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人守规矩,马路就不会充满戾气

(2015-05-06 21:58:16)
标签:

杂谈

暴力驾驶

时评

教育

乌蒙流浪者

分类: 笔锋:世间万物无所不谈

         人人守规矩,马路就不会充满戾气

 

         忙累了一天,夜渐深了。

         窗外,喧嚣渐渐归于宁静。

         然而,内心深处并不平静。打开一门户网站网页,这些新闻标题充斥眼球:成都男司机暴打女司机;贵州遵义奔弛男暴打公交女司机;奔驰司机插队被骂追数公里撞死老人......

        这样充满暴戾之气的新闻,如何能让我们真正归于平静?

        身为老师,看到这样的新闻,则更多了几份担忧。想想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上没有谦让,没有宽容,而是充满辱骂,恐吓甚至殴打,那些表现极端强势,戾气附身的人,他们会教自己的孩子学会理解和宽容吗?会教自己的孩子遵守社会规则吗?

        更可怕的是,不少孩子亲眼目睹了父母的蛮横与暴力,但有些父母情绪失控之时,的确不会想到自己的行为对孩子会有什么影响。但父母千万别忘了,你们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们对孩子的影响是最深刻的。

        很多东西,的确不是学校教育所能改变的。

 

        看看我们眼前的路,快速公路,高速公路,笔直宽阔,风景如画。但这仅仅是表面现象。现实生活中,车与车之间距离越近,人与人之间距离越远,车与车之间越来越“亲热”,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 一条马路,映射着社会现实:情绪化,无序,狂躁,不守规矩,互不相让,嚣张蛮横,自以为是等等。

        马路越来越宽,心路越来越窄。我们花巨资修建了宽阔的马路,我们花巨资把马路绿化得如诗如画,但我们却无法让滚滚车流成为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除了我们失却了宽容,更重要的是这么多年来,我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没有学会遵守交通规则。

         如果每个人都守规矩,如果每个人都遵守交通规则,如果每个人都能宽容一点,那么马路上就不会有这么多暴戾情绪。下班后我们很多人都在抢时间,都想急着回家,一些人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抢几分钟甚至几秒种的时间,于是那些令人厌恶的驾驶恶习就出现了:强行插队,强行变道,强行掉头,逆行,占用公交车道等等。说实话,我非常厌恶强行插队的司机,想想绝大部分司机都在老老实实的排队,你却强行插队,不仅容易造成塞车,更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这不仅仅是违反交通规则,更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说到这,我又忍不住要崇洋媚外了,十年前我写过一篇博文,题目是《伦敦大堵车,一道最震撼人心的风景》,我现在把这篇文章的部分内容摘录下来,希望对我们有所启迪:

 

         西欧之行,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伦敦高速公路上的一次塞车经历。

         我们一行人从罗马到伦敦,降落希斯罗机场后乘坐旅游大巴到市区,当时高速公路正好出现罕见的大塞车,从市区一直塞到希斯罗机场的高速公路出口,那也许是我见过的最壮观的塞车景观,也是我见过最有秩序最有风度的塞车景观。从希斯罗机场到市区的车道上整整齐齐的排列着长龙般的汽车,笔直如线,没有任何车辆在中间把车头卡入。这条路上有一条红色的车道畅通无阻,那条车道是专门供公交车和旅游大巴行驶的,在塞满了车的高速公路上,我们的旅游大巴车畅通无阻地通行,看着两侧井井有序的车辆,真有一种贵宾驾到的感觉。而在行进的过程中,没有任何其他车辆行进在公交车道上,包括警车!我就看到好几辆警车整整齐齐地排在车队里,警察们站在高速公路边聊着天,他们竟然是如此地悠闲。当是我想,就算他们没有公务在身,也可以鸣响警笛驶上高速公路狂奔呀,难道他们没有这种特权吗?

  初到伦敦,印象如此之深,在希斯罗机场到伦敦市区的那段塞车经历,可能是我西欧之行最特别的风景,每当我在城市里看到塞车的混乱局面,看到彼此之间互不相让,谩骂甚至打斗时,我就会想起那段经历,这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实实在在的差距。

   这是规则的力量。但只有人人都遵守规则,才会有这样的力量,有这样的风景。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压力都很大,我们难免会有情绪的时候,但这不能成为我们内心充满暴戾的理由。换个角度想想吧,全球数十亿人,全国十数亿人,我们能生活在一座城市,能同行于一条马路,能彼此相识,都是一种缘分。我们心中应当多一分礼让,多一份宽容,而不是充满敌视和埋怨,充满谩骂和争斗。很多时候,或许我们真诚的一句道歉,或者一个善意的笑容,一个简单的手势,就可以化解彼此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我们为何非得走到拳脚相向的地步?马路上的争斗,没有胜利者。逞一时之气,不是英雄。退一步海阔天空,每个人都让一让,更能让我们体味到彼此的温暖。

        我们需要更宽阔的道路,更发达的公共交通体系,更严厉的交通惩罚措施,另一方面,我们更要遵守交通规则,需要更宽阔的心胸,心有多宽,路就有多宽,否则,再宽阔的马路,不会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快捷。

        心平气和地开车,开开心心地回家,别忘了那句话:每时每刻,亲人盼你安全归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