措的。

口音问题那是生命大事。

那么,真正的孩子怎么说呢?咱们湖北很多地方是叫“伢”。这字读音奇妙,类似于字念第二声。

如果说语言是文化的密码,那口音就是情感的密码。

社会变化这么大,现代人有梦想有野心,大家四处为家,闯荡江湖,随遇而安,说话口音熟能生巧,自然就懂了。

尴尬也罢,笑话也罢,最好脸厚皮糙顽强无畏。

对于我们寻常人来说被排挤,被取笑,都罢了,最重要的是,好好生活。


乡音留在遥遥记忆里,我们自己要妥贴珍重收好。哪怕是听起来没什么用的胡子,也值千金。对于我们来说,更多的是温情。

我有段时间混在广州,我们湖博人在广州聊上了湖博人,都第一时间提到,要喝大罐排骨莲藕汤。那悠悠荡荡的香气,刺透灵魂,足以令人落泪。

我怀念小时候逢年过节走亲戚,玩着扑克牌,拿着外公给的零花钱,吃着姑妈做的米团子,说说笑笑,全是乡音,记忆涌上来,心中柔软得像最细嫩的豆腐。


再说个小故事吧。我的家乡在江汉平原。很多人的亲戚,参加武昌起义,半生打仗。还有一些,在一九四九年后留在台湾。

有个余生在台湾度过的亲友,年岁已老,身体不行了,飞机火车都做不动了。

有一天日暮黄昏时,他不知不觉像小时候那样坐在家门口,啃着一片面包。神思恍惚之间,他忽然听到自己母亲的一声呼唤:我的伢。

他便脱口而出:姆妈。

而那时,他远在大陆的母亲早就离开这世界十几二十年了。

我想,他的母亲,应该在天上能听到他的乡音。



http://mmbiz.qpic.cn/mmbiz/QEHyCatdCgxic9w2bvZEDZHqR6S0qmXF2tBEzQIPvf7yiaIxdaQGxxEXxZJEjMEoqEquT0UgISIOLlGt2fpzUlib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作者 简介沈嘉柯:著名作家。16岁发表作品,迄今出版28本作品,进入中国各大畅销好书榜。文章刊载于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重要报刊,入选百余种典藏文集和各类年度最佳文学选本。微信公众号ishenjiake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此书。

 

2016年京东文学销量榜第1名

2015年当当影响力作家文学贡献榜

2015年暑假推荐给孩子阅读的15本书

2014年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

2014年新浪生活类好书榜

2014年度江苏文艺出版社畅销新书书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