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姚雪垠祖居地探秘

(2012-11-12 21:48:02)
标签:

文化

姚雪垠是中国文坛学者型、现当代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作家河南邓州市九龙乡姚营寨是他的祖居地。笔者研究“姚雪垠文化现象探秘有三,以飨读者

祖籍江西 迁徙邓州

    邓州姚营寨姚氏是明洪武二年迁徙邓州的,迄今已历20世,641年,繁衍2500多人。   

·许有壬《至正集》卷七六:元至正十一年(1351)五月,邓州起义军首领王权转襄阳与湖北起义军领袖孟海马会师。九月,王、孟在襄阳分师。孟海马率起义军称南琐红军, 进取荆州;先后攻据均、房、荆、襄、归、峡等州。王权所率起义军称北琐红军,起兵邓州占南阳北上,与颖川刘福通红巾军会师,先后攻据唐、嵩、汝等州与河南府洛阳,擒斩元褒赠的文武官员27人。元至正十二年(1352)五月,元顺帝枢密院事、总河南军失剌把都率军血洗邓州,致使邓州民流城废、无人居守近20年无人烟明洪武元年,朱元璋立大明帝国后,将其部下部分保留军籍,部分从事地方政权建设。

明洪武二年(1369)冬,朱元璋命金吾右卫将军孔显镇抚邓州兼知邓州。孔显经襄阳,遍寻得有邓之流寓襄阳者獐裘樵(以獐皮为衣蔽体的樵夫),由其向导,至刁河始获邓之遗民刘孝先,又由其披荊棘指寻邓州城的故址。孔显知邓集军民,理郡邑招抚流民,民多归业。 孔显是南京人(原籍安徽灵璧),其部属大多是江西人。孔显来邓时,文史张居岱、兵士汤英50人从之,抵襄询邓。孔显发现邓州气候温和、四季分明、人口稀少、地肥水美、物产富饶,即派人至江西、南京接取部属家眷,沿长江、逆汉水、抵襄阳、达邓州,沿交通要道、重要集镇和河流两岸定居。《明嘉靖邓州志》载:明洪武四年(1371)统计,江西省13个府中,南昌、南康、饶州、抚州、临江、吉安6府,至少有30个家族6000多移民迁徙邓州。邓州姚营寨姚氏始祖姚正飞(字云翔)正是在这样背景下迁居邓州的。

现将收藏在南阳市卧龙区档案馆的邓州姚氏始祖墓碑现迻录如下:

                    考公讳正飞

 水源木本    明始祖             合葬之墓

                    妣辛老孺人

始祖姚公讳正飞字云翔,江西陈园人也,洪武初年迁居邓西40里黄渠地方,取名姚家凹。后传殷铁凹者,即其地也。始祖之茔择于兹,迨及明末,迁居禹山庙后刁水之阳地,去祖茔六里有余焉。后其子孙恐年远失传,特竖碑记,以贻来兹云。

             大清嘉庆二十年季春合族公立。

另据《邓州市地名志》、《邓州姚营寨姚氏族谱》载:明朝末年,姚家凹迁刁河东岸、筑寨,更名姚营寨村。”“清道光年间,姚营寨姚氏十二世祖姚际堂修复营寨。寨成,南阳知府、邓州知州亲临营寨查验,挥笔为寨门题写匾额。东寨门曰:长河山寨;西寨门曰:绿水清风;南寨门曰:刁水环抱;北寨门曰:岗岭崛环《邓州姚营寨姚氏族谱》又载:邓州姚姓始祖,姚正飞自江西迁徙邓州两支:一支迁姚家凹(距市区西23.3公里)。一支清道光年间姚炳科迁文渠乡姚沟(今九龙乡,距市区西21.2公里)。现在,九龙乡的小姚营自然村,是清代姚姓由姚营寨分迁东侧,故称小东庄,后更今名。

