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影音评论北京遇上西雅图汤唯汤唯吴秀波海清买红妹 |
当文艺片“女神”遇上师奶“杀手”,结果会怎样?答案就在《北京遇上西雅图》中。昨天下午,冲着汤唯的女神范儿,我走进影院,全程无尿点地看完该片,整部影片我小笑不断,大笑连发,还有些许感动与温暖,应该说是这段时间以来相当不错的国产文艺喜剧片。
算起来,这已是汤唯接拍的第三部纯文艺片了(《武侠》中,汤唯也很文艺范儿)。之前的《月满轩尼诗》《晚秋》都收获过不错票房和口碑,汤唯也因此获封“文艺片女王”。在《北京遇上西雅图》公映前的宣传造势中,汤唯坦言如果票房过3亿,将请观众吃“回锅肉”和“香菇菜心”(源自时尚杂志《红绣》对汤唯的调侃、戏谑),言论中无不透出汤唯生活中的率性、自我、简单、风趣、幽默。而这些个性特点,在《北京遇上西雅图》中文佳佳(汤唯饰演)的身上,都或多或少有所体现。
文佳佳是一个伶牙俐齿、尖酸刻薄、大大咧咧,甚至有些二百五,却又喜感十足的拜金“准小三”。在西雅图待产期间遭高富帅男友抛弃,结果遇上“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大叔“吴秀波”,“拜金女”偶遇“落魄叔”,两人的情感天地由此开启。
整部影片中,文佳佳的人生旅途可以分为两大部。前一段,她是任性自我的北京大妞,在西雅图待产,与“海清”“买红妹”“金燕玲”等孕妇斗智斗勇斗情商...被富豪男友抛弃,在出租车上遇到“吴秀波”并渐生情感后,此前“疯癫入魔”的文佳佳却安静了下来,开始思考人生,思考爱情,思考如何做母亲...同一角色,前后如此天壤之别,对汤唯的演技提出了很高要求。而且,文佳佳本来就与汤唯早前在《晚秋》《月满轩尼诗》中说出演的角色大不相同,挑战难度可见一斑。
尽管人们喜欢用“文艺片女王”美誉汤唯,但对她自己而言,却不喜欢这样被“标签化”。事实上,汤唯也是这么做的。虽然《晚秋》《月满轩尼诗》《北京遇上西雅图》都是文艺片,但三部影片风格迥异。尤其这部《北京遇上西雅图》,看上去更像一部喜剧片...因此,无论《晚秋》中的安娜,《月满轩尼诗》中的劳爱莲,《武侠》中的阿玉,还是现在的文佳佳,你都很难找到汤唯模式化的表演——汤式表演。
看《北京遇上西雅图》中的汤唯,不免让我想起多年前看过的好莱坞经典影片《西雅图夜未眠》中的“美国甜心”梅格瑞恩。如此联想,并非想把汤唯也誉为“中国甜心”,只是觉得,汤唯之所以出彩、出戏,在于她能非常走心地根据需求,对角色进行多样化演绎与诠释。这种多样化不仅体现于文佳佳前后两种迥异的风格中,也体现在汤唯此前出演的各种角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