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藏地库的故宫国宝

(2017-06-14 00:07:15)
标签:

故宫

国宝

分类: 转发博文

作者:姜媛

原载《深圳商报》2006511

    “烂漫繁枝锁故宫,宫花未减旧日红。”经历了近600年风霜的北京故宫,依旧雄美而壮丽。从高墙深院的皇宫到颠沛辗转的国宝珍玩,从皇室奢华的日常生活到地下文物库的挖掘与探秘,故宫在壮美之余总是透着隐隐神秘的气息。

  

99%故宫国宝深藏地库

  与皇家有关的东西,似乎都得与地下有点关联,故宫也不例外,但却不是在皇朝时期,而是始于1986年。故宫囿于古老木结构宫殿保护的需要,及在防火、用电管理以及房屋结构等诸方面的制约,致使平时对外展出的文物仅有1万余件,只占全部藏品的1%,像织绣锦缎、珍贵字画之类的珍品均很难向公众开放。这99%的故宫国宝又身藏何处呢?

  “在故宫博物院专门修建的地下文物仓库中。”据故宫博物院文物管理处长梁金生介绍,最早提出建设文物库是在1982年,当时国家有关部门领导深感故宫地面库房条件太差,在冬春风沙、夏季高温酷暑的自然条件下,防火、防盗、防尘、防震等条件均达不到文物保管的要求,经过领导和专家论证,直至1986年才决定建设地下文物库。这是中国第一座地下文物专用库,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于1986年开工,到1990年竣工,建筑面积为5000多平方米;二期工程从1994年开工,到1997年完工,建筑面积达17000平方米。

  故宫地下宝库的地板和四周采取双层围护,确保地面水和潮气不侵入库内,具备战争防护能力,具备抗震能力。地库采用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包括消防系统、防盗系统、空调系统、文物运送系统和计算机自控系统。其中,消防系统采用了火灾自动报警和气体灭火装置,按照防火区域配备了足够的灭火剂。一旦发生火灾,系统可在30秒内完成自动灭火喷洒。防盗系统从地上到地下已完全达到了“立体化设防”的标准,可确保文物库房的绝对安全,同时空调系统对于温度和湿度都有很好的全自动控制。各系统的负责人员及电脑系统每天24小时不间断守卫着地下文物库。故宫博物院的专家依据文物种类的不同将地库内使用的文物储藏柜分别设计为密集柜、多层柜、抽屉柜和异型柜,对于书画、陶瓷类文物还专门衬铺了天然亚麻布,以防止文物直接和铁板接触。此外,文物库库区还备有大型的熏蒸消毒机,使每件入库文物都得到熏蒸消毒,防止文物霉变和虫蛀。

梁金生介绍说,地库共有大小库房100余座,单是地库内的防盗门就价值10万美元。对于故宫地库的具体位置,梁金生只是神秘地笑笑。

 

700人捐给故宫3万余件文物

故宫,这座中国大的博物馆里,有文物100多万件,仅一级文物就有万件之多。

故宫藏品主要有三个来源,一类是宫廷旧藏,包括历代艺术珍品,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第二部分是皇室藏品,富含了明清两代皇家的起居生活用品、办公用品等;第三部分是解放后从社会征集的,或为社会捐赠,或为故宫博物院自己收购,或为各个博物馆间调配的藏品。

1925年,张大千将他曾弃一座名宅而换得的《韩熙载夜宴图》象征开价2万美元售与博物院;1956年,中国博物馆界著名陶瓷专家孙瀛洲受聘于故宫,将珍藏的3000余件文物悉数捐出,仅陶瓷类中被为国家馆藏一级的就有25件;同年,著名收藏家张伯驹将历尽艰辛得来的《平复贴》和《游春图》等8件书画精品无偿捐献……在故宫景仁宫,参观者都能看到馆内特设的“景仁榜”,历年来向故宫无偿捐赠文物的人士皆榜上有名,从农民到收藏大家,捐赠者形形色色。同时故宫的藏品也以不同的形式不断地丰富和增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