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天。
昨晚,小屁孩一边收拾书包文具,一边不停地唠叨:
"
凭什么放寒假只放一个月,上学就要上三四个月,为什么不能放三四个月的假,上一个月学呢,太不公平了,把我们小孩子弄得这样累。"
看着小屁孩边忙碌边唠叨,我乐了。
小屁孩,你才上小学一年级呢,就这么多牢骚了,这漫漫求学路,够你唠叨的。
不过,句句说到我心坎上。要是放三个月假,上一个月课,该多好啊。
估计全世界的人都抢着当老师了.
今天一大早,小屁孩早早起了床,背起书包就往外走。
我阻止他:
"你去这么早干啥,才七点二十呢。"
小屁孩急了:
"第一天上学,我不能迟到啊,迟到了班上就要扣分了。"
看来唠叨归唠叨,真到上学的时候,小屁孩还是不含糊的。
兵分两路,小屁孩去了他的学校,我去了我的学校。
上班第一天,九点钟到学校,上午开了两个会,一个全校教工大会,一个班主任会议。
说了很多事,听得有些晕乎乎的,看到自己还没调整到上班状态。学生还没有到学校,偌大的校园有些泠清。天高云淡,阳光灿烂,远处可见都市林立的摩天楼,却听不到一丝尘世的喧嚣。近处,是苍翠的群山,漫山绿色,雀鸟翻飞,清新空气扑面而来,这座最安静的校园,风景最优美的校园,的确是教书的佳境,学习的天堂。
但现实有些残酷。
近几年由于周围“重点名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掐走大部分“尖子生源”,我所在的这所环境一流的学校出现严重的生源危机,“优质生源”越来越少,导致学校整体教学状况不佳,教学负担,教学难度也越来越大,这让老师们有些焦虑。
但老师们其实没有必要为此焦虑。我一直认为,所谓“重点名校”与“普通学校”最本质的差距不是师资水平的差异,而是生源的差异,所以彼此之间完全没有必要进行比较,更无需要对此焦虑。如果教育部门真要以分数对各个学校进行比较,那只能说这是一种无知的比较,令人遗憾。虽然我们一直倡导教育公平,按地域招生,但事实上,对“优质生源”的争夺一刻也没有停止,而且整个趋势是强者逾强,弱者逾弱,“重点名校”与“普通学校”之间的差距在不断拉大。
所以看各个学校之间统考的分数差异毫无意义。其实无论是重点名校,还是普通中学,面对的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面对的都是一个个孩子的现在和未来,都在为教育做贡献。重点学校的老师不轻松,因为他们可能面临更大的期望值和升学压力,面临只许胜不许败的绝境。而普通学校的老师在管理学生教育学生方面可能会辛苦,会为了学生的学习,纪律,行为习惯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承担更大的教育风险。所以,换个角度思考问题,结果可能不一样,教书是个良心活,无论是“重点名校”的老师,还是“普通学校”的老师,只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便可不必焦虑。
而且,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对于优秀的定义已经不限于分数了,在普通学校呆了十多年,教过很多学生,有些学生的考试分数或许难以让人满意,但回过头去看看,那些曾经调皮捣蛋的学生,那些没有考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的学生,如今同样生活得阳光灿烂。
天会阴云密布,心要阳光灿烂,坦然面对,轻装上阵,开学第一天,是以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