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在南海发现大型油气田

(2014-09-16 19:30:30)
标签:

南海

深水

气区

陵水

气田

分类: 社会

http://news.xinhuanet.com/energy/2014-09/16/126988734_14107796908611n.jpg

中海油在南海发现大型油气田万亿大气区正走进现实

2014年09月16日 06:30:1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9月16日电(记者李由) 9月12日,记者在“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目前所在的南海北部深水作业区实地采访时了解到,陵水17-2气田首次测试成功获得高产油气流,测试日产天然气56.5百万立方英尺,相当于9400桶油当量。据测算,陵水17-2气田是中国海域自营深水勘探的第一个重大油气发现。

    “陵水17-2”打开通往南海深水油气的大门

    南海深水海域处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的交汇处,探区范围广、平均水深大,凹陷结构多样,勘探难度极大,一些世界知名油气公司都曾在这里无功而返、折戟沉沙。陵水17-2这一成功发现打响了我国海洋石油自营深水勘探的第一枪。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董事长王宜林日前表示,“进军南海深水区是中国海洋石油人多年的梦想。陵水17-2的勘探突破,打开了一扇通往南海深水油气‘宝藏’的大门。这一重大发现坚定了我们进军深水、在南海深水区找油找气的信心和决心,更展现了该区域油气产量的巨大潜力。”

    中海油南海西部石油管理局局长谢玉洪自豪地告诉记者,陵水17-2测试的成功创下三项“第一”:这是中国海油深水自营勘探获得的第一个高产大气田;也是“海洋石油981”深水钻井平台第一次成功完成深水测试;同时还是自主研发的深水模块化测试装置的第一次成功运用。

    “它验证了中国海油对南海深水油气分布的规律性认识,检验了深水钻井、测试、项目管理能力,首个自营深水项目全方位锻炼了深水项目技术及管理人员,公司自主培养的深水队伍基本上掌握了全套深水钻井技术、全套深水测试技术和全套深水管理要素,自主勘探开发深水油气资源的能力迈上新台阶。”中海油南海西部石油管理局深水钻完井首席工程师方满宗说。

http://news.xinhuanet.com/energy/2014-09/16/126988734_14107796908611n.jpg

    图为陵水17-2-1井测试获得高产油气流测试现场

    “南海大气区”寻梦路线图日渐清晰

    南海西部海域是中国近海的主要天然气产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原国务院副总理、石油工业部部长康世恩曾对中国海油提出,要在南海寻找万亿大气区。如今,随着陵水17-2等天然气储量的不断发现,这一梦想正走进现实。

    据地质条件分析,南海北部珠江口、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分布着白云、荔湾、宝岛、陵水、乐东等众多凹陷,天然气勘探潜力巨大。这些凹陷具有相似的充填发育、发展历史,有着相似的油气地质环境和成藏条件。如今陵水17-2构造勘探获突破,进一步证实了这一排凹陷发现大批天然气田的现实性,使得这里勘探前景更加明朗。

    中国海油南海西部石油管理局提出了建设“南海大气区”的构想,更使得圆梦的路线图更加清晰。谢玉洪对记者表示,形象地说,就是用一整套完善的天然气管网,把东方气田、崖城气田等一颗颗散落在南海海域的“宝石”串起来,形成一条“项链”,通过“南海大气区”建设,实现将各气区联网,进而提高开发南海天然气资源的能力。具体而言,就是加快建设一条连通南海西部环海南岛所有气区(东方/乐东气区、崖城气区及文昌气区)的海上天然气管输大动脉,将改变南海西部目前东方/乐东气区与崖城气区两大基地独立开发、应急能力不足的局面。

    通过“南海大气区”建设,做到统筹灵活调配天然气走向;积极开拓高端稳定市场;可形成海上东西部联合局面,大幅度提高气田开发效益,实现集团利益最大化;同时为周边已发现的边际气田和待发现气田预留接入空间,降低后续气田的开发成本、促进深水区天然气的进一步勘探,以实现南海天然气资源的规模、高效动用。

    据了解,目前,南海西部海域已建成崖城、东方等两大天然气生产基地。按照计划,中国海油将在建成深水第一个自营气田后,通过稳步推进,最终建成上规模的“南海大气区”。

“海洋石油981”南海深水钻探突破的背后深意

2014年09月16日 15:05:58 来源:人民网

http://news.xinhuanet.com/energy/2014-09/16/126992573_14108508515151n.jpg

  “海洋石油981”深水钻井平台 记者 赵亮 摄

    8月18日,深水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在南海北部深水区首次测试便传捷报:陵水17-2-1井测试获得高产油气流,中国海油深水自营勘探获得了第一个高产气田陵水17-2。

