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赏识,给学生前行的力量。惩罚,指引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后者,或许比前者更重要。
教育,或许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无奈,这样悲凉。
诸如群殴老师这样的事件频繁发生后,有同事问我,你怎么这么冷静,你怎么不写篇文章什么的,表达一下自己的情绪。我该说些什么?很多年前,我就在博客里发表了很多文章,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坚信严师出高徒,对学生关心是一种爱,对学生严厉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爱,是对学生一生负责。大约十年前开始,我们急风骤雨般地一味强调关爱,宽容,最终导致过度关爱成溺爱,过度宽容成纵容,过度赏识让学生是非不分,失去抗挫折能力,最终受伤害的,不仅仅是老师,学生,还有我们整个社会。
其实这些道理,不只是我懂,我相信任何一个在第一线摸爬滚打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都明白。但是,一些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和教育专家揣着明白装糊涂,片面地对以前的教育方式进行抨击,一味强调老师和学生之间要平等,要民主,要对学生极尽关爱,赏识,老师不能体罚学生,不能惩罚学生,甚至批评学生也要三思而后行。再后来,越是严厉的老师,越是负责任的老师,越是为学生一生着想的老师,冒着越大的教育风险。现在,或许不少老师已经看穿了,看透了,不敢管学生,也不想管学生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不愿意当班主任,除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外,巨大的教育风险或许是更主要的原因。曾经有一个年轻的班主任跟我交流,她说看到网上那么多师生冲突事件,她心里一直的阴影,一直很害怕那些事情发生到自己身上。现在,她总想把每一次和学生的谈话,和家长沟通的谈话录下来,每次批评学生都提心掉胆,害怕学生出事,学生犯了错误,她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或许不仅仅是一位年轻班主任的困惑,更是教育的困惑。老师连批评学生竟然也冒着风险,而一旦学生出点事情,媒体几乎一致指责老师的不是。
有些事情真的值得去回忆的。想想我们读书的那个年代,宁静简陋的校园,慈祥严厉的老师,学生对老师有畏惧感,同时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那个时候,批评惩罚如家常便饭,没有几个学生没有受过批评,接受过惩罚的,但我们依然在灿烂的阳光下健康成长,快乐成长。
小学生活过去几十年了,回想起来,我真得感谢我的老师。读书那些年,我不是一盏省油的灯,真没少给老师们添麻烦,没少受老师的惩罚。面壁思过,全班检讨,操场跑步,罚扫厕所,被竹条抽过手心,父亲被请到学校等等。犯错误严重时,还受过组合套餐式的惩罚。在小学,班主任杨老师从小学一年级带我们到五年级,他长相和善,对我们很好,但也非常严厉,绝对是非分明,不容沙子。小学有两件事情令我难忘,一次是表扬,一次是惩罚。有一次语文默写,全班只有两个同学得满分,杨老师奖励我们俩单独到操场上去打篮球,其他同学在教室里罚抄重默。那个时候学校条件艰苦,操场是泥地的,篮球架是木制的,歪歪扭扭,但能单独到操场上打篮球,这是一种很高规格的奖励,足以让其他同学羡慕好长一段时间,也极大的提升了我们的自信,很多年后,我都记得这次奖励,从小学到中学,语文都是我最喜欢也是最强的学科,可见老师的鼓励和表扬的确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二件事情大概发生在小学四年级,上课的时候我用小剪刀把前排女生的头发剪掉了,惹得那位女同学当场哇哇哭,那次把杨老师彻底惹火了,平时和蔼慈祥的杨老师对我好一阵批评,还给我来了一个惩罚套餐,先是罚我在教室外面壁思过整整两节课,然后放学后罚我去扫厕所,最后还责令我写一份检讨,在全班上跟那位女同学道歉。当然,最惨的还在后面,因为我连续多次在课堂上违纪,杨老师通知了我的父亲,我终究没有逃过皮肉之苦,父母的荆条抽打在我的屁股上,让我长了记性。那个年代,不仅学生对老师足够尊重,家长对老师也极其尊重。
这事要是放到现在,相信很多教育专家们或者部分领导又要跳出来猛烈抨击了,这怎么行?老师怎么可以这样?好吧,专家闭嘴,我能接受。现在回想起来,杨老师真是一位让我一生难忘的老师,他可以给我及时的赞赏,让我充满前行的力量。面对我的错误,他绝对不留情面,每一次惩罚都让我印象深刻,也让我开始逐渐明理事,懂事非,让我们从小就知道凡做错事情都将受到惩罚,付出代价。
谢谢您们,我敬爱的老师。
我想,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惩罚和赞赏一样,可以给一个学生的人生旅途注入正能量,也只有赏识和惩罚并行,宽容与严厉同在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不仅要传递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要让学生明白事理,能明事非,能抗挫折。如果当学生犯了错误后,我们还要没有原则地去理解,宽容,原谅,这是真的教育吗?
回首自己这十多年教书经历,真是感慨太多。
教了十八年书,当了十七年班主任,十多年来,我坚守着严师出高徒的原则,我坚守着对学生的严厉是最深层次的爱,因为此,不少学生受过我的当众批评,不少学生受过我的严厉惩罚,目前我还一切平安,我只能说,这是我的幸运,我的一届届学生尚能理解的我良苦用心。但我内心深处已经有了变化,也许以后我真的不会再象以前那样严厉了,也许我对学生的错误也会睁只眼闭只眼了,也许我也象很多老师那样因为无奈而看开了,不敢管也不想管学生了。可是,教育真的需要老师变成这样吗?你们真的都想老师变成这样吗?
我想信,绝大部分老师都是负责任的,都是凭良心教书,凭良心育人,都想把一届届学生培养成材,都不想学生误入歧途。我也相信天下绝大部分父母都希望孩子的老师在关心孩子的同时能对孩子更严厉一些,严师依然受到家长的欢迎,可是,当老师手无寸铁之时,老师的力量显得太过薄弱。越负责的教师越承担风险,这是以前的教育不存在的,但现在真的存在了。所以当老师无可奈何地放弃的时候,其实内心有多苦闷彷徨,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才清楚这种感受。
缺乏惩戒的教育,正逐渐失去了力量,迷失了方向,是应当反思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