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周星驰《西游降魔篇》文章舒淇周星驰《大话西游》 |
18年前的1994年年底(又有说1995年),一部叫《大话西游》的电影经周星驰打磨横空出世于香港影坛。这部当时在香港被认为有些“吵闹、喧哗”的电影刚出道时并没受怎样的欢迎,或许是港人对此类型影片已经司空见惯,看的太多。但数年后(大约是本世纪初),当该片风靡内地后,几经后现代主义的结构,才开始慢慢踏上经典之路。那之后,看周星驰的电影已经成了时尚,如果你不看,说明你已经OUT了,或智商、情商有问题。亦或者,如果看周星驰的电影你不哈哈大笑,则有可能被当做有“笑肌缺失症的怪人”...如此种种,足见《大话西游》在内地的无限魅力,以至于周星驰本人都甚感意外,短时间内不明白《大话西游》是怎么在内地红火起来,更不习惯业内业外将其奉为“大师”。
但《大话西游》的影响是深远的。以至于今天,当人们走进影院看《西游降魔篇》时,多半都是受着《大话西游》的余波辐射。与多年前的《大话西游》相比,《西游降魔篇》处处体现者变的元素与因子,但只要你仔细观察,又发现其本质与《大话西游》一脉相承,时时透着周星驰的无厘头味儿和风格内质。虽然,周星驰卸下主演一职,专心执导,文章的表演仿佛也偷师周星驰,每一细节都犹如周星驰附体,让观众大感“此处无‘星’胜有‘星’”。性感女神舒淇在星爷的调教下,也演技急升,文武戏都演得风生水起,令观众大快朵颐。其实,也不仅仅在文章、舒淇身上,在影片的每一个桥段,每一句台词,每一个配角,每一个细节,都能感受得到其向《大话西游》致敬的气势。虽然,影片也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力图处处求新求变,但就内核而言,则保持着原汁原味的周星驰,正所谓“风动云动‘星’不动”。
虽然,《西游降魔篇》给人一种“风动云动‘星’不动”的赶脚,但影片主题与《大话西游》却又有升级。从片名《西游降魔看》,一个“降”字道尽周星驰的人文世界观。“降魔”与“除魔”相比,前者胜在从内心教化“魔兽”(隐喻现实中恶人),而非简单地“除”之。在爱情观上,《西游降魔篇》也有升级。如果说《大话西游》中“为了爱,愿等一万年”的愿景感动了很多人,那《西游降魔篇》中“一万年太久,我只要现在(舒淇语)”“一万年太久,要只争朝夕”则体现了当下现实人的实际爱情观,这种爱情观因更具实用性,因而更易让人泪眼婆娑。
在类型片大行其道的电影市场,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是很难被定型的。其亦喜亦悲,又有些许魔幻色彩,超强的娱乐功能夹杂着浓烈的文艺范,使其必将在春节情人节贺岁档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