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教师回归,且慢点赞!
(2014-10-27 09:06:29)
标签:
教育文化深圳乌蒙流浪者杂谈 |
分类: 笔锋:世间万物无所不谈 |
十多年前,深圳曾经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教材改革,把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四科合并为一科,取了一个听上去很高大上的名字:科学。于是一夜之间,原来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老师有了统一的称呼:科学老师,他们成为全科教师。原来只上一门学科的老师要同时上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四门学科。
当我第一次听到科学课改革的时候,我非常震惊,难以想象。当时曾经写过一篇名为《科学其实不科学》的文章,就对科学课的设置提出严重质疑,且非常不看好这门学科的未来。在师范院校没有进行师资培训改革,没有培养出跨学科老师的情况下,一纸行政命令就让单一学科老师任教多学科,这事本身就很傻很天真,不科学。我不相信一位物理老师在一夜之间就能胜任化学,地理,生物教学,我也不相信一位生物老师在一夜之间能胜任物理,化学和地理的教学,(同样,我说这话没有丝毫对科学老师不尊重的意思),在这十余年中,科学老师成为学校最辛苦的老师,尤其是年龄较大的老师则更辛苦,他们要边学边教,他们的意见更大。一位科学老师曾告诉我这样一件事情,她有一个学生,成绩很好,考上了重点大学。有一次,这个学生碰到她,闲聊之中对她说了这样一句话“老师,你初中教的物理有好多地方是错的。”老师有些尴尬,但又无可奈何,这位老师不是物理专业的,很多物理问题她也的确弄不太清楚。但我们能埋怨这位老师吗?想想如果体育总局领导某天头脑发热,突然通知姚明在某次运动会中既要参加篮球比赛,同时也要参加足球,体操,举重,跳水比赛一样,让姚明成为一个全科运动员,可能吗?
教育专家们,如果你们认为完全可能,那你们来试试吧。
所幸的是,从去年开始,科学学科结束了历史使命,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分科教学,恢复原样,亡羊补牢,虽然有点晚,也算是纠正了错误。
只是留给我们的教训太深刻了。现在,绝大部分教育教学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强制推行。中国最懂教育的人,最知道真实教育情况的人不是长期从事理论研究的教育专家,而是千百万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但是绝大部分教育教学改革却往往由少部分专家主宰,一线教师基本只有执行命令的份,没有发言权。所以,一些教育教学改革华而不实,甚至成为政绩工程。
我总觉得现在的教育真太浮躁,折腾太多,改来改去,改得乱哄哄的,不知道要把教育引向何方。教育不能墨守成规,不能固步自封,是需要改革,需要创新,这没有错。但并不意味着以前的一切都错了,以前的一切都是糟粕了,都要抛弃了。还有,教育要吸取国外的优质要素,这也没错,但不要一味崇洋媚外,不要觉得外国的都是先进的了,根本不考虑中国实情,照搬硬套过来,最终弄成四不象。
再回到小学全科教师回归的话题,有专家说美国等等很多西方国家早就这样教学了,效果很好。好了好了,那是美国,我们或许只看到问题表面,不清楚人家背后做了多少扎实的准备工作。我们不要头脑一热,就出一个教育新政策,要多考虑我们的现实情况,要做好充分的调查准备,充分征求意见之后才考虑推行。
当然,改革就会有风险,是创新就会有失败,教育似乎也是一样。但教育真的有不一样的地方,产品创新失败了可以再来,但孩子们的逝去的求学时光是不可重来的,所以,教育教学改革,冷静一点,理智一点,慎重一点,尤其是要多征求一线老师,家长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教育教学改革会流于形式,甚至成为一轮又一轮的折腾。
乌蒙流浪者.带着画笔去支教。四年支教岁月画展第一辑(共50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