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共同关注》关注同性恋引发的三大思考(图)

标签:
情感 |
文/丑鱼尼莫
1、CCTV关注同性恋并非常态:CCTV此次关注同性恋有两个大的背景。其一就是明天是世界艾滋病日,其二32%敏感的数据(艾滋病感染者32%来自于同性恋性行为,或者更高)。这两个大背景能让让同性恋者笑得出来吗?显然不能。而且CCTV尽管披着责任的外衣被迫报道了同性恋新闻(值得注意的是,欧阳夏丹在报道中充满了歧视的语言,其称同性恋者为同性恋患者),而这种被关注恰好像是对同性恋者怜悯一样。其实早在几年前,CCTV以及各省级卫视曾经放宽了对同性恋报道的尺度,但由于特殊时期,除了一些专业同性恋网站还苟延残喘地报道着同性恋的咨询,CCTV这样的电视台,乃至是各大门户网站都将同性恋的新闻拒之门外,专栏被删除。同性恋与黄赌毒一样时时被提防着,和谐社会上演了极不和谐的一幕。不难想象,如果明天不是世界艾滋病日,如果没有32%这个敏感数据,除了同性恋自己,以及仅有的几个公益团体及人事,又有谁会真正关注同性恋群体呢?因此,CCTV这种非常态的关注并不值得同性恋者欢呼雀跃。而类似CCTV这样的形象大台,之所以鲜有报道同性恋事件,除了这个话题比较敏感之外,还因为同性恋是一个比较负面的话题。这在很多地方媒介中不难看到。而每一个同性恋者,都有义务努力去改变这种固有负面形象。
2、同性恋者应该如何面对报道:可能很多同性恋者亦或是非同性恋者都看了欧阳夏丹主持的这起节目,看过节目,人们该如何面对现实,尤其是同性恋者。关键是,报道的内容能否引发同性恋群体的关注。艾滋病是人类的大敌、杀手,32%的数据更是让人触目惊心,但又有多少人在激情来到的时候,会警醒自己,为了生命远离艾滋呢。诚然,不可否认的是,同性恋者的安全意识正在提高,但这与和谐社会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如果大家依旧我行我素,那么32%这个数据在明年还可能攀升,而这些数据造成的潜在的恐同能量也会越发强大。因此,今天,尼莫作为一个旁观者,要告诉大家珍惜生命,远离艾滋,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个人做起。
3、同性恋需要倾听不同的声音:前不久,有一个作家的极端言论在同性恋群体中引发热议,大家一致对此进行讨伐,并例举了其累累罪行。言辞之激烈、苛责,令人闻所未闻。而尼莫确认为,同性恋者应该倾听不同的声音,哪怕这些声音是负面的,没有根据的,错误的....有了不同的声音,关键并不在于怎么反驳、谩骂,关键在于同性恋者能否从中主动找到自身的不足。在我现在这个社会,每一件事,每一个群体都或将遭遇不同的声音,而这些不同的声音往往会成为同性恋者照亮自己的一面镜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实,有人向同性恋者发出质疑之声,也说明有人在关注这个群体。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我们应该学会如何接受来自不同的声音。
附文:理性解读“珍惜生命远离同性恋”(图)
就“珍惜生命,远离同性恋”与刘仰先生商榷,并与同性恋者共同讨论,如何面对来势汹汹的恐同洪流。
12月1日就快到了,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世界艾滋病日,很多人都很关注的日子。由此,笔者想到了一句话“珍惜生命,远离毒品!”也就是说,吸毒是艾滋病的最大隐患。但今天,笔者看到一篇文章,名曰“珍惜生命,远离同性恋”,在世界艾滋病日前夕看到这篇文章,不禁让人想到,该文作者或将是要将艾滋病的主要来源归结于同性恋,细看此文,果真如此。
这篇名为“珍惜生命,远离同性恋”的文章来自于大作家刘仰先生,看来这位大作家终身都要与小众的并被边缘着的同性恋群体成为敌人。首先不得不佩服刘仰先生的文字功底,用模因的手法,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延伸至“珍爱生命,远离同性恋”。再次欣赏刘仰先生的勇气,明知文章一出即会遭到有关人士的抨击,但仍然能锲而不舍地与同性恋者做不懈斗争,大有以寡敌众的英雄气概。最后当佩服的则是刘仰先生的执着,屡屡与同性恋群体为敌,并决不屈服。
很显然,每一篇类似刘仰先生这样的文章都会遇到两种结果,恨同性恋的人将会更加恐同,同性恋者将会更加维护自己的利益。刘仰先生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而同性恋这个词也会让越来越多的人介入。其实,每每这样的恐同言论之于同性恋者来说,都是双刃剑。它在刺痛同性恋群体灵魂深处的同时也在蔓延着同性恋这个还很陌生的群体,从而让更多人接触这个敏感词汇。起初的不理解那是显而易见的,但,笔者在想,或许慢慢的,在恐同言论的引发的正反两面的争论中,同性恋者的生存环境会越来越宽松,祥和。
因此,笔者以为,同性恋者对刘仰先生的言论不必反应过于激烈,理性回应其言论,不中其圈套,向大众展示同性恋者魅力风采才是合适之举。诚然,同性恋者也应当自我反省。每一个恐同者的言论,诸如刘仰先生的言论,除了他们在相关知识上有所缺陷外,其实,同性恋群体本身的污点也为他们的恐同言论制造了一定的空间。所以,同性恋者理当自我反省。这看起来似乎有些残酷,因为在遭受别人毒打之后,不想还击,却还要主动找自身原因,做到这一点的确很难。但笔者以为,为了同性恋群体不再边缘化,这样的惨痛付出是必然的,也是值得的!
其实,同性恋群体的确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就拿艾滋病来说吧,同性恋群体中的比例的确要高于很多其他群体,虽然他的危害还比不上毒品所带来的,但同性恋者必须正视这个问题。再者,如今越来越多的主流媒体(尤其是地方媒体)开始加大对同性恋的报道,而且这些报道都是负面的。但笔者想知道的是,同性恋者有没有分析过这些报道所说的事件,它们的确存在,而且在同性恋群体中并非少数。此前,同性恋者常常抱怨这个社会环境不太宽容同性恋,却很少从自身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让产生的结果越来越可怕。
正视自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尤其对于相对脆弱、敏感、非主流的同性恋群体来说更是如此。笔者旗帜鲜明地反对刘仰先生的恐同言论,但也要立场坚定地号召同性恋者们,从自己开始,从今天开始,为净化环境不懈努力,用实际行动粉碎刘仰先生所言的“珍惜生命,远离同性恋”,让社会真正意识到“珍惜生命,需要同性恋!”
从今天开始,同性恋者也没必要在扮演社会弱势群体的角色。社会关爱是必需的,但同性恋群体应该试着越来越远离别人的同情与可怜。否则,同性恋者永远都很难成为社会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