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镇远古城

(2017-07-17 08:40:54)
标签:

杂谈

旅游

在群山环抱中,在舞阳河畔有一座美丽的古城——镇远

她是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的名镇。镇远古城也被称为石屏重镇,因为她坐落在石屏山绝壁山角下。镇远古城当今被国务院认定的中国十大最美历史古城之一

http://s4/mw690/001fzGkmzy7cqAppZHJ53&690

http://s6/mw690/001fzGkmzy7cv9Cbv4F45&690
镇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7年秦昭王设县开始,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元、明、清代为道、府的所在地达700年之久。镇远博物馆详细的诉说着镇远的前世今生。
http://s5/mw690/001fzGkmzy7ctQgTNB2c4&690
博物馆原为邹姓大户家族祠堂。房子的建筑很有特色,三面围墙是高高的的封火墙,临街的大门建成石牌坊样式。内部布局为两进天井四合院,分前、后殿及两侧厢房。祠内的石雕、木雕极其精美。
http://s15/small/001fzGkmzy7ctMWwNCS0e&690

同时遗存的北城门也在见证一段时间的历史。

http://s16/mw690/001fzGkmzy7cHOKQIbl2f&690
雄伟的石屏山宛如雄狮昂首挺胸,巍然屹立,碧水如诗的舞阳河宛如一条玉带成S形蜿蜒从城中穿过,形成“九岭抱一城,一城分府卫”的独特风貌。由于城与水的完美结合,从高处看镇远古城犹如道教的“太极图”,所以又有“太极古城”之称。

http://s6/mw690/001fzGkmzy7cqDUFGWVc5&690
南岸盘恒着城墙和其他防御工事,驻扎着军队,称为卫城:北岸是政府所在地,是商人等居住的地方,称为府城。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至今还保留着当时的格局。

http://s13/mw690/001fzGkmzy7cELg89QMcc&690

这座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城地处入黔要道,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人文古迹众多,自然风光秀美。仅古城内就有楼、阁、殿、宇、寺、庙、馆,古民宅,古码头,古巷道,古驿道等近200余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还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舞阳河等。

镇远古城的城中地面、台阶皆由青石板铺就。

镇远古城的古巷道依山就势,爬坡上坎,巷中有巷,拐弯抹角,犹如迷宫。。。。。。两面高高的民居封火墙之间夹杂着窄窄的巷道,最窄处仅一米左右,给人一种狭长幽深的感觉。

http://s15/mw690/001fzGkmzy7cnIRJlfg2e&690

 

http://s9/mw690/001fzGkmzy7cqnxbpry68&690

每个巷道的入口都有牌坊,牌坊上有金色的名。
四方井巷。该巷建于明代,因巷中有一口四方形古井而得名。此巷可通往石屏山九曲岗、四官殿和山顶的“苗疆长城”府城垣。http://s5/mw690/001fzGkmzy7cqnbkU1me4&690
冲子口巷名称来源于一个感人的故事:据说在很久以前,从舞阳河上游冲下来一个孩子,被一位渔民捡到并把他精心抚育成人,并取名水生。后来这个孩子考取了进士,做了大官。为了报养父母的大恩大德,水生不仅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并养老送终,而且还出钱在附近修建码头和巷道,既是对养父母的纪念,又方便了行人的出入。于是,当地人为了感谢水生,就把这条巷道称之为冲子口巷
http://s10/mw690/001fzGkmzy7cqn19r0le9&690
仁寿巷因原巷口西侧有仁寿宫而得名。

http://s9/mw690/001fzGkmzy7cqn17I9258&690

复兴巷。
http://s12/mw690/001fzGkmzy7cv9C9ekPfb&690
除此之外还遗存的有石牌坊巷、米码头巷、紫宝阁巷陈家井巷
遗存在古巷道里的民居,一般皆为富商的深宅大院,是四合院结构。这些建筑或两进、或三进风格不一。房间除三侧外墙外,其余都是精雕细刻的精美的木制结构,这些古民居既有江南庭院的风貌,又有山地建筑的布局。所有的深宅大院都围在高大的封火墙里。

