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二战原子弹制造计划

(2018-01-10 00:00:22)
标签:

原子弹

日本

分类: 转发博文

40多年后披露的绝密“仁方案”

作者:周文法

原载《知识窗》2001年第5期

早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军界上层就已经对核武器产生了兴趣。日本空军科学技术署长官,后来任日本空军参谋长的安田武雄将军一直密切关注有关铀核分裂的文章。他在东京大学读书时的老师嵯峨良吉教授曾到过美国,并了解当时原子科学方面的“时髦”思想。嵯峨指出,核物理方面的最新成就可用于制造铀弹。

当时的日本陆军大臣东条英机听说后,立即命令有关专家研究这个问题。19415月,由仁科芳雄教授负责主持讨论“研究铀弹的可能性”问题。19435月,仁科芳雄向空军司令部递交了一份报告,指出制造原子弹在技术上是可行的。随后,安田武雄将报告转呈给东条,当时已是日本首相的东条下令试制原子弹。至此,根据仁科芳雄的名字命名的“仁方案”正式诞生。

1943年夏季起,日本人开始疯狂地寻找铀矿。由于当时日本福岛和朝鲜半岛的一些著名矿产地都没有找到铀,而研究者又迫切需要两吨氧化铀做实验。于是日本决定向“好友”德国求援。几经周折,德国纳粹分子终于答应了日方的要求。1943年末,一艘德国潜艇将于1吨铀运往日本,但潜艇在马来西亚澳被美军发现并予击沉。而另1吨铀还没有来得及起运,在斯大林格勒和库尔斯克两大战役中遭惨败的德国已无暇顾及支援“友国”了。

1944年,日本对原子弹的研究仍处于实验室阶段。这年616日,塞班岛会战开始,美国投入7万海军陆战队展开猛烈攻击。79日,美军占领塞班岛,9天后,东条内阁解体。

就在这一天,“仁方案”组开始了重要的分裂铀同位素的试验,也正是从这天起,研制工作的规模大大扩大了。寻找铀的工作被纳入日本第八科学技术课,由山本少校负责,并聘请了物理化学研究所的饭盛里安教授为科学指导。他们原计划从中国和朝鲜开采铀矿,但因为缺乏设备,加之战事每况愈下,在海外占领区采掘和运输困难重重。于是,当局只得决定集中力量在日本国内找矿。他们从矿区周围征集学生做劳力,开始在本州福岛采掘低质铀矿的工作。而“仁方案”组则疯狂地抓紧时间,进行一系列分裂铀-235的试验活动。

19453月,美国的远程轰炸机群开始对日本城市实行轰炸,许多城市相继化为废墟。413日,正在进行实验的日本空军科研大楼被炸毁,其中包括“仁方案”组报告:日本已无力制造原子弹。

两周后,美国的原子弹使广岛蒙劫。此时,日本军方已经接近疯狂,他们召集原子专家们说:“你们这些专家们能否在半年内搞出原子弹?一旦美国登陆,日本军队和民兵将不惜任何代价坚持6个月,到时如果我们也有了原子弹,战争进程将有利于我们。”

仁科芳雄满脸愁云地说:“不要说6个月,就是6年也不够。我们既无铀,又没电,什么也不能干。”

不久,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但“仁方案”一直秘而不宣,直到40多年后才被披露于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