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当你谈“聊骚”时,你在想什么
沈嘉柯问答专栏
来信:
沈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大四的学生。其实并不是有人生疑问,我认为人生需要疑问和矛盾的存在,不能事事讲究个明白和答案,追逐和思考的过程才最美味。只是很想听听您的看法。
1.真爱,究竟是拯救还是成为同流合污的共犯
2.肉体和精神,是分离独立还是随从相依
3.手机不再只是一种照收了我们生活的工具,它被人性浸泡着。为冰山下的污秽提供了展览收藏的实操平台。想了解一个人,即使融入了他的生活也不及翻翻他的手机来的更快更准确,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隔着浩瀚的网络。当我与你面对面,你却在手机里时,我觉得世界都是假的
4.聊骚。就是高空走丝,坠落是必然,摇晃时心动。就是处男处女赤裸躺在床上,想全身而退,想试探深入。我爱你只是打招呼。一度让我十分恶心厌恶的聊骚,您怎么看待呢。期待能看到您的回答,祝您有个美好的明天。
十分感谢!(TWELVE)
回答:
谢谢你来信末尾的祝愿。
以及,你的来信让我想起自己的青春了。十五六年前,我在大学的宿舍里,抱着日记本,记录下自己的很多感想。摘抄几段,也给你感受下,不知道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形而上学的舞蹈,令实体在物上升腾,我去仰望的姿势,未必不是信仰。”
“只要能够忍耐,或者建立起赞美,祝福的宫殿将变得理所当然,但是你没有,巴比伦的空中花园那些看似结实的柱子,全部消失。这是文明的坍塌。”
“什么是高度理想主义的精神色彩?”
我不知道你能不能看懂,我是看不懂的。我在十七八岁大一的时候,看了一些本专业的书,看了一些杂七杂八的通俗理论书,学到了很多术语和宏大的词。说话,写日记,全都是这个调调了。我当时觉得自己很深刻很有学识,其它人在看日剧和特别的日本艺术片,我却已经看了那么多高深的东西,走出那么远。
直到我大二时,正式发表作品,才开始摆脱这种花里胡哨不知所云的调调。因为编辑告诉我,要表达清晰,思考明白,有事说事,别绕来绕去。
所以,针对你的来信,你其实说的就是你谈恋爱了,你不自信,觉得对方对你不专一,你想偷看对方手机。但你又知道偷看是可耻的侵犯隐私,所以你给自己找理由,告诉自己手机偷窥才能又快又准了解一个人。我想说的是,别偷窥手机,这种行为太low。人是不断成长变化的,你足够有魅力,何必担心恋人花心?对你无法专心的恋人,换掉也不可惜。
你厌恶聊骚,其实是在说你有过第一次性经历,但是你想试探,又不想负责。你有强烈的性羞耻心理。两情相悦的成年人,注意隐蔽私密,有保护措施的性,是美好的。
直接、清晰,是文字表达最高的功能。人际交往中,不要这么玩猜心游戏,直白、对等的沟通,更好。
我现在回过头,大致明白了,其实学生时代就是穷,又很做作,所以喜欢谈“高度理想主义的精神色彩”“信仰”这些东西。
十几年踏踏实实的埋头写作和生活,拒绝了各种诱惑,继续自由写作生活,反而真正护卫了我的信仰。
我的明天是否美好,取决于我能否坚持务实靠谱的人生态度。
祝你改掉讲话兜圈子故弄玄虚的毛病。祝你学习进步,变得强大自信,不必偷窥恋人手机,也能保持魅力,让恋人在你身边,
你现在大四,认真准备求职,踏实工作赚钱,以后才能有经济基础,跟你喜欢的恋人一起好好生活。彼此满足、信任、喜悦,这就是真爱。
*沈嘉柯:著名作家,出版20多本作品,进入各大畅销好书榜。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报刊发表文字,签约《读者》《青年文摘》,被国内外众多重要媒体报道或专访。在全国百余所高校和企业举办讲座,担任电台电视台活动评委嘉宾。
工作联系、商业邀约:shenjiake1982@qq.com
近期新书:《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