    业内专家认为,这是我国海洋石油工业挺进深水的里程碑,揭开了南海自营深水勘探的新篇章。《人民日报》、香港《文汇报》等多家媒体也对“海洋石油981”重大勘探突破给予高度关注。“大好消息!‘981’钻井平台性能与技术一流!”“大喜事!希望能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局面!”……广大网民纷纷点赞。

    “海洋石油981”南海深水钻探突破已经引发连锁正面效应。

    海洋强国浓重一笔

    ——“海洋石油981” 南海深水钻探突破,表明中国海油具备了助力建设海洋强国的技术基础

    “海洋深水(水深大于300米以上)油气勘探极其复杂,这一活动的背后,往往是国家之间工业、经济、技术等深层次的竞争。”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下称湛江分公司)总经理谢玉洪说,“陵水17-2大发现,让世界看到,在全球深水油气勘探格局中,我国已占有一席之地。”

    深水油气勘探是石油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热点。上世纪70年代,人类开始进行500米水深以上的油气勘探开发活动,进入21世纪,3000米以内的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已基本成熟。目前,全球已有50多个国家在北海、墨西哥湾等深水区域进行油气勘探。近年全球获得的重大勘探发现,近50%来自深水。

    我国南海是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油气资源极其丰富,其中70%蕴藏深水区。但深水油气勘探高投入、高技术、高风险,核心技术掌握在欧美等少数发达国家手中。我国浅水石油开采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但在300米至3000米深水区与国外相比有差距。

    然而,国内外形势“催促”我国加快南海深水勘探——我国能源缺口和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亟须开发深水油气满足经济快速发展需求,保护国家能源安全。

    以助力我国建设海洋强国为己任的中国海油,建成“海上大庆油田”后,又吹响挺进深水的号角,一揽子计划加快实施:自主设计建造了世界最先进的第6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以其为旗舰,形成了包括深水起重铺管船、物探船、多功能勘察船等在内的“深海舰队”,同时建设了深水实验室,极大提升了我国深水油气勘探能力。作为执行者,湛江分公司精心筹备,积极布井勘探。

    南海深水吸纳了多少国人的热切期盼与中国海油的付出,就会成就多少属于国人与中国海油的骄傲。8月18日,当“海洋石油981”对陵水17-2-1井测试成功、滚滚油气喷涌而出的时候,当我国首个深水自营大气田获得发现的时候,全国上下岂能不振奋,世界岂不侧目?

    南海寻气更大信心

    ——“海洋石油981” 南海深水钻探突破,意味着中国海油深水勘探能力实现了飞跃

    深海,又称“负高地”,勘探难度极大。业内认为,300米水深是分界点,水深每增一米,勘探难度随之大幅增长。南海深水区大多在500米~3000米之间,勘探难度可想而知。

    不同于墨西哥湾气候温和、海底平坦,南海深水区无风三尺浪,台风多,海底坡度大、地形崎岖,存在内波流——一种因海水密度、质量差异形成的海洋流。南海的内波流最快速度可达到2m/s,能量巨大,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内可将一座大型的轮船移位几十公里。

    水深1500米的陵水17-2探区还面临着其他更为复杂的因素。

    基础资料少——陵水17-2发现之前,该区域5万平方公里的深水区只有几口初探井,勘探人员对地下烃源、储层等基础成藏条件缺乏直接认识;研究难度大——陵水17-2所在的深水区地处于欧亚、太平洋和印澳三大板块交汇处,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地质条件复杂;地层处于高温高压环境,对油气的储、盖、合,难以认识清楚。合作勘探时,外方多口探井失利,认为这里油气潜力不大而放弃勘探权益。

    这里到底有没有油气,难题又该如何克服?从外方手中接过勘探权益开始自营勘探后,湛江分公司成立深水课题研究组,依托国家重大专项开展科技攻关,指导勘探实践。明确该海域具有良好油气勘探前景后,首选陵水17-2构造,部署陵水17-2-1等探井。

    “海洋石油981”前来助力,钻探陵水17-2-1等探井。该井属于深水异常压力气井,外方曾在该井附近区域钻过探井,复杂情况频发。为确保“海洋石油981”成功钻探该井,湛江分公司开展了16项钻井技术攻关,制订详细的风险应对措施。为准确评价储量,7月底,“海洋石油981”又对陵水17-2-1井进行测试作业。这是该平台2012年投运以来的首次测试作业,作业困难重重——深水测试工具选择和使用没有经验,再加上测试储层物性好,砂岩疏松,大产量放喷易出砂,会损害测试设备。结合“海洋石油981”实际,湛江分公司开展测试技术专题研究,自主研发了测试地面流程模块化设备,创新工艺,最终获高产油气流。

