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像奖玩自恋,《让子弹飞》成遗珠(图)

(2012-04-17 11:24:28)
标签:

娱乐

香港电影金像奖

让子弹飞

姜文

姜文新片

 金像奖玩自恋,《让子弹飞》成遗珠(图)

 

新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已经落下帷幕,以《桃姐》为代表的香港电影大获全胜,叶德娴、刘德华分别摘取后帝桂冠。《桃姐》更获得多项大奖,成为最大赢家。回首本届金像奖,虽无惊喜,但有意外。作为香港电影的代表作,《桃姐》在香港电影人自办的金像奖颁奖典礼中收获大奖也算实至名归,但票房、口碑超好的内地影片《让子弹飞》却无缘大奖,着实令华语观众感到有些意外。毫无疑问,本届金像奖,《让子弹飞》算是最大遗珠。

 

但细细分析下来,《让子弹飞》未能结缘香港电影金像奖也算正常。毕竟,金像奖是香港颁给香港电影以及香港电影人的奖项。一直以来,内地大片很少能够染指该项大奖,内地影人也偶尔称帝封后。香港电影金像奖的这种“香港情结”也可以理解。毕竟,这几年来,香港电影不景气,尤其是众多香港电影人纷纷北上,在内地抢钱掘金。作为香港电影的坚守者,许鞍华、叶德娴能拍出《桃姐》实属不易,作为鼓励、奖励、支持,《桃姐》在香港电影金像奖中大获全胜,也能理解。

 

而对于拿奖拿到手软的《让子弹飞》来说,能够在金像奖获取大奖固然很好,但如果拿不到奖也没什么。姜文无论作为导演还是男主角,对此看得都比较淡然。此前,《让子弹飞》已经在内地、台湾、香港电影诸电影奖项中频频问鼎最佳影片、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等等等等,《让子弹飞》在华语电影中创造的拿奖频度实属罕见,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它更创造了华语影片的票房奇迹与纪录,同时,影片在口碑上也是超级大赢家。可以说,姜文主演、导演的《让子弹飞》是这些年来,华语片中票房、口碑、获奖“三丰收”的第一片,用空前绝后来形容,并不为过。就目前状况来看,能继续制造奇迹,打破《让子弹飞》缔造的“神话”的也只有姜文以及他令人期待的新片了。

 

尽管《让子弹飞》在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收获不丰,但它所引出的话题对华语电影尤其是内地电影的发展却有着极大的警示作用。《让子弹飞》是华语影片中鲜有的融“商业与艺术为一体”的超级大片。在香港电影金像奖上,《让子弹飞》未能获得理想中的大奖,可能是因为其商业锋芒盖过了其深远的艺术价值。而这种偏颇的认识也体现在内地电影和台湾电影中。与内地相比,台湾、香港电影大奖更加艺术些,纯粹些,本土化些。虽然内地也拥有诸多电影奖项,但鼓励艺术电影的大奖并不多。这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内地、香港、电影奖项的有所不同:在内地电影奖项中,主旋律影片,票房大片更容易获得青睐,港台电影奖项却不以票房论英雄。在这样的情况下,内地电影似乎很有必要为艺术电影专门这里一个大奖,或专门设立一个艺术电影颁奖典礼,旨在鼓励发展势头日渐上升的内地艺术电影。这也可以避免内地艺术佳片只能在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电影金马奖上做“看客”的尴尬了。更重要的是,他能激发更多电影积极投入到艺术电影的创作中去。

 

从公映以来,《让子弹飞》已经飞了快2年时间,也红了2年时间,跨越了3个年头,活生生地站着就把钱赚到了,而且口碑也是相当的好,各种奖杯也“汗牛充栋”。毋庸置疑的是,像《让子弹飞》这样的兼具商业与艺术,在票房、口碑、奖项齐头并进的大片,在影迷心中还会飞更久。而我们更希望,这样能“飞”的电影不仅仅只有《让子弹飞》,这样能“飞”的电影人也不仅仅只有姜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