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年参加高考,离现在二十多年了。
高考这个词,听起来充满希望。
但更多的还是紧张,残酷和惨烈,听起来还是那么毛骨悚然,这一点,二十多年未曾改变。
改变的是,现在高考录取率大幅提高了,看上去,高考似乎已经不是独木桥了。
其实不然,现在的学生比我们那个年代的学生更苦,更累,更不容易。
而竞争的残酷程度一点也没有降低。
我的一个学生曾经问我,老师,你读高中的时候痛苦不?
我说我不痛苦,她说她不相信。
我真的不痛苦。
我想,这或许缘于我一直在一所乡镇中学读书的缘故。
那个年代,县城一中,二中是最牛的学校,集中了大量的尖子生,能考上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的学生基本都出自于那两所学校。
象我们这样的乡镇中学学生,大学确实是“梦想”。
我的整个中学阶段都与重点高中无缘。
这绝不是坏事情。
重点中学或许能给我更高的分数。
但条件简陋的普通乡镇中学能给我更多的快乐,让我享受到真正的校园生活。
因为不少重点中学的目标只有高考,只有分数,学生只有学习,没有真正的校园生活。
所以,我一直很怀念我的乡镇中学生活,也一直对培养我多年的那所乡镇中学以及老师有着深厚的情感。
去年国庆长假期间,我们高中毕业班同学从天南海北回到母校,与老师们一起举行毕业二十周年庆典,班主任老师对我们说,你们那个时候读书真的很幸福,现在的学生没有你们那样幸福了。
二十年后,我也已经在三尺讲台上多年,对老师的话深有同感。
没有压力,并不表示没有希望。
我的乡镇中学给了我轻松的心态。
良好的心态其实可以让我们走得更远。
所以,中考高考,不仅仅是知识的较量,更是心态的较量。
那个时候是高考前填报志愿,我记得老师曾经对我们说,我们重点在第三批专科院校。对于我们这所乡镇中学而言,能考上大专已经相当不错了。
所以我们还是非常尊重老师的意见,在第三批专科志愿上下足了功夫,把大专这一栏志愿填得满满的。当然,虽然考重点大学没有多大希望,但我们也绝不能让第一批志愿栏空着,那一年还实行了提前录取志愿栏,都是填重点大学,同学们都不客气,把这些志愿栏都填得满满的,清华北大均给填上,还互相比较,寻求一乐。我比较“低调”,提前录取志愿填了复旦大学和西南师范大学。
结果没想到,那年高考居然“人品大爆发”,分数超过了重点大学录取线,最终被西南师范大学给“提”走了。当时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还郁闷了好长一段时间。如果西南师大不把我提走,我应当可以去“更好”的重点大学生。
人就是这样,欲壑难平,填志愿的时候想能考上大专就不错了,结果上了重点大学分数线,又奢望更好的大学。事事总难如意,填志愿的时候,我的志愿基本都在省外,北京,天津,哈尔滨,厦门等地的大专院校填了一大堆,只想着要到遥远的城市去看一看。省内的院校唯一只填了一所西南师范大学,结果这唯一就成为现实。
四年大学生活下来,发现西南师大就是适合我的最好的大学。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高考前一天,我们全体同学坐车去县城参加考试,
山道弯弯,山路颠簸,我们一群人说说笑笑踏上了高考的征途。
二伯在县城,但我坚持没有住在二伯家,一来不想麻烦他老人家,二来想和班上同学住在一起,彼此可以说笑打闹,自由自在,在高考的时候,这是最好的心情调剂方式。
因为在县城考试,印象中几乎没有同学父母跟随前来的,其实这样也好,过度的关心,反而会增加无形的压力,增加紧张感,影响考试发挥。
所以,保持一颗平常心其实是最重要的。
我们住在县武装部招待所,条件简陋,但价格便宜,而且离考场也不远。全体同学都住在一起,相当热闹。因为有老师住在一起,我们也没有什么操心的,什么时候出发去考场,要注意些什么,老师都会及时提醒我们。
老师对我们真的很好,我们可以跟老师开玩笑,嬉笑打闹,师生关系轻松愉快,可以大大降低考试的紧张感。
我有个习惯,大凡考试,考完之后,我都绝不会跟同学对答案,而且考完一科,无论考得好,还是考得不好,我都把这科给忘掉。所以,考试结束后,我都会一个人走得远远的,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准备下一科考试。
这样的考试习惯我会传递给我的每一届学生,不过看来他们并不太愿意采纳,我也这或许就是代沟吧。
但无论如何,轻松的心态永远都是最重要的,不仅仅是考试,人生亦是如此。
+++++++++++++++++++++++++++++++++++++++++++++++++++++++++++++++++++++++++++++++++++++++++++++
带着画笔去支教.乌蒙流浪者.四年支教岁月画展(1)
带着画笔去支教.乌蒙流浪者.四年支教岁月画展(2)
乌蒙流浪者.十年.我走过的人间仙境(组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