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波兰美国特工人员 |
分类: 间谍·核武器 |
史韦编著《揭秘:二十世纪世界著名间谍》
九洲出版社2009年11月版
中情局失算
1990年8月1日晚9时,时任美国中情局局长的韦伯斯特正在办公室伏案批阅成堆文件,忽然,办公桌上的电话急促地响了起来,中情局中东部的情报官向他报告了一个惊人消息:伊拉克军队十多万人越过边境,向科威特首都急速推进。
几个月以来,伊拉克大肆扩充军备,并发动了一场对以色列的大规模宣传战。萨达姆指责以色列侵吞阿拉伯领土,指责犹太复国主义旨在消灭巴勒斯坦人民和阿拉伯人民,并威胁说如果以色列胆敢对伊拉克发动进攻,伊拉克就使用“二元化学武器”烧焦以色列。
自从萨达姆发出这个威胁后,以色列举国上下一片惶恐。伊拉克一直雄心勃勃地觊觎阿拉伯盟主的宝座,其前提条件就是首先成为反以色列、反犹太复国主义的急先锋。此外,1981年以色列曾一举摧毁了伊拉克人正在加紧研制的伊拉克核反应堆,破灭了伊拉克人原子弹的美梦。
在这种紧张局势下,韦伯斯特和他的中央情报局非常肯定以色列和伊拉克之间要开兵见仗。然而,这个捉摸不透的萨达姆确实骗过了韦伯斯特。他并没有进攻以色列,而挥兵指向邻国科威特。
尽管在赤道上空,专为中情局服务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24小时全天候运转,另有5颗间谍卫星在需要时每3秒钟就可以发回一张地面目标图片。但是,韦伯斯特直到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前几个小时,才得知萨达姆的行动目标。
1990年8月2日凌晨,萨达姆一声令下,早已聚集在伊科边境的伊拉克空军强大的武装直升机蝗虫般地直扑科威特。经过9小时左右的激战,只有两万人的科威特军队溃不成军,伊拉克迅猛的闪电式攻击大功告成。
阿拉伯世界既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油桶,又是一个危险的火药桶。科威特在美国的授意下打压油价,造成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科威特有美元支持,没有受到什么损失。可伊拉克因此被迫贱卖石油,终于承受不住了。萨达姆孤注一掷,准备以军事手段解决石油危机。他原以为美国人不会干预,但他想错了。
科威特拥有丰富的石油,美国决不会容忍输油管的龙头掌握在萨达姆手中,于是,牵头组织多国部队,联合英、法等国实施“沙漠盾牌”计划。
然而,就在这时,又传来一个坏消息:6名美国中情局和国防情报局的特工由于来不及撤退,滞留在巴格达。随着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的“封锁”和美国“沙漠盾牌”计划的加紧实施,萨达姆两虎相斗悔之不及和“人肉盾牌”来作为护身符。8月18日,伊拉克宣布将士把敌对国家的公民“留在”伊拉克和科威特领土上的重要设施中,用“人质”来建立肉体屏障,以阻止西方盟军的进攻。萨达姆最仇恨美国,而在伊拉克活动的美国间谍更是他们不共戴天的仇人,非但必欲除之,还可以用来要挟美国。这六名特工的处境不言而喻。
昔日对头,今日盟友
韦伯斯特为此焦虑不安,他立即向布什政府报告,想方设法营救这6名特工。布什总统决定求助于第三国的力量来解决问题。韦伯斯特向英国和法国这两个最大的盟友的情报机构伸出了求援之手,但均遭到拒绝。在走投无路之际,素有“智多星”之称的韦伯斯特想到了波兰。这不仅是因为美国白种人与斯拉夫人种十分相似,更重要的是波兰在七八十年代曾给伊拉克一定的军事、经济援助,与伊拉克的关系比较友好,波兰在伊拉克有数千名建筑工人,波兰人在伊境内活动比较自由,不大会引起巴格达当局的疑心。
韦伯斯特的这个主意,使美国的几位高级情报官员疑虑重重。要知道,在海湾战争爆发前不久,波兰还是苏联的卫星国,与美国有着几十年相互仇视的历史。美国曾经联合西方国家对这个弱小的国家在外交上压制,在经济上制裁,在内政上干涉,伤了波兰人的感情。不仅如此,两国的情报机构长期进行着激烈的间谍与反间谍、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积怨甚深。现在要波兰人帮助美国人,谈何容易!
