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江南,四保临江(5)
1月30日,赵公武指挥4个师的兵力,第二次向南满根据地临江地区进犯。
号称“常胜军”的第195师,充当了“急先锋”,孤军冒进。萧劲光分析敌情,发现该师远离敌其他3个师达三五天路程以上,遂决定集中优势兵力首先打击该师。第195师为第52军主力,即使不能全歼,也要力争歼其一部。第195师一垮,敌人第二次进攻临江的部署就彻底打乱了。
决心一下,部队立即采取行动。当时天气奇冷,气温在零下30摄氏度以下,大雪足有2尺厚。汽车、马车都不能行动。第3纵队第7、第8、第9师数万人在冰天雪地里长途奔袭。
2月5日,第3纵队主力完成了对进入高丽城子之敌第195师的包围。拂晓,各师开始向尚在睡梦中的敌人发起攻击。
由于缺少重武器,火力不够猛,使敌能凭借山炮营的掩护,向西南突出了包围圈。
第195师避免了被围歼的命运,但却丢掉了所有重武器和汽车、辎重。
当第195师被包围时,新6军第207师第3团由十里甸出发,向高丽城子疾进,妄图解第195师之围。第195师突围后,前来增援的敌军不明真相,仍继续向前行进。对这块送上门来的肥肉,萧劲光不失时机地组织3纵主力,来了个“大会餐”。
部队来不及打扫战场,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火速回三源浦。2月7日黄昏,第207师第3团突然陷于民主联军重重包围中。敌人百思不得其解,共军是从什么地方飞来的?难道他们长了翅膀吗?
经一夜激战,第207师第3团被全歼。
二保临江之战,历时9天,东北民主联军南满主力共歼敌3,900人,成功地粉碎了国民党第二次对临江的进犯。
二犯临江的失败,使杜聿明十分恼怒。他无法理解4个师全套美式装备,兵力优势,每次作战却总处于劣势。共军指挥灵活,不打仗时四处运动,让你无法捕捉战机。一旦国军露出破绽,他们便蜂拥而上。结果国军不打仗时处处占优势,打仗时却处处占劣势。焉有不败之理?
杜聿明认为这是战场指挥员无能造成的。
他决定亲自披挂上阵,与那些“用兵如神”的共军将领一较高低。
2月16日,杜聿明指挥5个师的兵力第三次向南满根据地进攻。杜聿明的兵力部署为:第71军第91师由四平经梅河口、山城镇进至杨木桥子、大北岔一带,迂回大荒沟,主攻八道江;第52军第2师进至高丽城子、大龙枣沟门一带,协同第91师进攻八道江;新6军第22师占领热闹街,经六道沟向八道江和临江迂回;暂21师主力到通沟,第195师2个团由通化出发,作预备队。
杜聿明过低估计了南满共军实力,以为只要整师行动,共军想以大吃小也无从下口。乘共军吞不下,啃不动的时机,再集中优势兵力与之决战。
杜聿明想不到南满共军的胃口会那么大,牙齿那么利,竟在数日之间就吃掉了暂21师2个主力团。
暂21师是临时组建的部队,实力相对较弱,杜聿明把它单独放在北部,是为了作诱饵,钓大鱼。等民主联军包围暂21师时,调集主力给民主联军致命一击。但当杜聿明的援军还在半途上时,民主联军已经干净利索地吃掉了暂21师。
现在杜聿明的援军在运动中分散开了,萧劲光抹了抹嘴,又猛扑上来。结果第91师第272团在大北岔被围歼。
2月22日晚,第3纵队全部和第4纵队第10师趁敌惊慌失措之时,向第91师和第195师残部发起猛攻。国民党军不适应夜战,加上地形不熟,不敢恋战,弃阵向通化败逃。混战中第195师少将副师长何世雄被击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