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迹》:为敢吃螃蟹的郭敬明点下赞
标签:
娱乐影音评论《爵迹》郭敬明《爵迹》《爵迹》cg电影 |
今年国庆档这几部电影中,《爵迹》无疑是最具话题争议的,只因它郭敬明标签太明显。但是,如果还要以《小时代》的标准来看《爵迹》,那就有些不与时俱进了。
讲真,《爵迹》虽非完美,但也有不少值得说道说道的地方。
影片再度刷新了粉丝电影的新高,将粉丝经济玩到了极致。无论明星阵容还是颜值肉体,亦或是宣传手段,都属于前无古人级别的。而且,这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粉丝电影也是电影工业化成熟完善的一部分。
就全明星阵容来说,《爵迹》应该是当下华语片中明星拥有粉丝量最高的一部电影,也应该是最具人气的一部电影。想想看,郭敬明、范冰冰、吴亦凡、杨幂、陈学冬、王源,每个人的粉丝都好几千万,加在一起有数亿之众。拥有如此巨量、庞大的粉丝群基,《爵迹》应景而出,再次证明郭敬明电影的号召力。毫无疑问,郭敬明已经将粉丝电影玩到了极致,将粉丝经济研究的相当透彻。在这种大背景下,《爵迹》一经上映,票房就井喷,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
不但如此,《爵迹》的颜值也高到逆天。影片集齐了从70后到00后,各年龄段的鲜肉、男神。严屹宽70后,陈伟霆、李治廷80后,吴亦凡、陈学冬、汪铎90后,王源00后......如此强大的鲜颜、肉体,想让人不舔屏、尖叫都难。女星方面,范冰冰、杨幂、郭采洁、林允也都是各年段的人气、话题女王。谁能将这么多男神女神聚集在一起,有机融入到一部电影中?除了郭敬明,估计也没谁了!郭敬明本身的人气也是不可小觑、低估的。
相比逆天颜值和璀璨群星,《爵迹》对国产电影最大的贡献是技术上的。如果是之前的《小时代》系列,证明了郭敬明是粉丝控、视觉控,颜值控、肉体控,那《爵迹》更让郭敬明晋升为技术控。
《爵迹》是国内首部全真人CG电影。影片拍摄使用的是三维扫描系统,片场共有60台高清相机,为的是能更精确的对演员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进行三位扫描拍摄。
既然是全电脑技术拍摄的电影,那明星演员是不是就很轻松,答案是否定的。恰恰相反,相比于以往的真人实拍,《爵迹》拍摄难度更大。每员要身着动作捕捉服装,在60台高清相机前表演出指定的动作和表情。表情、动作被采集后,再通过后期技术让CG人物的动作、表情,最大化地贴近真人。
对华语片演员来说,这种新颖且颇具挑战的拍摄方式,需要演员长时间的磨合、调试、适应,过程之艰辛,可想而知。大量动作戏,演员还要频繁吊威亚。为《爵迹》,也为粉丝、观众,明星拼尽全力。
《爵迹》在技术上有瑕疵,但不能因此而一叶障目,恨屋及乌。
无论《爵迹》票房高低,口碑好坏,有一点是特别值得肯定的,即《爵迹》以及郭敬明团队在特效技术(CG电影)领域的尝鲜。
CG电影在好莱坞已相当成熟,而且还在与时俱进的更新换代。在内地,乃至整个华语电影圈,《爵迹》则是首次尝鲜。郭敬明及其团队,顶着巨大的市场压力,耗费着巨量的资金和时间,努力寻找着国产特效电影的突破口,身先士卒的精神应该被有所包容。
《爵迹》试错、尝新的勇气和做法,应该能激活更多电影人、投资人。让更多代表着先进技术的《爵迹》或者《爵迹2》们进入观众视野。这不仅是粉丝的福利,对中国电影大市场、大环境,乃至整个电影工业的成熟和完善,也有着相当积极的现实意义。
尤其在题材、审查等敏感问题还无法有所突破的当下,在充足资金有保证的情况下,为何不能像《爵迹》一样,打破技术壁垒,努力缩小与好莱坞的差距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