不过,布什总统十分支持韦伯斯特的建议,他授权韦伯斯特向波兰方面提出“强烈暗示”:如果波兰配合美国营救特工,波兰将轻而易举地从美国那里得到它梦寐以求的经济好处。
韦伯斯特秘密派遣特使来到了波兰。波兰主管情报机构的首脑、内政部长科兹洛夫斯基对此又惊又喜。在他看来,随着波兰社会制度的剧变,波美之间不愉快的历史也将随之埋葬了,一切都在发生着戏剧性的变化。他只稍稍迟疑了一下,就欣然同意参与这场生死攸关的行动。科兹洛夫斯基立即从波兰情报局特色了一位出类拔萃的情报官员担此重任。
就在美国与波兰情报部门联手制订营救计划的同时,波兰派驻巴格达的谍报人员设法找到了那6名美国特工,安排他们躲进巴格达近郊的一个波兰劳工营地。
波兰特工很快就为这些美国人搞来了假护照。接着波兰特工着手实地窥探巴格达附近的各个检查站,寻找逃往边界的最安全路线。波兰情报局认为,为了保证出逃万无一失,必须从波兰援建公司挑选一个胆大心细的工作人员帮忙。可是选谁呢?一个波兰工程师的传奇故事引起了他们的兴趣。这位工程师40岁出头,是波兰某建筑公司驻伊拉克的负责人。8月18日凌晨,这位工程师带着13辆大轿车,护送430多名越南人、菲律宾人、美国人、德国人和波兰人前往约旦。几百辆汽车挤在一起,不知道要等多久才能通过检查站。这位波兰工程师突然看见边界线的铁丝网上有个豁口。他急中生智,冒着被哨兵击毙的危险跑过去把口子拉大,然后带着他的车队,从那个口子冲入约旦境内。他的超人胆识迅速在驻伊拉克的波兰人和其他外国人中间传为佳话。
这位工程师被召到波兰驻巴格达大使馆。为了防止窃听,他被请到屋顶上谈话。波兰情报局的那位情报官开门见山地说:“有几位美国重要人物困在伊拉克,处境十分危险,你愿不愿意掩护他们逃出去?”工程师犹豫了一会儿,最终点头表示愿意帮忙。
胜利大逃亡
波兰情报官把定下的出逃时间报告华沙,由华沙转告华盛顿。但是,就在他们准备出逃的前几个小时,华沙来电命令暂缓行动。原来,韦伯斯特和中央情报局的官员们发现了一个致命的漏洞:6名美国人的假护照没有伊拉克政府签发的出境签证。
波兰特工为此挖空心思,花了近三周时间,总算给这几个美国人搞到了出境签证。他们再次用密电报告华盛顿,说准次日凌晨5时半实施逃亡行动。8月18日凌晨5时,华盛顿又回电,“建议”暂缓行动。波兰人决定不理睬美国的电报。天刚破晓,波兰援伊建筑公司的几辆汽车,6名美国特工化装成建筑工人模样,混在车内波兰人中间,朝土耳其方向向北驶去。
途中,这位工程师试图教美国特工念护照上的斯拉夫语名字,可美国人一开口就明显露出英语口音,根本念不准给他们起的斯拉夫语名字,工程师不禁暗暗叫苦,路上若碰上一个会讲波兰语的伊拉克人,岂不露馅?要知道,伊拉克在80年代曾派了好几千人到波兰留学,不少伊拉克人会讲波兰语。
当车队行驶到摩苏尔市北面的时候,可怕的事情果然发生了。在一个军人检查站时,一名伊拉克军官走到车前检查护照。突然,他用标准的波兰语说:“能在这里见到最好的朋友,真是太荣幸了!”波兰工程师吓出了一身冷汗,他赶紧从车里钻出来,机敏地按照斯拉夫风俗搂住那个军官,同他热烈拥抱,他把那位军官从车边拉开,用波兰语寒暄起来。然后,他主动把护照递了过去。那位军官挥了挥手,很客气地说:“不用看啦,你们是我最好的朋友,请上车吧。”
波兰情报官拿出几瓶威士忌,要美国人洒些在身上,并装成喝醉酒的样子。天色渐渐晚了,波兰援伊建筑公司的几辆汽车沿着蜿蜒的公路,徐徐驶抵伊拉克土耳其边境检查站。检查官仔细检查了证件,又看了看汽车里酒气冲天、昏昏欲睡的劳工后,觉得一切正常,挥手让这几辆汽车开出国境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