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名幼儿上课说话被老师熨斗烫伤事件引发的四大思考(图)

标签:
教育校园育儿教师心理健康情感 |
文/丑鱼尼莫
在校幼儿被老师伤残已不鲜见,此前广东一幼儿园就曾发生过老师让幼儿互殴取乐的惨剧,而且,这样的事情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人们不禁要问:毒奶粉、毒疫苗,幼儿园孩子被残杀之后,究竟哪里才是他们的安身之所?
事件回放:14日下午4点,家住兴化城区的程思侠女士,前往当地板桥幼儿园接6岁的儿子小崔回家。让她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早晨上学还好好的儿子,脸部两侧严重受伤。老师却解释说:幼儿园卫生间地滑,上厕所时小朋友相互拥挤,她儿子是被人不小心挤倒摔伤的。回家后,儿子一直呆在厕所里不肯出来,也不肯说出受伤的真正原因。后来,儿子一名同学开口称,小崔的脸是被老师用烫衣服的东西烫的。与小崔一同被老师烫伤的还有6名同学。该恶劣事件发生后,警方迅速介入。
据悉,小崔的左右脸都有成人巴掌大的伤痕,左脸一块3厘米见方的皮肤已经完全脱落,露出里面的肉。右脸情况稍好,伤口已开始结痂,但伤痕中几条深色的血印非常醒目,看上去是被电熨斗多次触及所致。由于面部两侧都已受伤无法侧身,加之伤口疼痛,小崔很长时间无法入睡。可怕的是,与小崔有同一遭遇的还有6个孩子。据孩子家长介绍,用电熨斗烫孩子的女老师易某,今年30岁,至今未婚。易某烫孩子脸部时,班级另外一名老师正好外出拿水,听到教室里一片哭声后,这位老师冲进教室,从易某手中夺下电熨斗。
为此,兴化市委市政府就此事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介绍,兴化板桥幼儿园是一家私人幼儿园,其教师都是园方聘请的社会人员。易某当时所用的熨斗约有鼠标大小,是用来熨烫鞋垫的。易某将熨斗从插座上拔下一段时间后,误以为不再发烫,借此吓唬孩子,谁知最终闯了祸。最新消息称,兴化板桥幼儿园将带7名被烫伤的孩子到上海接受治疗,费用全部由园方负责。
几大思考:毫无疑问,这又是一起令人发指的恶性事件,虽然没有造成人亡惨剧,但其恶劣影响绝不亚于幼儿园的暴力残杀事件。回首类似事件的一次次发生,我们不得不刨根问底,追究事件的症结所在,反思幼儿教育的现行体制,最大程度的防止类似杯具再度上演。
思考一、谁来为幼儿教师的资质认证严格把关?回顾整个事件,最为关键的点在于幼儿教师易某是幼儿园自行聘请的社会人员。显然,这样的社会人员是没有幼儿教育资质的,这些人如何能混入幼儿教育的队伍,不得不令人深思。当然,有关部门决不能把责任推至易某身上就可以干干净净的了,他们也有责任,至少在监督检查,严把幼儿教师审核方面有所纰漏,所以才让这样心理不健康的暴力老师充斥校园。幼儿是祖国的花朵,幼儿教师是他们的启蒙老师,在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严把幼儿教师关,不仅是对孩子的负责,更是对祖国未来的负责。
思考二、谁来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幼儿教师是稀缺资源,合格的优秀的幼儿教师更为稀缺。咱不说类似易某这样的无证上岗教师,即使很多幼儿专业毕业的幼儿教师也未必能做好这项工作。一般情况下,幼儿园在招聘幼儿教师时,对应聘者的学历、外表、口齿、健康等方面比较注重,而对心理健康却乏有关注。尽管专业幼儿教师曾经学过心理学,而且成绩单上的考试成绩也都很合格,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心理没有问题,而在这个环节的考核中,幼儿园都还缺少比较有效的措施。这就为因幼儿教师心理不健康引发的惨剧埋下了隐患。从易某身上不难看出,事件的发生与其30岁仍然未婚多多少少都有些关系。长期以来,不仅在幼儿园,即使在中小学甚至大学也曾出现过因老师心理不健康引发的一出出悲剧。一些老师因工作压力或个人问题、情感因素将矛盾转嫁给学生,因此,用熨斗烫伤学生,体罚学生,打骂学生等事件层出不穷,有的甚至造成了人亡的惨案。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心理健康教育在全国掀起高潮。但最应该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群体却往往处在被人忽视之中。很多人认为教师都是知识分子,在大学学过心理学,善于从心理上引导、舒缓自己的压力,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因此,笔者建议,各级教师尤其是幼师应该定期不定期的接受心理健康辅导。同时相关单位及部门也应该及时发现教师中存在的问题,关心并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从而将杯具的发生率降到最小。
思考三、谁来对幼儿园的资格进行认证?前不久,孩子入托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公立幼儿园成了香饽饽,很多家长甚至提前排队十数天。由于资源紧缺,催生出一大批民办幼儿园,部分私立幼儿园尽管价格飘高,但水平却很有限。而类似于兴化板桥幼儿园的不达标幼儿园就层出不穷了。在现实情况下,很多家长无法对幼儿园提出更高要求,但幼儿园最起码的安全保障还是应该提供的。可悲的是,家长交了高价,孩子的安全却依旧得不到保证,所为学前知识教育就更不要提了。诚然,这些私立幼儿园的手续也是完整无缺的,其招聘幼儿教师的计划也是得到过审批的,但无可否认的是,这其中不乏交钱好办事的事情,这就为一哄而上的私立幼儿园中出现滥竽充数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再穷不能穷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笔者认为,针对幼儿被烫伤事件的发生,有关部门不要急着推卸责任,要以此为契机,对幼儿园尤其是私立幼儿园来个大清剿,严格关闭没有资格的私立幼儿园,将类似易某的幼儿教师及时清理出幼教队伍,在加大公办幼儿园办学力度的同时,积极鼓励,扶持合格的私立幼儿园,唯有这样才能给孩子一片安全、洁净的生活天空。
思考四、老师该如何应对“爱说话”的“坏”学生?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教师眼里定义的好学生往往是成绩好,听话的学生,那些爱说话,爱捣乱的学生往往被当做坏孩子。在素质教育推行十数年的时间里,这样的现象延续至今,不能不说是当代教育的一大杯具,更杯具的是,因学生说话,不听话而体罚学生并引发惨剧的事件还在不断发生重。那么如何面对这些所谓的坏孩子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老师的心态或者说是老师的心理状态。如果老师能把学生当朋友,当家人,当自己的孩子看待,再喜欢说话的孩子也不会被当做是坏孩子。如果能摆正心态,不要在孩子面前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细心、耐心了解孩子,关心孩子,类似烫伤孩子的惨剧就不可能发生。其实不仅仅是幼儿教师应该如此,中小学乃至大学老师都应该成为学生真正的朋友,而非敌人,只有这样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话说的好,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笔者想,这句话应该能给很多老师以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