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张瑶时尚女编辑 |
正在北京卫视热播的《时尚女编辑》一经推出就不断遭到网友吐槽,大概意思是,这时尚剧其实有点老土。弄得导演滕华涛不得不出面解释。这剧如果放在以前可能会好很多,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时尚正在成为热门话题,人人都时尚已渐成风潮,且人人对时尚的理解都不同,因此观众也有理由、有资格对该剧吐槽。当然,吐槽并不是说观众不喜欢该剧,恰恰相反,正因为喜欢,有同感,才会有这么多吐槽的声音。
当然,这部剧也还是有不少看点的,比如,氛围轻松,节奏明快,叙述简单,同时还融入了“北漂、奋斗”等励志元素,加上裹挟着亲情、友情、爱情等很接地气的现实因子,在时尚外衣的包装下,尽显时尚、犀利、温情、励志范儿。而张瑶出演的“北京大妞、时尚达人”“沈容萱”尤为受人欢迎。观众喜欢张瑶出演的“沈容萱”这个角色估计还是因为其个性张扬且十足。在“沈容萱”身上,很多观众都看出了其的“狠”和“毒”。“狠”体现在其对人的审视上,“毒”则展示在其对人对事的评价上。
《时尚女编辑》中,张瑶饰演的“沈容萱”是个地地道道的“北京大妞”。为人直接,有什么说什么,喜欢直言不讳,而拙于拐弯抹角,因此,会给人留下不留情面的印象,也因此显得非常“毒”,也因此获封“毒舌帮”帮主雅号。她的“铁嘴钢牙”真的能做到“噎死人不偿命”。但她的“毒”也是分对象的,也就是说,她很会“见风使舵,见机行事”,不该“毒”的时候绝对不能“毒”。因此,在“斗争”环境非常复杂的时尚编辑部,她才能显得八面玲珑、游刃有余。(“沈容萱”非常经典的“毒言毒语”:光咱们杂志社哪个人的名儿起得随便,除了程昕(谐音成心)、心眼够多的啊,看着不像脑子那么好使呀...)
“沈容萱”的“狠”体现在她对人的审视上,尤其是对男人的审视、挑选,眼光“狠”到了极致,她也因此获封“外貌协会”会长美名。在他她的眼里,男人必须时尚,尤其是外在打扮,不仅要一尘不染,更要新潮不落伍,更苛刻的是,男人还要有钱,因为没钱的男人是无法彻底时尚起来的。
从“毒”到“狠”,张瑶饰演的“沈容萱”将当下社会时尚圈的“女魔头”“女编辑”们的内心世界以及外在气场演绎得非常到位。尽管角色有些令人生厌,但观众对其表演还是伸出了大拇指。正可谓沈容萱“越毒越狠越有味儿”,观众“越看越品越入戏”。
有人认为时尚女编辑很好演,只要有一身潮流的服装,时髦的妆容,再摆几下酷,谁都可以演时尚女编辑。此话有一定道理,但要演出女编辑骨子里的那种“狠劲儿”,那种“毒味儿”还是非常困难的,并非人人都能做到。因为这气场靠外在包装装不出来,必须是内在的。张瑶则通过到位的眼神,精准的神态,适当的语气,将时尚女编辑特有的冷、酷诠释到极致,女编辑们鲜为人知的“光鲜亮丽”“苦逼粗鄙”双面生活也跃上眼尖,令观众大呼过瘾。
“沈容萱”被张瑶演绎得非常生活化。她有很多缺点,却也不乏优点。她是时尚女编辑,满身名牌,但也常常畅游在网店中。而她爆棚的虚荣心既是当下时尚女小资们的真实写照,又狠狠的扇了社会现实中这类女人们“一巴掌”。记得剧中有这么出戏:“沈容萱”为与同行斗气攀比,不仅刷爆了自己的卡,最后还不得不灰溜溜的退货。斗气时的那种“不可一世、昂扬斗志”,与退货时的“灰头土脸、尴尬无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女编辑虚荣心爆棚的丑态也一览无余。这段戏,张瑶演绎得非常过瘾,观众感觉好像就发生在身边。而这样戏份在剧中并不少见。
作为一名曾经的歌手,张瑶曾在2002年和2009年发行了两张专辑《爱情的房子》《解药》。之后,其转战影视剧。她曾在顾长卫执导的《立春》中,以光头示人,给令观众印象深刻。其参演的由赵薇执导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也刚刚杀青,张瑶表现值得期待。不过,目前为止,张瑶最能打动观众的角色还是《时尚女编辑》中的“沈容萱”,而这也将是张瑶演艺道路上最重要的一枚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