    “衡量一家公司是否具备深水勘探能力,国外采纳的标准之一就是是否具有‘被实践证实’的深水技术。如今‘海洋石油981’勘探发现我国首个深水大气田陵水17-2,表明我们的深水技术经受住了实践检验,中国海油的深水勘探能力实现了突破和飞跃。有了这个能力,我们在南海寻找更多大油气田,就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决心。”谢玉洪说。

    南海气区“大门”打开

    ——“海洋石油981” 南海深水钻探突破,将提速南海大气区建设,推动中国海油走向远海

    世界聚焦陵水17-2勘探突破,还在于它打开了一扇通往南海天然气“宝库”的大门。

    据湛江分公司副总经理王振峰介绍,南海北部深水区分布着宝岛、陵水、乐东等众多凹陷,这些凹陷有着相似的油气地质环境和成藏条件。如今,陵水17-2勘探突破,证实了这些凹陷发现大批天然气田的现实性。

    这对于中国海油南海大气区建设,无疑是一个巨大喜讯。上世纪80年代,国务院原国务委员、石油工业部部长康世恩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领导曾提出,在海上寻找万亿大气区。几十年来,海油人追逐这一梦想的脚步从未停歇。

    “南海大气区是客观存在的。”王振峰指出,我国陆海共有5大气区,其中南海西部大气区预测资源量在5个大气区中名列前茅。不过,这里水深、高温超压,勘探难度大。

    再难也要前行,进入新世纪,湛江分公司大力推进南海大气区建设,至今已在莺歌海盆地高温高压区发现了东方13区大气田,如今又在琼东南深水区发现了陵水17-2大气田,此外,琼东南大崖城区、莺歌海乐东区勘探也在积极推进,南海大气区的储量基础正逐步夯实。

    南海大气区建设,不只是发现储量,更要动用储量。储量如何变产量,就陵水17-2深水气田来说,中国海油能实现自主开发吗?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总工程师高东升说:“在策略上,南海大气区建设采用‘一盘棋’思维,即把南海所有气田通过一条沿海南岛周边海域的管网连接起来。形象地说,就是将‘宝石串成项链’,陵水17-2深水气田也将纳入南海大气区建设规划中。”

    “这种思路,可整体降低南海气田开发成本,提升整体利用效益。尤其是陵水17-2等具有规模储量的深水大气田的纳入,更有利于提升这种整体降本增效的作用。”

    对于自营深水气田自主开发的相关技术,高东升很有信心:“2010年开发崖城13-4气田时,该气田水深不足100米,我们却按照深水模式开发,积累了丰富的深水气田开发经验。目前针对南海深水区内波流、高静压低温环境,及远离陆地带来的油气集输工艺设计和生产安全难题,我们正强化技术攻关,以尽快形成完整的自营深水气田开发能力。”

    “随着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实力的增强,我们将继续向远海推进,推动中国海油持续发展,助力我国海洋强国建设,让我国在未来全球深水油气勘探博弈中实力更强。”高东升说。(记者张光明)

    海洋石油981深水测试记

    从2007年开始,参与荔湾3-1深水项目的过程中,中海艾普油气测试(天津)有限公司(下称中海艾普)陆续派出11批次、26人到英国勘探及生产服务(控股)有限公司参加每期3个月以上的深水测试技术培训,这些技术人员培训完毕后随即投入荔湾3-1测试项目中,将理论付诸实践,他们迅速成长为深水测试领域的技术骨干。

    在认真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经验的基础上,中海艾普还引进了一套电液控制的水下树,它是深水测试及完井作业必不可少的水下装备,也是目前世界最新一代电液控制的水下树,此套水下树具备在复杂条件下实现测试管柱应急解脱的能力,从而保证整个钻井平台的安全。并且其独特的泥面附近隔水管温度及油管压力实时监测的功能,在陵水17-2-1井的预防水下管柱生产水合物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自营深水项目陵水17-2-1井测试之前,我们发现,“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的测试甲板设置和哈斯基所用的西方“大力士”平台设置不同,因此,此次测试作业的最大难点是如何保证地面测试流程的本质安全及测试作业时效。

