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影音评论刘海戏金蟾拉风娱乐 |
经典的神话剧一直是国内影视行业不敢触及的“禁区”,尽管偶尔也有,但能被观众熟知并颂扬的并不多。数来数去,也就是老版的《西游记》还像点样,但说实话,虽然《西游记》在当时制造了一定的收视神话,但也仅仅停留在对《西游记》的皮层表现上,加上“飞天遁地”的“打斗戏”在当时还甚为新鲜,所以备受好评。而电视剧《西游记》对原著的内在精神诠释得并不理想,之后诸多版本的《西游记》以及众多神话剧,大多是披着神话的外衣,无论从服装、造型、剧情上讲都大走“猎奇”路线,也博得观众眼球,其实是对中国传统神话文化的一种亵渎与糟蹋。也因此,这些年来播出的神话影视剧大多播出时“雷声滚滚”,播出后“骂声一片”。
中国是神话大国,而诸多神话故事中总包含着浓浓的几千年来的华夏文明以及中华传统文化。无论是《女娲补天》,还是《仓颉造字》,抑或是《刘海戏金蟾》等等等等,莫不如此。对女娲补天、仓颉造字的故事,很多盆友小时候就耳熟能详,倒是刘海戏金蟾可能会让大家略显陌生些。
关于刘海,其实大家并不陌生。1983年,李谷一、姜昆在央视春晚的一段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就取自于《刘海戏金蟾》的传说,“刘海砍樵”也因此由湖南走向全国。刘海的传说,各地都有。据说,刘海总是被看作“仁慈之神”,他与胡秀英之间还有一段坚贞的爱情故事,这段故事被人写作《刘海戏金蟾》。《刘海戏金蟾》曾被多种文艺形式奉献给观众、听众,今年下半年,《刘海戏金蟾》将被拉风娱乐拍成40集电视连续剧热播于观众中间,届时,观众又可以通过另一种形式比较直观的感受《刘海戏金蟾》中刘海与胡秀英间的坚贞爱情。
日前,拉风娱乐投资拍摄出品的《刘海戏金蟾》推出了两款概念海报,海报以“皮影、剪纸”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展示众人,让观众直接感受到了该剧的文化魅力与内涵。当然,《刘海戏金蟾》的深邃文化内涵不仅体现于海报,更展现于故事情节之中——刘海的诚实、仁慈,胡秀英的知恩图报,刘海、胡秀英为爱坚守的信念。这些传统故事对当下也有着非常积极的励志作用。尤其是现今社会中,道德日渐滑坡,人与人之间诚信缺失,夫妻之间因“小三”连遭横祸......毫无疑问,电视剧《刘海戏金蟾》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能成为治愈当下“社会创伤”的“弥合剂”。
尽管是神话剧,但《刘海戏金蟾》的故事情节并不缺少现实生活中的精彩,或者说,他或许就是一面现实社会的镜子:狐狸小九妹在与金蟾大王的打斗中负伤逃下凤凰山,被樵夫刘海救助。伤愈后的小九妹念念不忘刘海的恩情,时常下山帮助刘海,为刘海对母亲的孝心感动。于是,她化名胡秀英下山,嫁给刘海,帮他洗衣做饭,照顾母亲,一家人其乐融融。胡秀英和刘海为救治母亲眼疾到华山天池寻找神水。金蟾大王趁机抓住胡秀英,威胁她嫁给自己。刘海的诚心感动天地,破除斧头咒语解禁斧头神后,得其相助救出妻子,并治好母亲眼疾。怀孕的胡秀英借宝珠汲取日月精华,却遭金蟾大王偷袭,失去宝珠,化回真身。刘海为救妻子,联手八位姐姐和斧头神,击败金蟾大王,夺回宝珠。金蟾大王被玉皇大帝降罪,口咬金钱到人间助刘海店铺生意兴隆。胡秀英产下幼子,刘海的店铺生意兴隆。久而久之,其他商家纷纷效仿刘家,雕刻金蟾放在店内,寓意生意兴隆,财源广进。不难看出,整个故事充满曲折、艰辛,但结局却是其乐融融,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更重要的是,故事揭示了一个亘古未变的道理——好人有好报!
如果说《刘海戏金蟾》未拍先热取决于其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那么投拍公司的强大实力,也是该剧注定会大热的坚强后盾。作为《刘海戏金蟾》的投资方,拉风娱乐有着雄厚的影视制作实力与经验。此前,拉风娱乐曾打造过《灵珠》《后宫》《深宫谍影》《亲爱的回家》《烽火儿女情》《最后的格格》等收视口碑双赢的热播大局,此番打造《刘海戏金蟾》更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