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便说点什么

(2007-04-16 10:08:52)

随便说点什么

刚才跟一个朋友讨论一个关于为什么好多女性结婚或者恋爱以后不注意仪表了,变的不如单身时PP的问题,然后直接涉及到女为悦己者容这句话到底有无实际意义?!男人的审美疲劳到底在对一段感情的维持和决裂上起到多少作用?!女人的出得厅堂到底对婚姻中的男性来说还有无作用?!然后觉得很值得关于这个问题写点什么.

出得厅堂比较准确的解释应该是指一个人在待人接物、礼仪外交方面能够赢得大家一致的肯定。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常常偏远了她的原始含义,比较倾向于或者主要指女人的容貌远远超越了可接受性的程度。

出得厅堂的女人,男人常常会这么说,还拿得出看;女人自己会这么说,还对得起观众。

这些话听起来是颇具谦虚色彩的。但实际的情形是,一个令男人敢于说拿得出手的女人往往都不仅仅是能够出手那么简单,如果这个男人的审美水准不至于非常特别或者非常别扭的话;而一个能够说自己的样子还对得起观众的女人,大抵是非常能悦人眼睛的女人,如果这个女人的审美标准不是太偏离于大众的话。从这个角度看,我觉得这种谦虚实质上是一种非常得意的婉约表达,男人得意于自己娶了个有观赏价值的女人,女人则得意于自己天生丽质可以令人美不胜收。

由此可见,出得厅堂已经不再像上得卧房和入得厨房那样只局限于一对男女之间,具有相对的私隐性;而是已经拓宽到具有展览性的层面了。这个时候,站在女人对面对女人评头品足的评论家,也已经不再是一个男人,而是一群男人了。

有时候想想,我会觉得很有趣。一个女人出厅堂到底是给谁看的?出不出得了厅堂到底该由谁说了算?倘若自己的女人男人自己说了不能算,而非得交给他人作评,这是否有点在投票的时候自动弃权的味道。而作为观众的一方,人家的太太,好不好看你操什么闲心呢,你生什么闷气呢,你失落惆怅什么呢。你说吧,天天对着她瞧着她触摸她的躯壳感受她的思想的又不是你,你只是偶然一回何必作必然的感叹啊。

?/P>

其实我很纳闷,不知道造成这种偏见是不是与我们的先人有关。我们的先人曾毫不含糊的表示过,才子要配佳人,郎才要对女貌,才能算天造地设的爱情和婚姻品牌。我们的老祖宗们一方面告诫我们不要以貌取人,另一方面又特别强调娶媳妇娶儿媳妇娶孙媳娶重孙媳妇都要尽可能的是凝香仙子。

我稍稍整理了一下自己非常有限的历史知识,暂时还没有发现,有哪位社会学家、婚恋专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以及大民大众什么家,愿意并且敢于将才子与无盐,才女与潘安进行理想配对的。像我们的诸葛孔明先生的婚恋就曾经引起人类长久的唏嘘,人们唏嘘的无非是他太太的容颜上不了台面,尽管她的智慧已足以令人类中绝大多数的女人还有男人都要仰视。

人类浩如烟海的史册告诉我们,倘若女人在身材或五官方面有那么点不如人意的话,想入得侯门,想登上大雅,想与才子得成比目,想出厅堂来露露脸,须得三生修练,不过其幸运中奖的机率恐怕还不一定能突破百分之一;而百分之一不到幸运中奖的那些女人,恐怕依然很难被人们用“出得厅堂”加以真诚地赞美。

这真是误导啊,人类历史对人类的误导。

扯远了。扯这么远的意思,无非是要说明,出得厅堂一旦狭窄了她丰富的内容,那便不是每个女人能够拥有的福气了。

 

好久没写这样的文章了,好象回到了学生时代,呵呵,写的不好,个人见解,看客见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