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情侣情人节拍婚纱照引热议三原因

标签:
情感 |
同性恋情侣情人节拍婚纱照引发热议三大原因(图)
点击进入链接:同性恋情侣情人节拍摄婚纱照(组图)
2009年2月14日情人节,对于同性恋群体来说无疑是特殊的,这一天,两对同性恋情侣在春光明媚的北京前门大街人潮涌动的街景中,用相机留下了属于他们(她们)最幸福的瞬间。新浪名博夫夫生活将这组照片贴在了自己的新浪博客中,并得到了新浪博首的大力举荐,两篇博文点击率近10万,留言人数也近千人之多。笔者也将整理过的图片发表在博客中,虽然没有得到推荐,但点击率依旧不少,留言者也颇丰。此外,各大同志网站也在头版头条刊登了此文字消息、图片以及相关视频。CCTV社区也登载了此消息以及图片。从各方面情况总结来看,人们对同性恋拍摄婚纱写真大多持支持态度,尤其是对女同性恋者的支持甚至高于男同性恋者,当然,这其中也有投以鄙视目光的人,还有相当一部分认为不了解,有的则认为这属于新鲜事,抱着猎奇的心态看了看。但不管怎样,这组图片所一发的“海啸”,已经超越了其原本应有的含义,他体现了社会对同性恋群体的宽容度的加深,而同性恋群体的生活背景也正在日渐改善。笔者认为,网媒热议这一事件应有以下三大原因:
1、社会日益进步,文明社会的渐强式包容:理性关注同性恋情侣拍摄婚纱照,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大佐证。任何新鲜事物的理解接受都有一个过程,有幸的是,在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国度,对同性恋的理解和关爱正在发生史无前例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可喜的。李银河教授曾经说过,生活在中国的同性恋是幸福的,直到今天,我才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涵义。虽然,同性恋婚姻合法化在我国还没有通过,但同性恋群体的生活环境正在日渐宽松,情人节同性恋情侣拍摄婚纱照就是很好的说明。
2、同性恋依旧敏感,猎奇的心态依旧浓烈:虽然“同性恋”并不是新鲜事物,但在现代社会,人们还是将其作为新鲜事物对待,而且它仍旧属于非常敏感的话题。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部分接受或完全接受“同性恋”都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囿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同性恋”不仅不正常,反而成了挑战传统道德代名词。虽然,这些年来,圈内外人士对此做出了不懈努力,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恐同”“同性恋被妖魔化”事件仍旧屡屡发生,“同性恋婚姻合法化”屡屡受挫也再次证明同性恋还是那个会敲打着人们过敏神经的“新鲜事物”。国人喜欢猎奇,越新鲜奇特的事物越能吸引国人眼球。面对“同性恋”,国人也继续了这种猎奇心理。这就好像街上发生了打架吵架事件,人们喜欢凑热闹一样。然而事情结束了,曲终人散了,人们也就不再关注此事了。对“同性恋”来说,很多人莫不如此。在多数人尤其是农村人眼里,“同性恋”好像洪水猛兽,他们想对此了解但又接近“同性恋”,因此只能抱着猎奇的心态听听、看看、说说。
3、同性恋婚姻合法化道路任重道远,民众关注度越来越高:一直以来,很多圈内外人士都将使“同性恋婚姻合法化”作为自己的终极奋斗目标,而情人节期间同性恋情侣拍摄婚纱照似乎预示着同性恋婚姻即将合法化。当然,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进入3月,全国“两会”即将召开,此时此刻,拍摄婚纱照似乎有着不用言明的目的。笔者认为,人们关注同性恋情侣拍摄婚纱照其目的则在于关注同性恋婚姻能否合法化。
CCTV的调查表
当然,对于支持者来说,我们应该表示深深的谢意,谢谢他们的理解、宽容;对于那些仍投以鄙夷目光者来说,我们也应该说声谢谢,当然,这种谢谢并不是因为他们的不理解,而是因为他们已经开始关注同性恋这个群体了,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同性恋群体,这对于同性恋群体来说也该算是一件好事,尽管这种关注可能引发不良的效果,但他至少让“同性恋”这个词汇,“同性恋群体”这个新鲜团组得以走进更多人的视野中。
对于歧视同性恋群体的人们,同性恋者应该予以包容的态度,因为,任何一个新鲜事物被接受都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应该理性的对待他们的污言秽语,理性的对待他们的猎奇心理,因为我相信,同性恋群体的理性,终究会让他们对其有个正确的认识,也许这个过程会极其的漫长,但无论道路多么漫长,多么艰辛,我们都有理由,有信心坚守这份执着。
春暖花开,春光明媚,这个春天仿佛预示着同性恋者春天即将到来。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同性恋婚姻合法话提案将会再次呈上,结果我们难以预料,但同性恋群体的执着精神却不应该放弃。
当我们看到春天即将到来之际,我们也应该理性的看到,这次同性恋婚纱照引发的海啸仅仅只在城市中,而那些生活在农村的大多数,他们对于此事件的态度是什么我们人就难以知晓。因此,如果就此说明同性恋者的春天已经到来,笔者认为还为时过早...........
网友留言要览
夫夫生活博客文章的超高点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