    在充分调研、大胆论证及审慎决策的基础上,针对地面测试流程,中海艾普创新性地提出了地面测试流程模块化的理念,在之后的多次专家论证会上,专家组对地面测试模块化方案的设计、制造和海上安装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性意见。在陵水17-2-1井的测试作业中,中海艾普在交叉作业、吊车频繁被占用及高温环境等不利条件下,安全高效地完成了全部地面流程的安装和调试,比永久性安装地面测试流程节约了一半以上时间。

    (中海艾普专门从事油田测试作业的技术服务,它由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和英国勘探及生产服务(控股)有限公司各投资50%建立。资料由中海油服魏剑飞、吴轩提供)

新发现出气区块曾被外国放弃

2014年09月16日 13:35:15 来源:京华时报

  出气区块曾被外国公司放弃

  深水海域已成为近年来全球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接替区域,而南海石油储藏丰富,被誉为“第二个波斯湾”。

  在981平台南海开钻之前,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海上油气田的水深普遍小于300米,对深海宝藏只能望而兴叹,只能与外方合作。

  此次发现油气田的陵水17—2区块,曾尝试开发。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海油曾与外国公司在南海进行合作勘探,外方担任作业者,但外方根据掌握的资料,认为该地区存在诸多开发难题,放弃了。

  此次立功的981平台开启了我国正式挺进深海取油的新征程,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推进海洋强国战略和维护我国领海主权。

  从2006年起,中国海油启动981钻井平台项目。2008年981平台正式开工建造;2010年出坞入海;2012年首钻成功。今年7月15日,981平台结束在西沙中建岛附近海域的钻探作业,按计划顺利取全取准了相关地质数据资料。

  揭秘·“深海大庆”981

  钢铁摩天大楼矗立海上

  从空中俯瞰,“海洋石油981”半潜于海面:长114米,宽79米,高137米,面积赶得上一个大号的足球场,高度则相当于40多层的摩天大楼;平台下方有4个立柱,立柱“踩”着两个船体,每根立柱长、宽均为10米。此外,还配备有停机坪和发电设备等,可以称得上是一座“海上城市”。据了解,平台总造价约60亿元。

  981平台正常作业期间人员约有180人。海洋石油工人一个工作周期是28天。在平台上的28天中他们会远离家人,没有手机信号,与大海做伴。在平台上,办公室、宿舍、餐厅、卡拉OK、健身房等设施一应俱全,并可上网、收看电视节目等。

  能抵御200年一遇台风

  “海洋石油981”外形强壮,最大作业水深可达3000米,最大钻井深度10000米,还装备有8台4.4万千瓦柴油发电机,发电量差不多够一个中等城市所需。它的8个推进器,每个马力都相当于5个火车头的拉力。

  以前如果遇到风暴、台风,一般是撤离平台,撤离时间根据作业水深有关,通常反应时间几十个小时,而981钻井平台则可以开着船走,最大航速可达到8节,反应时间快。

  981平台能抵御200年一遇的台风,这相当于遭遇17级台风,能迎战南海恶劣海况。

  组合定位成为定海神针

  “海洋石油981”之所以能在海上风浪较大的深水区保持不动又准确无误地打井,是因为它首次采用动力定位和锚泊定位的组合定位系统。简单说,就是在1500米水深海区,用抛锚方式固定平台;在3000米水深海区,抛锚鞭长莫及,就采用动力定位,即在精确计算的基础上,靠8个推进器的反作用力抵消风、浪、流等对船体的作用力,达到平衡定位目的。这样二位一体的组合定位,国际上没有先例。该系统让“海洋石油981”成为惊涛骇浪中的“定海神针”,确保平台全天候作业。中海油深水钻井船工程项目组项目副总经理粟京表示,世界范围内,类似“海洋石油981”的平台大约有17到18艘。论综合能力,“海洋石油981”可以处于前三。(祝剑禾)

大气田有多大?

2014年09月16日 11:43:3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9月15日电(记者安蓓、陈炜伟) 由于获得国家储委储量认定尚需一定程序,中海油此次并未公布气田储量预测。“从目前测试结果看,基本明确这是一个高产大气田。”中海油南海西部石油管理局局长谢玉洪对记者说。

    谢玉洪说,陵水17-2气田测试日产天然气5650万立方英尺,相当于9400桶油当量。“测试获得高产油气流,创造了中海油自营气井测试日产量的最高纪录。”他说。

    一般来说,探明储量300亿立方米以上的气田可称为大气田。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估算看,该气田探明储量可能远高于这一标准。

    以中国近海最大的合作气田崖城13-1气田为例,该气田探明储量为1000亿立方米。开发19年来,天然气产量已超过500亿立方米。

    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3年,我国天然气产量为1171亿立方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