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有没有跟动物园的猴子道别

(2014-09-28 01:45:21)
标签:

杂谈

你有没有跟动物园的猴子道别

有一天跟友人去动物园闲逛,经过长颈鹿馆,来到一片小树林旁边的湖边。友人忽然告诉我,小时候班上组织活动,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到动物园,结果他比较倒霉,忽然看见水面漂来一只死掉的猴子。这事埋在他心里很多年,像一道巨大的阴影,覆盖在苔藓上。

他这事我琢磨了很久。十多年后,他依然想起小时候目睹的画面时,心头沉闷难受。那猴子跟他之间完全陌生,没什么关系啊!他一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如此敏感。

那是因为,他亲眼见到一个渺小的生命在宇宙中的湮灭,欠缺了一种行为仪式。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都忽略了人生中的重要仪式,尤其是在面对死亡这种最后的告别。

一个生命或者一段关系完结了,强迫自己飞快扭过头转移伤痛,匆匆忙忙扑向新的生活,唯独忘了人非草木,被触动的情感,要有完整的仪式来解脱。吃奶嘴有时,进棺材有时,相逢有时,告别有时,诞生有时,结束有时。亲人渐渐老去,总会离开我们。生离死别总是悲伤的,我们只能仰仗哀悼来收尾。

有个心理学家这么阐释“哀伤”——哀伤不是遗忘的过程,恰好相反,它是将逝去的所爱内化到自己内心的过程;所以我们还需要去重复仪式,对失去的所爱的亲人需要反复去讨论,而不是回避。

其实“仪式”说起来很术语,但无处不在,生日婚礼葬礼祭奠诸如此类,其本意,就是人给自己一个机会去哀悼告别。告别童年,才能长大,告别自由,才能承诺,告别逝去,才能记取。那些逝去或失去的,才会在记忆里,在最深的潜意识里,与我们融为一体。我很想告诉我的友人,当他某一天,独自在湖边,静静地为那只幼年偶遇的猴子默哀后,心头那道漫长的阴影想必就消散了。

还看过一个小故事,张艺谋每次以新换旧时,都会向旧鞋鞠躬说“再见”。那是陈凯歌书里写的。当年他们一起拍摄《黄土地》时,张艺谋还只是个摄影师,陈凯歌说,拍《黄土地》时,张艺谋衣着极其简单,除了单衣裤外,拍戏两个月,就穿一双军用胶鞋,而且从不穿袜子。当时是好几个人同居一室,每晚入睡时都得把张艺谋的臭鞋放到外面,但第二天仍“臭不可闻”。

“《黄土地》剧组拍完最后一组镜头后,陈凯歌和张艺谋等人急欲回北京冲洗,他们从早上7时出发,天黑了才走入山西地界。当时山西全境修公路,他们的车走走停停,午夜时分,天降大雨,才发现一天的路白走了。”

“他们只有调头直取太原。调头后,大伙已是满身泥水,前面公路平得如镜面,大家都以为从此天下太平了。这时,张艺谋急令停车,在众人惊讶之时,只见张艺谋下车脱下那双一路给众人带来麻烦的臭胶鞋,恭恭敬敬地摆在公路中央,口中念念有词:兄弟,你跟我不易呀,现在戏拍完了,我把你留在这里了。”

我想,对于张艺谋来说,这也是他心中的一种道别仪式。和旧鞋子说了再见,从此就全心穿着新鞋子,拍戏,生活,走下去。哀伤和告别,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仪式。人生里永远都会有再见,只是我们常常来不及好好道别,来不及履行哀悼。一生之中,谁也绕不过去这样的仪式。

版权声明:商业使用本文必须联系沈嘉柯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http://weibo.com/shenjiake1982/wenzhan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