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阳郭史苑:渭南籍汉语音韵学专家——北京大学中文系张渭毅

(2016-04-24 20:21:11)

张渭毅,男,1966101日生,陕西省渭南市人。19849月至19887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读本科生,获文学士学位。19889月至19917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史专业读硕士研究生,获文学硕士学位。19917月至19949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近代汉语室工作。19949月至19977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史专业读博士研究生,获文学博士学位,留北京大学中文系任讲师。20008月起,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专业方向为汉语音韵学、汉语语音史和中国语言学史。

张渭毅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担任本科生课程:《汉语音韵学》、《汉语史(上)》、《广韵》研究、《切韵》导读、《古代汉语和古代诗文选读》以及研究生课程:中国语言学史、中古汉语研究概况(语音的研究)。

2001年以来张渭毅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1.论《群经音辨》对《集韵》的影响,《语言学论丛》第二十三辑,197~257页,北大中文系编,商务印书馆20013月出版。

2.《集韵》重纽的特点,《中国语文》2001年第3期,236~244页。又中国人民大学书报数据中心《语言文字学》2001年第10期全文转载。

3.《集韵》的反切上字所透露的语音信息(上)(中)(下),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卷第1期、第3期和第5期连载。2003年南阳师范学院出版修订单行本。

4.中古音分期综述,《汉语史学报》第2辑,27~37页,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书报数据中心《语言文字学》2003年第5期全文转载。

5.魏晋至元代重纽的南北区别和标准音的转变,《语言学论丛》第27辑,99~171页,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20034月。

6. 1950~2004年中国大陆地区中古音研究综述,中国语学研究《开篇》第24卷,37~84页,20053月日本株式会社好文出版发行。又增订本:《1950~2004年国内中古音研究综述》,《音韵论集》,358~408页,中华书局2006年。

7.从威妥玛的《语言自迩集》看19世纪中期的北京语音,《辅仁国文学报》第二十期,111~125页,台湾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20047月编印出版。

8. 再论《集韵》的洪细,《汉语史学报》第5辑,230~254页,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5月。

91950年以来大陆地区中古音研究概述,《中古汉语研究》第二辑,31~60页,商务印书馆2005年。

10.论《集韵》异读字与《类篇》重音字的差异,《语言学论丛》第32辑,193~223页,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主编,商务印书馆2006年出版。

11. 论采用“散点多线式”框架构建和描写汉语语音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上),《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三辑,263~301页,商务印书馆200612月出版。

12. 《集韵》转移小韵新探,《汉语新探~庆祝祝敏彻教授从事学术活动五十周年学术论文集》,300~350页,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20072月出版。

13. 论反切起源问题,菏泽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106~116页。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2008年第6期全文转载。又修订本收入《北大中文学刊》(2009),北京大学中文系编,552-56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1月出版。

14. 《论《广韵》异读字在上古音研究中的地位》,《先秦两汉学术》第十二期,1~18页,台湾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2009年编印出版。又增订本发表于《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1期,49-60页。

15. 《再论《集韵》与《礼部韵略》之关系》,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1期,26~37页。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2011年第4期全文转载。

16. 论中古音分期问题~为何九盈教授八十华诞而作,《汉声~汉语音韵学的继承与创新》(张渭毅主编),上册,159~210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12月出版。

17. 章太炎和他的《国故论衡》,邯郸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58~63页。又修订本收入《汉声~汉语音韵学的继承与创新》(张渭毅主编),下册,575~586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12月出版。

18. 论知组、庄组、章组声母在近代汉语早中期的演变类型,《辅仁国文学报》第三十三期,21~62页,台湾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201110月编印出版。又修订本收入《汉声—汉语音韵学的继承与创新》(张渭毅主编),下册,309-346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12月出版。

张渭毅的学术著作:

(一)学术专著

《中古音论》,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9月出版,435页。

(二)独立编著、整理

1. 校点整理:《国故论衡》,章太炎著,商务印书馆201012月。编写《章太炎先生学术年表》。

2.主编:《汉声~汉语音韵学的继承与创新》,上、下册,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12月出版,630页。

(三)与他人合作编著

1.《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语言学),林焘主编,本人撰写部分条目,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9月。

2.《中国现代语言学家传略》,编写组,1207~1215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5月。

3.王力的《中国语言学史》导读,收入《中文专业本科生百部阅读书目导读》,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月。

4.《中国语言文字学大辞典》,唐作藩主编,本人任编委,撰稿10万字,2006年远帆世纪出版社、中华辞书出版社联合出版。

5.《魏建功文选》,第二编者,与严绍璗先生合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0月。

编写《魏建功先生学术年谱》。

张渭毅的科研项目:

1.负责主持2000~200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00CYY006)《集韵的综合研究》,深圳大学张卫东、张林涛为项目参加者,成果分《资料篇》和《研究篇》两部分,20032月通过结项。

2. 负责主持2005年度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重点科研项目《互注《集韵》校本》,北京大学张丽娟为项目参加者。

3. 负责主持2009年度教育部一般项目《辽宋金异读字综合研究》(项目批准号:09YJA740007)。

4. 论文《论采用“散点多线式”框架构建和描写汉语语音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获北京大学2005年度桐山教育基金研究资助,200612月论文已发表。

5. 论文《《集韵》折合《经典释文》异读的综合考察》获2007年度北京大学桐山教育基金研究资助。

张渭毅先后获得的奖励:

120042月,获北京大学2003年度桐山奖教金。

2 20046月,论文《魏晋至元代重纽的南北区别和标准音的转变》(2003)获得2004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金一等奖。

3. 20069月,论文《论《集韵》异读字与《类篇》重音字的差异》(2006)获得北京大学第十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4.20109月,获得北京大学2009~2010年度教学优秀奖。

(本文为阳郭史苑根据网上资料搜集整理而成,欢迎补充完善,欢迎批评,欢迎提供调查线索,把阳郭史苑建设好!阳郭史苑邮箱为yz052008@sina.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