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火星救援》:科幻外衣下的生命内核

(2015-11-21 20:35:59)
标签:

娱乐

影音评论

火星救援

马特达蒙

《火星救援》:科幻外衣下的生命内核



我一度认为在看了《地心引力》《星际穿越》后,太空科幻电影就可以“叹为观止”了,但看了《火星救援》后,才发现完全并非如此,因为,这是一部非常值得观赏的大片,而粉丝对它的喜爱程度更时时燃爆飙升。影片在北美市场票房直逼两亿大关且频频逆袭屡夺周冠。在豆瓣电影上,粉丝也给出了8.4的高分,猫眼电影上,期待观影该片的观众高达数十万,期待指数远远超过其他影片。不过,一切都眼见为实,只有看过了,才会发现这部电影真心好看,错过即遗憾。


作为继《地心引力》《星际穿越》后的又一部重量级大作,《火星救援》既没有像《地心引力》那样疯狂炫技(建议观众看2DIMAX版《火星救援》),也没有像《星际穿越》那样刻意煽情。《火星救援》情节很简单,一如其片名,讲的就是发生在火星上的救援故事。


《火星救援》的故事情节设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人类登上火星后,在一次大规模尘爆灾难后,马克与同组其他多人失联。以刘易斯为领队的宇航员们以为马克已经殒命,开始返航,不曾想,马克却坚强的活了下来。在与地面人类有了接触后,刘易斯等人奉命救援孤独于火星上马克,由此,一场惊心动魄,惊险十足却又逗比不断,爆笑连连的“火星救援”就此展开了。


作为影片的主力情节,马克在火星上的自救被占去了影片的相当篇幅。影片导演雷德里斯科特老爷子用各种技巧、角度呈现火星的壮阔大美,星际的浩瀚如烟,但这提供的只是视觉上的珍馐美馔。对科幻迷而言,影片最吸睛的当是马克的自救。他在火星上建温室大棚,种植土豆,用土豆维系自己生命。条件是艰苦的,但过程却是极其令人享受的。特别是马特达蒙的逗比是表演,将马克的话痨、自信、坚持、不放弃诠释的声色动人,过目难忘。


除去马克的自救部分,美国NASA工作人员想方设法努力营取马克,刘易斯等队友孤注一掷营救马克则成了影片的另一条主线。在这两条交相辉映的线索中,生命之重、之畏的终极命题被诠释至深、至纯,叫人感动、感佩与感慨。用一个国家的力量去营救一个生命,而且过程有着诸多不可预知的因素,这种价值观的体现其实不止体现在《火星救援》中,在《拯救大兵瑞恩》《星际穿越》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巧合的是,这三部影片都有马特达蒙参演或主演。也难怪马特达蒙在中国影迷粉丝见面会上说:花很多钱去救一个人,这是生命价值观的体现,是生命至上文化载体的一种具现。


《火星救援》令人大饱眼福的除了其所打造的视觉饕餮盛宴,以及趣益相合张弛相应的剧情外,演员的表演也可圈可点。《美国队长》中的冬冰帅的人直喊不要不要的,杰西卡查斯坦则在犀利、尖酸、泼辣之于多了几分柔情、温暖与感人。不过,最亮瞎眼的还是马特达蒙。马达不老,呆萌不惜,已经奔五的马特达蒙在片中憨憨的,呆呆的,萌萌的,自言自语的话痨式表演简直让人笑出腹肌。而为了戏份减重如纸片人,一度叫人想起拥有弹簧身材随时随地可胖可瘦的克里斯蒂安贝尔、杰克杰伦哈尔等等,敬业精神叫人心疼,更令人感佩。


虽然是一部科幻主题的科幻大片,在《火星救援》的内质其实还是关于生命。就作为国家公民的马克而言,国家有义务也有权利不惜任何财力无力人力精力去拯救身处危机中的他,这种价值观,在很多美国主旋律大片中都有呈现。之于个体马克而言,生活在烟波浩渺的火星之上,与其孤独的死去不如快乐的活着,这依旧是敬畏生命的主旨。而片中的马克的确就是这么做的,他利用自己在航天方面的特殊知识,化不利条件为有利因素,种植土豆,尽可能长的延续自己的生命,不放弃,不抛弃,直至救援大军的到来。无法想象,如果“被抛弃”的马克一开始就想放弃自己结果会是什么样。其实,不仅是生活在火星上的马克,对我们现实中的每个人而言,绝境之中,自救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胜于他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