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儿救夫”是给和谐社会的一记血馒头(图)

标签:
杂谈 |
题记:血馒头本只该出现在水生火热的旧社会,但彭娇娥“卖儿救夫”则犹如以及血馒头噎得我欲哭无泪!
文/丑鱼尼莫
此消息一出,顿时引发网友热议,矛头直指城管以及当地政府,彭娇娥“卖儿救夫”宛若一记“葵花宝典”,使当地政府及城管部门的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打得遍体鳞伤。彭娇娥使出这记“葵花宝典”一定情非得已。一个地位相当弱势的草根如果不在万难之下,怎能给政府出下如此难题。彭娇娥“卖儿救夫”无非想达到两个目的,积攒丈夫的救命钱抑或是迫使政府公正解决这个问题,给个合理、可信的说法。作为草根的一员,笔者对彭娇娥遭遇倍感同情,但又觉得这里面多多少少含有些许残忍性。彭娇娥的这记“葵花宝典”是对当地政府不作为最好的回击。如果政府真的能好好解决这一问题,彭娇娥也不会下次狠心卖儿救夫。
彭娇娥救夫是真,但卖儿却不一定。丈夫是人,孩子也是人,而且孩子还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怎么可能舍得呢?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丈夫要救但还要保全自己的孩子。从情理上说,即使彭娇娥真的狠下心来欲卖孩子,又有谁能忍心去买呢?谁又愿意为这个本就遍体鳞伤的家庭再添心痛呢?因此,我们就看到了画面中的一幕,很多好心实在看不下去了,纷纷向彭娇娥捐款捐物。从心理上讲,彭娇娥也不可能真的做到舍子救夫。当我们看到彭娇娥脖子上挂着“卖儿救夫”四个大字是,我们就会更加感到彭娇娥这记“葵花宝典”的震撼力。
虽然,已经有很多开始为彭娇娥捐款捐物,但这毕竟只能起到杯水车薪。关键是当地政府能从媒体报道中看见自己的失误所在,能从彭娇娥的这记“葵花宝典”中醒悟过来,及时修补官名关系,使我们的社会真正做到和谐幸福。也希望现实生活中,草根靠“葵花宝典”自救的事件不再发生。祝福彭娇娥以及他还在昏迷之中的丈夫,希望她的孩子不被卖出丈夫的病就能得到妥善医治。更希望当地政府从中汲取教训,以科学发展观精神为指针,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及时将彭娇娥的“葵花宝典”化为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动力,只有这样,“卖儿救夫”这种只应该出现在旧社会的“污点”才能从根本上消失,而草根民众与政府职能部门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做到船水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