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王丽坤北京青年任知了 |
《北京青年》已落下帷幕,其引发“重走青春路”的话题却热度不断。四大型男“东、南、西、北”携各自女友在青春路上“潇洒走一回”的故事深深吸引、感染着观众,独立、自强、励志的主题也喷薄而出。可以说,《北京青年》是2012年到目前为止最好看的现代生活剧。
如果说《北京青年》以何家四大男儿“东、南、西、北”的情感、生活、工作、人生经历为主菜,那么几位女性角色只能是“配料”,配料中,最出彩的则是王丽坤主演的任知了——为爱痴狂、疯癫的“傻女人”。
现实生活中,有人往往会因为痴迷单恋对方而变得精神不正常,甚至疯癫,类似于《北京青年》中王丽坤扮演的任知了:她疯狂迷恋何西,甘愿付出一切。何西爱的不是她...“单恋”时,任知了几近“疯狂”,让人又爱又恨。“爱”,因为她痴迷、专情。“恨”,则因她太痴迷、专情,以至于傻、狂、精神病。
《北京青年》所塑群像,其他人都系正常人,只有任知了另类、疯狂、精神不正常。正因如此,观众尤为注意她,同情、怜悯她。王丽坤则很好利用了观众的这种心理,将任知了演绎得独特却不失味道。
任知了没有伟大理想与追求,尤其相比“四兄弟”的“重走青春路”。她为爱而活的“活法”虽残酷却真实。她享受对爱的追求与努力,她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她“疯癫”的生活窘境并非源于爱的本身,而是其表达爱的方式与方法不当所造成。
“疯癫痴狂”的任知了看似与《北青》“重走青春路”主题格格不入,但仔细分析才发现,赵宝刚导演设计这个角色是很有用意的。何西因“憨、呆、萌、傻”被戏称“考拉男”,他处处都好,唯有爱情坎坷,而令其陷入坎坷的就是任知了。与任知了的“误打误撞”成为何西“重走青春路”的初始力,“重走”途中,任知了不停添乱、添堵,让河西的人生坎坷着,丰盈着,不断激励着何西“重走”的决心与信心。不仅如此,任知了纠结于何西的爱,何西却另有所爱。“三角恋”既是对现实社会的折射,更反映出现代青年的爱情观、价值观。何西没有因要同情弱势的任知了而改变爱的方向,任知了也没有因何西不爱自己而彻底崩溃,反倒清醒过来,一句“你们大胆爱吧!我退出。”,让她彻底告别痴爱灰霾,成功蜕变,重拾青春精彩...积极的诠释方式,让任知了在点点滴滴中贴合着《北京青年》的主题与宗旨。任知了以“牺牲自我”的精神,成就了何西的爱情、人生。正因如此,随着剧情的深入,观众对任知了的感知更深刻、入微。
演绎“精神病”任知了很有难度,因为,据剧情所需,任知了要徘徊于“正常与不正常”间,游走在“有病与无病”中。“疯得厉害”时,她像魔鬼。安静瞬间,她如天使。身份的特殊转换,挑战着演员的演技。可喜的是,王丽坤将“痴迷、癫狂、神经质”演绎得恰到好处。爱在何西的日子里,她是“占有狂”(这说明她不会爱,并付出惨痛代价)。对何西,她极尽体贴,甚至不惜付出生命;为“霸占”何西,她甚至使用“下三滥伎俩”。她誓做何西“护‘花’使者”,哪怕得罪所有与何西有关的女人...因为何西,任知了的两面性展示到极致,而这种两面性随时、随处的转换、游弋,被王丽坤衔接得自然,有机。
为更好诠释任知了“精神病史”,王丽坤曾造访精神病院,“实地考察”“体验生活”。与患者交流,和医者沟通,将任知了“精神病”式的一言一行拿捏得精准、到位,连饰演何西的任重都夸她“本色出演”。
《北京青年》昨晚上演了大结局。比起何家四兄弟圆满的爱情归属、人生归宿,任知了虽没能收获爱情,却也得到了人生中最大慰藉——飞跃痴爱篱笆,徜徉人生福海。从某种程度上说,任知了所渲染的励志意义更胜于何家四兄弟“东、南、西、北”。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王丽坤的朴实演出如此形似更神似的任知了,该剧也很难在观众中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