这是冲子口巷里的何家大院,据说为明初镇远蛮夷长官司长官何惠的私宅。该院背依石屏山,坐北朝南,大门却开在西南角上。占地面积940平方米,建筑面积却高达1500平方米。前后两个院落。http://s14/mw690/001fzGkmzy7cvNVMaWF0d&690

付氏民宅在四方井巷内。其封唐召泽建于清嘉庆年间。坐北朝南,大门开在东南角,二层可登高望远。建筑雕饰精美华丽。是镇远保存的最完整的民居之一。付氏先辈早年由江西来到镇远,靠在码头上挑担搬运起家,发达后建此宅院。两百多年来一直由付家传人居住着。

http://s11/mw690/001fzGkmzy7cqDUB9do5a&690        http://s3/mw690/001fzGkmzy7cDtzmaJQe2&690

全家大院是建于清中期的古民宅。是全姓商人的私宅。在复兴巷内。庭院占地1000多平方米。分东西两院http://s8/small/001fzGkmzy7cvN8Bdu777&690
这些古巷道里还有30 多座古民居

http://s3/mw690/001fzGkmzy7cnIRsQZY82&690
所有的巷道旁的民居大院的宅门都开在封火墙的东南西南角上,与巷道斜斜的对着,给人一种歪歪扭扭的感觉。这是与别处不同的独特风格。当地人认为这(古代同意)是遵从风水的做法,意喻财不外露,是一种守财心里。同时南方生火,有避煞之意。意思是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财不能一火了之。以求平安。于是就有了这曲折蜿蜒的道和对着的门——这就是所说的歪门邪道(见上面付氏民宅和全家大院图片)。

歪门邪道也给了聪明人的商机,于是就利用歪门邪道这个招牌来吸引客人,兴隆生意。

http://s11/mw690/001fzGkmzy7cqBtlV0efa&690
在巷道里有很多的井,多的时候有几十口。这些井里都是甘醇的泉水,充分的满足居民的生活用水。现存的古井有猪槽井、四方井、云泉井雷家井和陈家井等。

四方井在四方井巷,该巷也此井而得名。此井掘于明代。是清乾隆《镇远府志》城内五大著名泉井之一。泉水从未断竭。丰水期井水外溢。民间流传着“四方井,井四方,四方井上看四方,四方四方四方方;万岁爷,爷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民谣。http://s4/mw690/001fzGkmzy7cqDOwkoP13&690
猪槽井,里面有一口井,长方形,看起来像喂猪的槽子,所以就有了猪槽井的雅称。http://s6/mw690/001fzGkmzy7cnIREifX75&690
一般井里还养着鱼,这是自古以来的习惯,目的是监视水里是否有人投毒。

由于镇远从汉高祖时代起就是湘黔的门户,宋朝时期赐名为镇远州,一直延续至今。镇远的地理位置优越,又是水路的必经之地,成为当时湘楚人登陆的要冲,也是京城与西南边陲以及缅甸、印度等国的礼物和宗教传播的必经之路,被誉为南方的丝绸之路。明太祖朱元璋兴师入黔经过镇远,理学家王阳明由贵州书院调任江西庐陵也在镇远登船。。。。。。可见镇远作为水路要冲的重要性。因此,渡船码头曾经多达30余座。

至今遗存的古码头还有十余处。

大河关码头早年为沙湾渡,明洪武年间建舞溪桥,渡门改作码头。清代在此设厘金局督办税务,所有通往商船必须在此停泊报关缴纳厘税金。
http://s12/small/001fzGkmzy7cyDJT5aP6b&690

禹门码头。禹门既为龙门,寓意功名科第。是专为科举士子而建。在古代凡是中第的秀才、举人从京城返回大都从舞阳河乘船至禹门码头登岸,以示荣耀。有古诗为证:年少初登第,皇都得意回。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http://s6/mw690/001fzGkmzy7cnJ990Yl05&690

http://s1/mw690/001fzGkmzy7cqn15Oog30&690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老人楼的恐惧
后一篇:镇远古城续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