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二战美军登陆舰LSM
(2016-08-26 00:00:59)
标签:
二战美舰 |
分类: 间谍·核武器 |
作者:陈悦
原载《文史参考》2010年第8期
性能强悍的LSM
在60多年前的世界大战舞台上,LSM绝对是耀眼的名字。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正式加入反法西斯战争后,因为自身所处独特的地理位置,无论是要运兵欧南,还是想夺取太平洋诸岛,都需要大量的运输舰船。为此,美国海军内应运而生了一系列用于抢滩登陆的两栖作战船只,除LSM(坦克登陆舰)等大型登陆舰,以及LCP、LCVP(人员登陆艇)等小型登陆艇外,起着中流砥柱作用的运输舰船型就是LSM(Landing
LSM登陆舰的外形看似棱角分明,愣头愣脑,实际性能却非常强悍,可以从美国本土直航欧洲大陆或者夏威夷,至于横渡英吉利海峡或者在太平洋上逐岛攻击则更不在话下。
在著名的二战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汤姆·汉克斯乘坐的冲锋艇是登陆的第一梯队,在他后面即是由LSM组成的第二登陆梯队。在太平洋战争中的硫磺岛、冲绳等战役中,也可以看到大量LSM的身影。
辗转来到中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军不再需要继续维持庞大的远洋登陆艇队,很多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LSM瞬间变成了战争剩余物资,用于转卖和送人。机缘巧合之下,太平洋彼岸的中国成了除美国本土外拥有LSM数量最多的国家。根据同盟协定,由美国远东海军司令部负责帮助中国重建海军,除向中国租借、赠送了一批驱逐舰、扫雷舰和炮舰外,包括8艘LSM在内的一批原属美军的登陆舰艇于1946年和1947年陆续在青岛移交给了中国海军。
除了军方行为外,更大数量的LSM主要通过出售剩余物资的形式来到了中国。国民政府行政院救济部署水运大队购买了15艘LSM,行政院物资局购买一艘。战争中受损严重的中国航运企业也看中了价格低廉,且人货运输两便的LSM,国营轮船招商局一口气怒读帖页15艘、川江航运巨子卢作孚的民生公司购入4艘LSM,又从招商局转购5艘。连同此后20世纪50年代美国向台湾转交的LSM,进入中国的LSM总数达到61艘。
1949年,国民党败逃台湾,在著名的海峡大迁徙中,LSM充当了人员、物资运输的主力之一。
1949年4月23日下午,包括LSM“美盛”在内的国民党海军滞留在长江内的海防第二舰队部分舰只宣布起义,成为新生的解放军海军最早的艇只。而同在第二舰队的LSM“美亨”则不愿参加起义,随同其他几艘舰只冲出了长江,就此中国的LSM开始分成了海峡相隔的两组。除少量起义的军舰外,留在大陆的LSM主要以水运大队、招商局和民生公司的商船为主,其中15艘编入人民海军,剩余的LSM主要仍在航运企业。
硕果仅存,晚景凄凉
进入21世纪,LSM日益老态龙钟,留在大陆的LSM已全部从各自的岗位上退役,或是拆解,或是改造他用。去了台湾的LSM经过逐年损耗和报废拆解,最后剩下的4艘也于2005年一并退役。
2010年在重庆即将被拆解的这艘LSM原始档案记录缺失,其最初的美军编号已难查考,从其建造和被中国转购时间分析,它可能参加过硫磺岛战役或冲绳战役。这艘在二战中立过战功,且为川江航运贡献青春的老船显得是那般的晚景凄凉。最终,在它即将被送上断送台的一刻,来自温州的一位商人将它出资救下,然而覅公平艘中国最后完整的LSM将会迎接怎样的命运,依然并不明朗。
那位曾经领导着这些LSM冲锋陷阵的美国将军麦克阿瑟的话,或许可以用作这艘船未来的墓志铭:“老兵不死,只是悄然隐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