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航母被苏联深海密藏半世纪
(2016-06-19 00:01:02)
标签:
德国航母 |
分类: 间谍·核武器 |
作者:沈忱
原载《扬子晚报》2009年12月25日
二战期间,几个主要交战国都拥有航空母舰,但纳粹德国唯一的航母“齐柏林伯爵”号却从未在战争中露面,二战后不知去向,被德国政府宣布为“二战军事史上最大的谜团”。2009年德国与以色列等国签署协议,同意公开二战期间纳粹大屠杀及其他事件的档案材料。随即波兰石油勘探员波罗地海的海达韦巴港附近海底进行勘测时,发现隐身深海半个世纪的“齐柏林伯爵”号残骸。
航母下水时希特勒兴奋异常
“齐柏林伯爵”号长262.5米,排水为3.35万吨,最高航速达35节,航程是1.4万公里,可以轻松地从德军基地航行到英国附近的北海海域。它的武器装备:双管炮25座,单管炮7座,可搭载50架飞机等,完全可以与当年称霸太平洋的美军航母媲美。波德专家认为,它的再现揭开了世界海军史上的一大困惑。
1929年2月,纳粹德国海军上将雷德尔提出了建造两艘航空母舰的建议。1935年,希特勒宣布建造航母。第二年,德国基尔造船厂就铺设了两艘航母的龙骨,当欧洲战事全面打响时,其中之一“齐柏林伯爵”号已经完成大约85%。1938年,当“齐柏林伯爵”号航空母舰下水的时候,希特勒兴奋异常,他对它行了一个纳粹军礼,希望这艘庞大的战船可以帮他征服整个北海区域。
然而,后期工作却因为德国海军总体战略思想的改变而于1940年5月被完全中止。两年后,英国皇家海军的舰载机成功地把纳粹海军“提尔皮茨”号战列舰赶出了摩尔曼斯克附近的盟军补给线,海军上将雷德尔迫不得已再次提出“为保护舰队免遭敌人空中打击,完全有必要配备航空母舰”的要求。于是,1942年5月,建造工作正式恢复。此时的“齐柏林伯爵”号携带了7个机中队和3个歼击机中队。
空军总司令戈林处处阻挠
“以前,一些军事史学家一直认为,纳粹德国航母没有真正投入作战的原因是战事推展过快,但事实上恐非如此。”德国二战历史学家哈斯教授称。原来,纳粹德国航母之所以迟迟未能加入海军的行列,与德空军总司令戈林的霸道和独裁有关。海军多次提出要建造航母,加强海军航空兵力量。这使得这位空军总司令大为恼火。他清楚地知道,航母是流动的海上机场,有了它,海军就有了飞机,这岂不是削弱我空军力量、扩大海军力量吗?
当时,航母舰体部分由海军监造,而机场和舰载机方面由空军研制。结果由海军建造的舰体早就造好了,但空军建造的机场和舰载机却迟迟未能配套,许多重大技术问题没有解决。海军看到这种情况,觉得没有指望了,只好投入上千艘潜艇,采取切断海上运输线的方法,以求扼住盟国的经济命脉。
1942年,德国海军又试图把两艘大型邮船“欧罗巴”号和“波茨坦”号改装小型航母,可是霸道的戈林仍不给舰载飞机,只给了几架陆用飞机。这些飞机根本不能在舰上起飞,改装航母的计划不了了之。高层领导人物的决策失误是导致“齐柏林伯爵”号航空母舰夭折的主要原因。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到二战爆发时,德国已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最先进的水下潜艇部队。二战开战的第一年中,这支潜艇部队就击沉了盟军舰只471艘。正是由于潜艇在夺取制海权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使得德国认为其海上作战有足够的优势,从而放慢了建造航母的步伐。
沦为苏军训练的活靶子
纳粹德国的潜艇部队虽然堪称第一,但海上航空力量太过薄弱,在盟军水面、空中反潜力量的联合围剿下,最终失败。1945年4月,纳粹德国摇摇欲坠,仓皇逃窜的德军为了不让“齐柏林伯爵”号航空母舰落入苏军之手,将其凿沉在波兰什切青港口附近的浅水里。很快,攻入波兰港口的苏联红军就发现了它。
纳粹灭亡之后,根据盟军的协议,所有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的战舰必须被完整毁掉蜮
半个多世纪过去,苏联当局一直不曾对外公开这艘大型航母的沉没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