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岁月》:致青春,致偶像,致岁月(图)
标签:
娱乐影音评论电影《光辉岁月》曾志伟黄日华梁咏琪熊欣欣《光辉岁月》 |
作为一个看着TVB电视剧和录像厅时代港片长大的70后,笔者对新近上映的电影《光辉岁月》可谓情有独钟。可惜是,该片影院排片并不多,大概只占3%。我和一伙同龄人也是跑了两三家影城才看到这部荟萃了TVB众多大腕大咖的影片。观影时,一众朋友也不胜感慨:如果影院能多排几场,就能让更多喜欢该片的观众圆梦了。
《光辉岁月》从片名看就是一部向青春致敬,向偶像致敬,向岁月致敬的电影。片中,诸多熟悉身影不时闪现。因此,当曾志伟、吕良伟、狄龙、黄日华、惠英红、王敏德、梁咏琪、莫少聪、李子雄、熊欣欣、狄威、卢惠光、梁家仁、陈观泰...出现时,我们不约而同地惊叹:哎!这不是“郭靖、乔峰、丁力、傅红雪、鬼脚七、楚留香、张三丰、梁宽、穆念慈...”吗?虽然他们(她们)一个个年华老去,但昔日光辉风采依旧铭刻深邃目光里,魅力皱纹里...不禁令人扼腕:青春易逝,岁月无情。还好有《光辉岁月》,让导演熊欣欣有机会将他们(她们)于几十年后再拢聚一起,为观众献上一份饕餮回忆、煽情大餐。
当《光辉岁月》带着我纵情驰骋于跌宕情节、个性人物、激烈打斗、荒原大漠、英雄柔情、侠义精神中时,我的思绪也情不自禁飞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港产片的辉煌时刻。我想,导演熊欣欣或许正是在用这样的方式向那个经典辈出、巨星众生的年代致敬。
令人遗憾的是,作为一部交口影片,作为一部适合各人群观看的电影,《光辉岁月》在市场中却折戟沉沙。从目前影院排片来看,约3%的排片率与交口率形成鲜明对比。《光辉岁月》遇冷,既有市场杠杆作用,也有电影本身原因。就市场而言,以赚快钱为终极目标的影院只会将更多场次排给有大牌、大腕、大咖且场面大、投资大的“大片”。虽然《光辉岁月》也集结了一帮七八十年代的巨星级明星,但毕竟已是七八十年代的,用以回忆还成,要想用其拯救票房几乎不可能,影院“唯利是图”或可理解。就影片本身而言,在“有情有义有胸怀”的前提下,影片唯独忽视宣发。以至于我也是从熊欣欣个人微博中的只言片语才了解到该片些许信息的。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再好的影片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宣发,就好像勇士缺少左膀右臂,其威武之力很难借势发挥。而且,就当下档期来说,华语片尤其华语武侠片而且还是群星荟萃的动作片颇有优势。作为港产经典武侠动作片的忠实拥趸,作为追随香港老牌动作演技派明星数十年的死忠粉丝,真心希望《光辉岁月》能重现昔日光辉,从而让更多观众用这样的方式,致敬青春,致敬偶像,致敬岁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