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蕴山水花鸟中
标签:
袁宝孝吉林市宋体家居白山松水间北国故土文化 |
分类: 文化名人写真 |
情蕴山水花鸟中
——袁宝孝和他的山水画创作
刘永兴 约1491字
http://s15/middle/44559562gb1736dc99c0e&690
进入袁先生的画室,印象最深的是简洁,淡雅。在其墙壁上挂着梅兰竹菊四条屏。画面简洁空灵。并各配一首小诗。那幅梅花图中,一枝下垂的枝干上,几朵梅花正昂首怒放,显出一种清幽和不凡。画幅上写道:皓态孤芳压俗姿,不堪复写拂云枝。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
观赏过许多梅花的画作。笔者头一次见到这种对于梅花的表现手法和其中的格调。使人感觉到这是一位别具目光,很有思想的画家。果然,从他的艺术简历上,笔者了解到了他那不同寻常艺术经历:
袁宝孝,号笑之,1949年生于吉林市。高级工艺美术师。吉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吉林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吉林市企业美术、书法篆刻协会主席。1983年拜师浙江省著名花鸟画家岳石尘先生,198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大专班,师从郭怡孮、贾又福、张立辰、卢沉等当代著名画家、理论家及娄师白亲授。
1989年,《梅》获蔡伦杯全国书画作品晋京展一等奖;1992年《荷》入选日本第十七回日中美术交流展;1996年《吟秋》入选文化部《当代中国名家书画宝鉴》;1997年《吟秋》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中华艺术作品展;1996年在吉林市举办袁宝孝国画作品展;2009年在广东举办“著名国画家袁宝孝画展”。多年来先后参与组织举办“哈达湾人”五家企业职工美术书画作品展、吉林市五人花鸟画邀请展等多项展览。
当走进袁先生艺术世界之后,才发现他不仅有着执着的艺术追求,竟然还是一位热心于书画活动的组织者。1985年全国知名的《书法》杂志刊登了他的篆刻作品“春风化雨”,1994年其国画《北国故土》,载入《当代中国名画家宝卷》(外文出版社),1996年9月27日,《工人日报》便特辟了四分之一的版面,集中刊发了“哈达湾人”职工美术活动的介绍,选登了几家大企业职工的6幅书画作品。而袁先生便是最主要的倡导和组织者。
能够如此热心书画艺术,自然是其出于一种挚爱。他在不断地探索和感悟中,提升了自己的艺术思维、艺术功力、艺术见解和艺术的创造力。
他崇尚“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更追求“以心写形,超象物外”。他认为,通过在自然中的写生,把自然的东西融入自己的内心,变成心中的东西,用心写形,超象物外,这样画面便会成为另外一个境界,才具有艺术的灵动和韵致,才能够展示作者的心中之画,心中之想。
当然,这种表现,还需要掌握一些技法,如色性、笔性、纸性、水性、墨性。这里主要是笔性,因为,笔是由人来把握,人的思想和气韵是要通过笔来灌注到画面之上的。
他的《墨荷》,整个画面尽在墨色之中,惟有下部的荷花蕊略带几点暖色,而其上方一只小鸟则俯身下望,这种新奇的构图和画眼的巧妙安排,与画面的浓重色彩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作者在上方题写道:尽眼黑白尽眼绿,惟余心中一点红。可谓点睛之笔。
而在另外一幅《家居白山松水间》,则运用传统的笔法,构图采用现代散点透视,营造出一种高远宏阔的艺术氛围,苍莽的高山林海,升腾缭绕的云雾,奔涌而下的飞瀑流泉,火红的高梁,矮小的土坯房,给人一种幽深厚重的艺术感觉,观之为其惊叹,品之又觉意味无穷。
http://s8/middle/44559562gb17385ee27c7&690
正如著名书画评论家所评价的:袁宝孝的艺术孕育并成熟在白山黑水之间,在这里,他的生命和艺术获得了丰满和充实,感受的是世界的博大与广袤。在疏朗和清雅中,焕发着文化气息和自然生命的活力。
正如原吉林市美协主席,著名画家安云鹏在给袁宝孝的《墨荷图》题诗所言:
变幻黑白气韵生,千花万叶势恢弘,自清笔下荷塘月,敦颐文章君子风。
有道是,心内有道气,画面方显神韵;眼里有大千,境界才现高远;笔下有功夫,艺术可造精深。这或许是袁公志于画,潜于艺所当获之徳艺之果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