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苏州西部群山中,有一座花山。这是一座花岗岩的山,一座富有神奇色彩的山。历代不少文人、高僧和清代两位喜欢出游的皇帝——康熙、乾隆,都到过这里并留下了墨迹。
“碧云十里山重重,举首忽见莲花峰;晴岗飞空展苍碧,午阴匝地摇长松。游人著脚万峰巅,蜿蜒细路凌飞筇。不知去地几千丈,仍有寒濑流琤琮……穹崖擘铁迸雪乳,定出天造非人庸”。明代文征明对花山的奇特景色曾用26句七言作了浓黑重彩的描绘。
整个一座花山,全由坚硬的花岗岩构成,山顶耸立着几块巨石,参差聚合,远远望去,宛若一朵盛开的莲花。花山之名由此而来,其峰便称莲花峰。巨石高数丈,上宽下窄,无根无系,似倾非倾,山风掠过,浮云衬映,给人以莲花摇曳之感,景观奇绝。莲花峰因此被誉为“吴中第一峰”。
有人说,花山无花处处花,花山无画处处画。这话一点不假。花山上全是花岗岩,坚硬的岩石千姿百态,有的平坦舒展,形成了巨大的平台或陡坡,有的嶙峋突兀、错落无序,构成了形态各异的石屋、石洞、石巷、石廊、石沟、石桥。几乎所有的石缝里都生长着树木、藤蔓,底部盘根错节、根深蒂固,上面挺拔参天、绿荫如盖。昨天,我从花山东麓的翠岩寺翻过莲花峰,走至西南侧的天灯嵝时,两位正在披荆筑路的工友邀我看了近期新发现的几个石洞、石巷、石廊,还看了一处形似卧佛的石坡,实觉惊奇。
山上的磴道,有些是在整块岩石上凿出台阶后形成的。许多游览过苏州名胜古迹的游客知道,虎丘和石公山都有弘扬佛教“参参见佛”、“心诚则灵”的“五十三参”,这两处“五十三参”都是用五十三块石条砌成。而在花山上,从翠岩寺到莲花峰途中的“五十三参”,则是在一整块斜卧在山腰的巨大花岗岩上凿出来的。这样的“五十三参”,苏州仅此一处有,在全国也属罕见。
远眺莲花峰

莲花峰顶的巨石




在花岗岩山坡上凿出的磴道

清代为康熙上山时在整块花岗岩上凿出的五十三参

形似卧佛的山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