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大染坊陈寿亭评价 |
分类: 人物|文化|道德 |
一、对该剧的理解
《大染坊》通过陈寿亭这样一个来自底层社会的民族工业家,在实现强国梦的奋斗历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民间智慧、民间文化、民间生存哲学,抒写了中国民族工业在二十世纪叶发生、发展的历程,透视了一代人强国梦的诞生与破灭,在该剧中,宏大的革命史和政治史隐于幕后,民间的、个人的历史成为被叙述的主体。该剧把重大历史事件仅仅作为一个时代的背景,主要讲述了一个"乱世奇商"的传奇故事。
该剧通过主人公陈寿亭的悲剧性命运走向,挖掘了民族工业在中国昙花一现的深层原因,主人公那种在夹缝中挣扎的艰苦生存状态,以及东方传统道德文化和先进经济力量所发生的碰撞与融合,还有那样一代民族资本家的艰难生存过程,他们作为创业的个体与那样一个处在动荡混乱年代的国家的关系,都是作品的重要着力点。
二、主要人物分析
陈寿亭:该剧主人公陈寿亭,是故事和意义的主要承载者。这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全新的独特的民族工业者形象,完全不同于以前出现的任何文学和银屏类型。陈寿亭来自民间最底层,幼时乞讨,无父无母,吃的是百家饭,穿的是百家衣。正是这样一个没经过诗书熏陶的"小人物",日后成为了名震大江南北的印染界奇才。陈寿亭的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与典型性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在陈寿亭身上体现出了以"仁义"为代表的浓厚的传统道德意识,包括他对救命恩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善举,对工人的呵护,他对妻子始终不渝的爱情,甚至还体现在对敌人和对手的宽容上。在《大染坊》中,陈寿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形象代言者。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创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发掘与充分肯定。他的血液里融入了传统文化的亲情伦理观、处世理念以及人生哲学。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全剧弘扬了仁义礼智信孝等儒家精神,讴歌了隐忍、顽强、勇敢等高贵品质,强调人的经济素质和道德素质相结合的行为准则,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也必将发挥现实作用。
其次,陈寿亭这一形象的传奇性体现在传统文化浸淫下形成的民间智慧方面,他虽然目不识丁,但又胆识过人,"三十六计"、"三国演义"等在民间流传的传统民间智慧成了他获胜的法宝,凭借这些民间的智慧得以在残酷的商业竞争中游刃有余,势如破竹。
第三,他的传奇性表现在具有现代意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如果说坚强、刚毅的品质使陈寿亭拥有独立的人格,而积极进取的开拓意识则体现了其永无止境的精神追求境界。陈寿亭虽然生活在那个保守封闭的时代,但却具有先进的现代的经营理念。他从一个小染匠一路奋斗,成为拥有雄厚资本的工业者;从手工印染到机器印染,从小作坊到大工厂,在陈寿亭那里,新事物的优势被积极"为我所用",从而使古老的"大染坊"得以顺利完成向现代工业的转接。他从偏僻的周村走出来,走入了青岛、济南这样的城市,甚至梦想着用实力征服繁华的大上海,乃至把自己的企业发展到全国的范围。这个人物在创业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胆识、胸襟和气魄与当代社会所提倡的与时俱进的品格和发展的眼光相一致,对现实社会具有启示和指导作用。
无可否认的是,这个人物太完美,似乎缺少一些历史主义的真实感,但是,陈寿亭毕竟是一个理性化的人物,在他身上寄托了我们的一种希望,同时,陈寿亭又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的悲剧命运也是那个年代的民族工业者们共同的悲剧命运,引发人们关于个人命运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沈远宜:与一些俗套不同,她与本剧的主人公陈寿亭的关系是兄妹关系而不是情人关系,沈远宜其实是陈寿亭心中的一个梦,其象征和隐喻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其形象本身的意义。从外表上看,她天生丽质,聪慧过人,具有一种震人心魄的美丽,但她又是弱小的,在那个动荡混乱的年代,她就像一棵无根的浮萍在风雨中飘摇,这无疑又是一个大悲剧。
藤井:作为在剧中贯穿始终的陈寿亭最大的对手,藤井扮演者一个反派角色,本质上并不是十恶不赦的坏人,他有一个从一般商人蜕变成日本军国主义利益代表者的心里路程,所以对他的塑造不是漫画式的,不是模式化的,所以要求演员表演的时候不能脸谱化,概念化,尤其是他最后的忏悔,应该是诚心诚意的,发自内心的,表演时应突破固有模式。
卢家驹:作为陈寿亭的合作伙伴,在虽然剧中扮演着陪衬的角色,但分量很重,如果这个人物树不起来,陈寿亭的形象魅力势必受损。他是一个具有喜剧色彩的人物,在悲剧基调上增加一些喜剧性的东西是不可少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