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响力:望闻中国电影,问切新人导演
标签:
娱乐影音评论中国影响力张艺谋、成龙 |
2015年大年三十前夜即2月17日晚20:15,第一季“中国影响力青年导演剧情短片创作季”(以下简称:中国影响力)第六期(最后一期)节目即将在CCTV电影频道隆重推出,重量级嘉宾成龙、张艺谋将以“监审”身份登临现场,为18位最终进入总决选的选手助威,为最终能获奖的10位幸运新导演呐喊,为中国电影的未来摇旗。作为2015年新年开年之前盛大播出的一档电影真人秀节目,“中国影响力”的热播、好评似乎也预示着中国电影的2015年愈来愈好。
近年来,真人秀节目大行其道,不仅制作方、播出平台赚得盆溢钵满,一些有潜力的选手、过气的明星也纷纷粉墨登场,借机改变人生走向,观众自然也是不亦乐乎,点赞、撒花、口水、吐槽接踵而至,纷至沓来,为真人秀的火热添了一把柴,喷了一股油。不过,细细回顾这些真人秀,不难发现,他们大多以泛娱乐为主,无论歌唱类、竞技类、喜剧类、益智类、亲子类、情感类等等等等,无不披着八卦的外衣,裹着娱乐的内核,以追求好看,“吸睛”,博取收视率为终极目标,“笑果”固然不错,但难免剑走偏锋,有的甚至走上低俗之路。
“中国影响力”可谓开辟了文化、艺术真人秀节目新天。它由电影频道、茅台酒业联袂织造,其目的是为中国电影选出一批导演新人。众所周知,这几年中国电影走上了快车道,电影产量,票房与日俱增。相比之下,电影质量却停步难前,进击鲜见,不但令电影人颇觉尴尬,就连钟爱国产电影的粉丝也都心急如焚。虽然去年中国电影也出现了一些新好现象,比如,不再依托大导演、老导演,网络新媒体助力大电影,演员转身变导演,新导演佳作不断...但在看到这些喜人现象的同时,又不得不让人慨叹,博眼球、赚快钱、一锤子买卖仍旧是中国电影难以回避的核心矛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影响力”应景而生,横空而来,对中国电影来说无疑是甘霖汩汩。
作为一档旨在挖掘推出导演新人的电影真人秀,“中国影响力”始终以电影为核心,以人才为焦点,摒弃了之前各类娱乐真人秀身上笃有的炒作、毒舌、犯贱、卖萌等恶习。从电影爱好者(电影人)中来,到电影中去,电影自始至终系该节目的核心定位。所以,当在荧屏上看到数百位影坛导演新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皆为电影疯狂时,也就不觉得突兀与意外了。这里没有刻意的卖萌耍贱,也没有俗套的搞笑逗乐,有的只是好剧本、好角色、好技术、好材料...
“中国影响力”为中国电影织造了一片蔚蓝的天空,也为中国电影人尤其是新锐导演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推销自己的上佳平台。在这里,电影频道、影业集团、影业大亨、专业权威人士、重量级明星导演等优势资源汇聚一堂,只要你有才,只要你敢秀,只要你靠谱,就不怕金子被埋没。而能将如此芸芸众众的良好电影资源整合在一起,也唯有实力雄厚的“中国影响力”办得到。这或许正是“中国影响力”能在短时间内将数百位电影导演新人类招致麾下的诱因之一。
如果你有真才实学,如果你是真骡子真马,就有可能入围最终的总决赛,并极有可能成为最幸运的那十个人。而早已准备多时的千万拍摄基金的大门也已为你敞开,从而让喜欢拍电影,乐于拍电影的草根导演新人不再因为苦于找不到投资、找不到真金白银而梦碎梦灭。“中国影响力”千万基金绝非噱头,它是实实在在地要为中国电影做些实事。
任何一档节目的成功都不会是单向输出或输入,“中国影响力”亦如此。这是一档非常重视与影迷、观众互动的节目。这种互动性并非体现在直接的对话、交流中。“中国影响力”一经推出就获誉“导演真人秀”。节目中,新人导演还真不喜欢装着、端着,个个都使出浑身解数,功力大显。不仅以此拉近了与观众、影迷的距离,让曾经神秘不可告人的电影制作环节、方式、细节也”大白天下“。不少观众直呼这是一个”涨姿势“的过程。与此同时,各路大咖评审、导师也不做作、装范,赞扬起来不吝溢美之词,批评起来不留半点情面,时时处处凸显一个“真”字...可以说,为了中国电影,为了新人导演,“中国影响力”卯足了劲儿,观众无疑成了最大赢家,不仅在荧屏上接收到了诸多有益信息,更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于银幕上看到这些新人导演的力作佳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