     风水宝地 文化熏陶

    “驭风则行,界水则止,谓之风水。”东晋郭璞《葬书》、明蒋平阶《水龙经》、刘基《堪舆漫兴》清吴鼒《阳宅撮要》:“风水宝地” 的环境模式为“地理五诀”:北面有蜿蜒而来的群山峻岭,南面有远近呼应的低山小丘,左右两侧护山环抱,重重护卫。中间部分堂局分明,地势宽敞,且有屈曲流水环垉。“寻龙、认地、藏风、得水、乘生气”。刁河,古称“朝水”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淯水与湍水合后,又东与朝水合。”。源头内乡县的“萧山”,为伏牛山脉。刁河入邓境62公里,流域面积339.2平方公里。邓州九龙乡乃岗坡地,北起龙脉伏牛山,顺內乡县南“灵山”而下,有四支龙脉。西南一支龙脉蜿蜒百里,顺藤结瓜。刁河从姚营寨村西环形流入邓州城西区,折向东南,过新野县入白河、进汉水达长江。

姚营寨东南有小禹山文峰,海拔100余米,山上有禹王庙。据乾隆五十三年《重修禹王庙记》载:“穰西五十里□各下禹,其山隆起,虽不甚嵯峨,而环以刁水,面以红崖,与上禹峰相映,辑壤鼎峙,洵邓邑胜迹也。此山自开辟以然平成成先,闻何名而王其号,庙貌颇轩,……曲榭回廊,屹然钜观。……有万历十四年载□其山颠。”清邓州知州易良俶有《禹庙晴岚》律诗为证:“禹庙萧森好共探,新诗遥结几层岚。人思明德随流水,烟秀孤峰点蔚蓝。一路曲屏飞鸟度,九重小院落花酣。余霞露蔚钟声破,杖指月心数斗南。”就风水学而论,姚营寨正合“风水宝地”。 姚营寨姚氏一世祖祖茔位于村东(坑北90米),其它五处祖茔圴为四灵地结穴。姚营村民一位年愈八旬的老人告诉笔者:姚雪垠的曾祖父、祖父都读过私孰,信奉阴阳风水,故择灵地卜葬其祖茔如今,在姚营寨西桥桥基下现存清代至民国姚渊、姚会科、姚敏东、姚际堂、姚鸿业、姚益谦6通徳行碑,只有姚益谦的碑文可看清辩认:“姚益谦,字裕亭,号禹峰。民国十二年七月殁清诰授奉政大夫赏先五品蓝翎。”姚守瀛,字蓬仙,姚益谦次子,清末留学日本高等巡警学校,曾任开封警察局局长。

    姚雪垠曾回忆童年时说:“清朝时我的老家风水很好,刁河没污染,随手可捕捉到魚虾”。“我幼年时听到李闯王的故事都是诬蔑李自成的,说他在河南杀得十字路上,搁金元宝没有人拾。大顺朝迅速灭亡,统治阶级把他当流贼看待,在野史和戏曲中充满颠倒黑白的侮辱之词。我要做的工作就是还历史的本来面貌,不是盲目随着前人的脚印走,否则就对不起古人,也对不起今人。

    弟聪于兄 字没兄好

现任姚营村党支部书记姚永生陪同笔者来到姚雪垠的父亲姚化甫墓前:“村里人传说姚冠洛姚雪垠的排行二哥聪明绝顶,他用脚指夹着毛笔写字,也比堂弟姚雪垠写得还要好!后来,姚冠洛外出经商,据说淹死在武汉长江,再也没有回过姚营寨。你现在看到的这个坟,就是姚晴林母亲的单身墓。姚冠洛之子姚晴林是享受国务院津贴的电力自动化专家,曾任合肥工业大学教授。据九龙乡党委、政府统计:姚营寨村姚氏在外工作人员近百名,其中,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包括已故者)11名。姚雪垠的三儿子姚海天系《中国青年出版社》编审;姚晴林之子姚武,硕士研究生,现任神舟电脑集团副总裁;姚晓菲,姚晴林长女,大学毕业,在美国洛山矶工作;姚翔,姚晴林次女,大学毕业,现任合肥工业大学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工程师。

   “穰下故都今善藩,沃衍千里多丰年”这是当年北宋政治家范仲淹赞美邓州的诗句研究文化遗产、考据姚雪垠文化现象”的结论穰都的厚重文化、善藩的馨香沃土、天然的灵秀的风水滋育和造就了聪明睿慧的著名文学家--姚雪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