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看郭敬明

(2006-05-28 09:58:00)

    最近,郭敬明和庄羽的官司有了结果,很多人开始幸灾乐祸,以及评是论非,或是因看法不同而争得面红耳赤的,七嘴八舌,各抒己见,众说纷纭……在这个时候,我突然觉得我有必要说几句关于郭敬明的话了。虽然我不是一个有名的家伙,我的话根本没有分量,或者说一点也不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但我还是想说几句。

从郭敬明出来起,我就一直认为他是好样的。我是想了很久以后才提笔写下这些文字的,因为我可以想象,如果一些原本就对郭敬明有意见的人看到这篇文章的话,马上对我有非议。我支持郭敬明,并不仅仅因为我和他一样也是个写书的年轻人,尽管我比他小,也不及他出名,还因为他确实为我们这些年轻人的文学地里做出了一番贡献。在这里,我定义为“我们年轻人的文学”是因为我不敢说“青春文学”,“80后”这个被人们胡乱硬扯来去的词遭到普遍贬弃的时候,“青春文学”也随之成为一个令人讨厌的词。我不明白人们的这种心理,甚至有人站出来说,我们这帮年轻人写的东西不能称之为“文学”,据说说此话的人自诩为“著名作家”。事实上,何为“文学”,谁也无法解释,就像人类无法很好地解释“爱情”这个词一样。而“作家”是别人对有一定成就的写作者的尊称,是对创作者的肯定,而天下最愚蠢的人莫过于自诩为“作家”的人。

不好意思,真是扯远了。回到原话题。在我认为,郭敬明代表了一个时代。因此,比郭敬明出道迟的人就有了一些压力,因为要越过这个时代的高峰是难上天的事。正因为这样,有很多年轻写作者嫉妒了,表面上表现出一种对郭敬明不屑一顾的样子,事实上,他们也梦想着自己有像郭敬明那样的一天。而我呢,则比他们聪明得多,也开达得多,因为我没有妒忌他,而是一种羡慕,因为我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而羡慕就会让人很努力地去争取一些东西。我的意思是说,很多人对郭敬明的非议是源于嫉妒。对于写文章的年轻人来说,包括我在内,自高自傲是免不了的,但是有些时候我们却不能始终去嫉妒别人,只要努力让自己走得更好就是了。

仿佛现在对于郭敬明抄袭一事的猜测很多,或者说是很多人口口声声强调的“证据”。他们说《梦里花落知多少》是抄袭的,因为法院都已经判了,然后就有了下面一连串的猜想:《幻城》也是抄袭的,他的另一本书又是抄袭的,到后来,郭敬明居然被说得没了自己的作品。事实上,抄袭与否与我们无关,我们也无从知道,只有郭敬明自己知道。我不敢说郭敬明抄袭了或者没抄,但我想说的是,我们无须那么热闹。

接着,更多无聊的议论又来了,说郭敬明长得难看了,长得矮了,甚至他被比喻成“小太监”。这些过于无聊,愚蠢的人才如此去比喻别人。

人,或许都这样,一个人说A坏,然后就有两个人说A坏了,接着就有四个人了,后来就八个人了,到后来甚至没听过郭敬明的人突然也说郭敬明不好了。这就像极了某些少数评论家,没看过一个人的作品,就开始对该作品发表议论,说写得不好;没和一个人聊过天,就开始说那个人不好……再后来,则更厉害了,说“年轻人写的东西不能称之为文学”、“年轻人写的东西都是狗屁”。一棍子打死确实是最绝的一招,突然使出版界人士警惕我们年轻人的书,而我们这些满怀激情和对写作的爱好,一直努力地写作,然后可悲的是,我们的作品,那些或者刚出生,或者还在胎盘中成长,或者甚至还没变成受精卵的那一刻,早已经被一群自诩为评论家或者作家的人否定了。

我不是说中国的评论家和作家不行,事实上,在中国有很多优秀的评论家和作家,我也在虚心读他们的作品,学习他们的写作手法,而大凡好作家和好评论家是断不会胡乱评论和断言某件事的。

我的意思是说,我们不能讨厌郭敬明,他和韩寒一样,为中国的文学挽回了很多面子,就像我刚才所说的那样,他代表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我自认为这种评价一点都不过分。

不管怎样,郭敬明还会继续写他的书,继续将他开拓的时代点缀得更美好;我也会努力写我的书,出我的书。只是渴望评论家们或者说是文学工作者们能够支持我们这些年轻人创作,我们需要的是鼓励和支持,实事求是的评论的建议我们能够接受,但我们不想看到不客观的否定和嘲笑。尤其是对刚被判抄袭的郭敬明来说,知道他的人应该给予一份安慰和鼓励,这样他才能越走越好。但愿别将看到对郭敬明此事幸灾乐祸的言论,就像我刚才所说的,有没有抄袭,只有郭敬明他一个人知道,我们没有必要猜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