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沈嘉柯:希望大家多去星巴克装

(2013-11-06 01:35:46)
标签:

文化

分类: 专栏随笔

 

作者:沈嘉柯

央视批星巴克在中国暴利高价,谈论成本定价和品牌店租,那是经济学的事。但总有人扯到文化装逼上来。说来说去无非是“美国大路货,根本不高级”“也就中国一帮小资找到地儿装叉”。

一个好点的咖啡馆子和光顾店子的人,每次连带被嘲笑,凭什么呀?

有些事认真追究,完全就不是那么回事。去星巴克的官方网站看看去,这个咖啡馆说它的使命是“激发并孕育人文精神——每人,每杯,每个社区。”

星巴克的措辞挺小心的,它说的是激发和孕育,它没说它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大家自己的事,它只不过搭把手而已。对于星巴克这么一个卖咖啡的来说,已经够尽心尽力了,

说得直白点,它用的咖啡豆质量不错,让种咖啡豆的农民有钱赚,来喝咖啡的人有了个地方碰头聊天谈事,增加关系,和谐融洽,自觉地讲话小声,礼貌安静。达到这样的效果,以性价比来看,对得起价钱。

人文精神是个很大的词,分解一下,也不过就是以人为本,崇尚文明开化,尽量去关怀人自身。这些体现在具体的生活方式中。

正因为普遍意义上这是好东西,大家才去追求。通往人文精神的道路上,有真追求的,有装的,都比反对抵制的好。

喜欢到苍蝇馆子呼三喝四,是很爽快。但让你自己被人呼喝看看?乐意不?大多数人自己无所谓,但希望子女住在文明点的社区健康成长,而不是生活在鱼龙混杂的环境。为了孩子的教育,就是乐意高价买学区房。

其实没有哪一种向上的生活方式是不“装”的。在不喜欢人文气息的人眼里,什么都是装。去星巴克是装,读书写字也是装,喝茶品酒瑜伽修行还是装,听交响乐看艺术展更是装。

退到人性深处,一切让人更加文明精致的都是装。持之以恒地装,整个氛围就提升了。日本国民素质全球公认,我看东野圭吾的《怪笑小说》,刻画的栩栩如生,电车里尊老爱幼谦让,低头读书不喧哗,肚子里各种抱怨不满暗骂。有没有人文精神,心里怎么想不算,还是看日常的言行举止。

社会要进步,大家要过得好,群体生活地舒适,就不必看见人追求好东西时来一句“装逼”。精神文化这种东西,截长是补不了短的,拉平只会一起退化,沦落到更糟糕的状况。星巴克提供场地给喜欢的人装,是好事,愿意去消费的就去。我还希望更多的人收入提高后,多去类似的这种地方装。装一时,聊胜于无,装一辈子,功德无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