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极乐空间》:两极世界,双重关怀(图)

(2013-09-04 16:05:30)
标签:

娱乐

影音评论

《极乐空间》

《第九区》

马特戴蒙朱迪福斯特

《极乐空间》:两极世界,双重关怀(图)


《极乐空间》是南非导演尼尔·布洛姆坎普执导的第二部大电影,令其在好莱坞扬名立万的是“票房口碑齐飞”的《第九区》。其实,早在《第九区》之前,尼尔就曾以多部短片令世人皆知。如《瓦尔河脂鲤》《约翰内斯堡的外星人》《黄》《机器苍蝇临时工》,尤其是《约翰内斯堡的外星人》,更成了电影《第九区》的源头。


尼尔布洛姆坎普的电影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超强无极的想象,火爆惹眼的动作,冲击视觉的科幻,温情感人的励志,惠及现实的隐喻...这些特色,无论是在《第九区》还是在《极乐空间》中都得到了强力佐证。《第九区》中,导演因大肆隐喻当时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而饱受争议。与此同时,由于影片丑化了尼日利亚人的形象,在政治上也引起非议。不过,即便如此,《第九区》还是在投资仅有区区三千万美元的情况下,携大名鼎鼎彼得杰克逊(该片总制作人)的威力,再加上耳目一新的内容主题,在全球狂揽两亿美元+的不错票房,成为当年北美电影中的一匹黑马,导演也因此脱颖而出。


《极乐空间》有不少《第九区》的影子。首先有“丑化”墨西哥人的嫌疑,因为地球贫民窟(据悉,导演儿时就曾生活在南非的贫民窟)的戏份主要在墨西哥拍摄;其次有暗讽美国依旧有种族歧视的嫌疑。时任美国总统被随便抓起来,被罢免,令人啼笑皆非;当然,影片最重要的隐喻就是对贫富分化日益明显的描述——那个年代,富人(包括美国总统)生活在幸福安乐的极乐空间,而“穷鬼”们只能埋头苦干于肮脏的地球,衣衫褴褛,衣食堪忧。更要命的是,得了病症没法治。而在极乐空间,这样的病几秒钟就能痊愈...但如果要想通往极乐空间,必须要有身份证,有船/机票...这是血淋淋的未来,还是活生生的现实,每个观众都可以找出自己的答案。


不可否认,《极乐空间》中有明显的隐喻、暗讽,不过,更重要的则在于励志。影片男一号MAX(马特达蒙主演)在教会孤儿院长大,穷困潦倒的生活让他曾经有过偷窃的前科。很小的时候,他就很向往极乐空间的极乐世界。终于有一天,因种种原因,他得了地球上无法治疗的病,通过各种手段,他来到了极乐空间。此前,他的目的还只是想治好自己的病,治好小时候亲密女伙伴芙蕾女儿的病。可以说,他的理想并不远大,只是想满足现实之需,甚至有些自私。但意外的是,他的闯入,让整个极乐空间发生了彻底变化——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这里的公民,享用这里的优厚资源...此时的MAX无疑成了全人类的救星,他也从草根屌丝一跃而成全人类的超级英雄。导演的励志主题在MAX身上得到完全释放,从这个角度讲,《极乐空间》是一部典型的美国式主旋律影片。


作为影片绝对男一号,马特达蒙一如既往地冷酷到底,时不时还大秀肌肉,天然呆萌的特质一览无余。奥斯卡影后、奥斯卡终生成就奖获得者朱迪福斯特出演一名超级冷血的“极乐空间”超高层官员(她有权拘役时任美国总统,并通过改变程序,重新确任美国总统),由于角色无演技需要,朱迪并没有太大发挥空间。相比之下,倒是出演大反派的沙尔托科普雷抢尽眼球,无论是“犀利哥”造型,还是敏捷不凡的身手,抑或是乖张暴戾的性格,都很惹眼。而这,也是沙尔托科普雷继《第九区》之后第二次与该导演合作。


《极乐空间》在北美上映初期牢牢占据着票房排行榜头把交椅位置,至今,北美票房也直逼亿元(美元)大关。9月5日(明天),该片即将飓风般强势登陆内地院线,届时,或将再次掀起科幻动作电影的观影新浪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