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远去的幸福(2):岁月留在青瓦房

(2014-10-29 10:24:07)
标签:

情感

文化

乌蒙流浪者

深圳

杂谈

分类: 静思:亲情,友情,师生情

 

 远去的幸福(2):岁月留在青瓦房
乌蒙流浪者原创画作《故乡,竹林》,0.28mm签字笔手绘作品。堰塘,竹林,青瓦房,伴随我们的童年。

 

70后,说说我们的幸福(连载2)

月留痕.青瓦房

 

         家无竹,穷得哭。

         在四川中部山村,家家户户都拥在一片竹林,村子周围也大都被竹林围裹。竹子四季常绿,在寒冷的冬季,萧条寂寞的山村中,竹林顽强地展示着生机与活力。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村子里是清一色的老旧青瓦房,连成一片,估计足足有百米长。这些规模巨大的青瓦房都是地主留下来的,后来分给了贫下中农。我们家分得了两间卧房,一个灶房,堂屋是与叔伯家共用的,一家一半。

         老房子虽然看上去有些破旧,但细节之处却大气古朴,留下了岁月的痕迹。比如说厚重的瓦当,上面雕着一些花菜水果,每片瓦当都堪称一件艺术品。我最喜欢我们家的木窗,很大很精美,细小的木条互相交错,构成不同的纹样,别具特色,如果到能留到现在,估计能值不少钱。但村子里乡亲们大都远走他乡,老房子日渐破旧,那些精美的房屋构件也不知道流向何处了。

         在老房子里,我度过了童年,少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家里条件略有改善,父亲才筹措了一笔钱,在老房子旁边修建了一座新房子,有五间房,加上一个独立的堂屋和灶房,于我们而言,新房子就是一座毫宅了,我,哥哥,姐姐都有了单独的一间屋子,为此,我骄傲了很长一段时间。

         再后来,村子里越来越多的乡亲修建了新屋,围绕在老房子周围。乡亲们陆续搬离了老房子,联络似乎也变得很不方便了。尤其是村子里的小屁孩们有了失落感,原来大家都住在同一栋老宅子里,每天都能碰面,每天老宅前面的院子里都是欢声笑语,其乐融融,但有了新房子后,院子变得越来越冷清了。

         所以我还是很怀念老房子的时光,喜欢老房子那些精美的构件,这对我的影响很大,直到现在,我最喜欢旅游的目的地依然是古镇古街古村落,自从开始画画后,我的画作绝大部分都是古村落速写,尤其喜欢雕檐画栋的古民居,每每画这些古宅民居时,心就会静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仿若又回到从前。

         老房子与大片竹林相依,风吹的时候,竹叶轻轻地拂着屋顶的青瓦,轻轻地,柔柔地,听上去就象清音乐。下雨的时候,细雨淅淅沥沥地洒在屋顶,也洒出一片柔和的音乐,我很喜欢听这样的声音,时常伴着这样的声音进入梦乡。现在,想听到这样的天籁之间已经很难了,都市里尽是摩天大楼,隔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隔断了很多自然的乐趣。

         老房子虽然简陋,但沉淀了厚重的亲情,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我是家里最小的,在老房子里,总能得到哥哥,姐姐的照顾,甚至晚上做作业,哥哥姐姐都会把光线最充足的位置让给我。每天晚上,昏黄的油灯下,哥哥,姐姐和我围着一张老旧的木桌子边做作业,母亲在一旁忙碌着,或是给我们准备第二天带到学校的食物,或是坐在我们旁边做针线活,父亲也会拿起一本书在旁边看,这是我们家饭后最温暖的场景。

        我是一个恋旧的人,多少年后都在回忆青瓦房里的童年生活,清贫,简单但一家人总能聚在一起,真的很快乐。

 

 

远去的幸福(2):岁月留在青瓦房远去的幸福(2):岁月留在青瓦房
远去的幸福(2):岁月留在青瓦房远去的幸福(2):岁月留在青瓦房
     故乡的青瓦房,拍摄于2012年8月,乡亲们远离他乡,故乡日渐萧条,青瓦房孤寂地贮立在青草竹林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