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 沈嘉柯
我有一位认识了十几年的朋友惠姐,狮子座的女人,平时风雅活泼,匆匆忙忙的日子,也过得有声有色。
有一回我去她的工作室喝茶,白色瓷瓶里面插了把藤萝,一个碗里还有几只新摘的荔枝。很有一点《红楼梦》里面探春的品位。看着非常赏心悦目。顺着桌子这头,往那头看过去。我的眼神落在那张青色的布上面。那不被处理的毛边,还有磨损发皱的旧痕迹。实话实说就房子里这些东西色彩搭配来看,还是非常协调的。不过我忍了半天还是问了她。
惠姐直接就哈哈大笑。我没有猜错,那真的是一块牛仔布,而且是她的孩子穿旧了不要了一件上衣。
她的茶杯子用的杯垫,就更加不用说了。是直接从古玩市场里面淘到的一些碎瓦片。十几块钱一大包。她也喜欢精致的细瓷,上千块一套的收了。最好玩的是她很喜欢点破喝茶的小圈子陋习。比如烧茶的黑铁壶,从日本传过来,变成热门,很让一些有钱人着迷,显得高大上。她就不以为然,因为她做功课学习研究过,铁器烧水煮茶根本就不地道,一股金属味道,年深月久还有锈味。
我很喜欢她这种随性而至的轻松调子。
对这些旧物念念不忘,并且处理成新的东西,挺蕙质兰心的。毫无疑问,这正是女文青的显著特色。哪怕她已经结了婚,孩子十来岁了。
我一度以为这应该是生活流派的文青的极致了。结果还是错了。
我还有一个因为出版作品是同一个编辑而认识的朋友。这是个男文青,叫夏炎。
我看见他在群里晒出了很多张小纸片,心里挺纳闷的,这都是干嘛用的?照片拍的挺远也看不大清楚。
我问他,他说,都是一些衣服上面的商标说明标签,他在挑选印刷比较精美,留白比较多,排版看上去雅致一点的,用来作书签。
他反问我,你看是不是很环保?
真的是挺环保的。
从前我总觉得文青最做作,不分男和女。其实不然。做作的是一些让人厌恶的文青,甚至是伪文青。这些人喜欢冷僻的东西,标榜自己特别,觉得自己与他人不是一个级别,喜欢嚷嚷那些小众文艺电影。
其实,现代文明发达丰富,获取手段也容易太多了,读书看电影听音乐是最简单容易的事情。再去豆瓣扯几句不知所云的文艺腔句子,吐槽这个,吐槽那个,一副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样子。旁人眼里,根本就是自恋过度,陶醉得无法自拔。
文青也是有门槛的。读书看电影听音乐,至少能在纸质的报刊发表点像样的书评影评和乐评,才算进了门槛。
我认识的这两位,惠姐是旅行杂志的前主编,后来还做过佛教协会杂志的主编。但跟人说话,正常自如的很,不显摆,不故作高深。生活中热心帮人。组织大家春游,去吃农家菜,不亦乐乎。
另外一位是个写小说出书的年轻男孩儿,眉清目秀的,有时候聊天起来,他的吐槽水平达到了舌灿莲花的功力。但是光会吐槽不是优点,一般只会成为朋友圈里的讨厌鬼。
他既能吐槽别人,还能自嘲自黑,拿自己开玩笑。很逗很有趣。
我有一回问大家,百吃不厌的食物有什么?
他在一群回答里接话,嘴巴。
我被逗乐了,看来这是个恋爱至上或者说欲火焚身的家伙,以接吻的嘴巴为最爱的食物。
总的说来,我觉得这算可爱的文青,而不是讨厌的伪文青。那种看似高深鄙视众生的让人讨厌的文青,长期接触下来,总会发现,其实他们对知道的东西,也没真正搞懂多少。
世间的文青不一样,我喜欢另外这一种类的,细腻地把心思放在了普通人忽视的事物上,融入生活当中去。尤其是他们的这种细致是让人觉得很舒服的。跟别人,跟这个世界,不是敌对关系。生活属于每个人自己,可以过得粗糙开阔,也可以过得细致爽朗,但惟有彼此和睦相待,才能平安喜乐。
或许他们成长中跟这个世界也有过难堪,甚至内心抵牾,但最后自我磨合,身心一致,成为了可以温柔共处的人。
(沈嘉柯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http://weibo.com/shenjiake1982/
沈嘉柯:著名作家,评论家。已出版《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世界那么大,还是要勇敢》《平行塔》等心理学与文学作品26本。致力于以文学普及心理学。作品进入各大畅销书排行榜,被众多权威媒体推荐。担任多家电视台人文节目嘉宾与社会活动评委,在全国各大重点高校与名企举办近百场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