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慈善机构没了,慈善还在

(2011-09-20 09:25:27)
标签:

上海静安大火

慈善

红十字会

文化

观点

杂谈

教育

视觉/图片

乌蒙流浪者

分类: 笔锋:世间万物无所不谈

     

慈善机构没了,慈善还在

      备受关注的上海静安特大火灾慈善捐款支出公示千呼万唤始出来,脆弱的中国慈善再次经受公众的考验。当然,结果几乎是预想之中的,这份善款支出表招致网民的铺天盖地的质疑和痛批,如此一份笼统的善款支出表显然不能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更不能消除公众对善款去向的质疑。

      春节爱心送温暖329万元,中秋国庆慰问413万元,慰问了谁?谁去慰问?超过700万元的慰问金,用慈善捐款进行慰问是否合适?如果没有媒体网络的质疑和压力,慈善组织能公开哪怕是如此粗糙的支出帐单吗?所有这些都成为公众质疑的焦点。

      被质疑是目前中国慈善事业的主旋律。

      我支持公众的质疑,因为绝大部分善款都是由一个个有爱心的普通人群的血汗钱汇集而成,在这些捐款人群中,不少人的生活本身并不富裕,甚至生活艰难,但人类最原始的善良和良知让他们捐出一份爱,如果慈善机构不能善待这些捐款,如果亵渎这份爱心,那就是犯罪。

     我想起2008年四川大地震期间的事情,巨大的灾难引发我们这个民族善良和爱心,捐款从天南地北源源不断地涌向慈善机构,涌向灾区,我曾经亲历过那场地震所以我坚信这们这个民族是善良的,我们这个国家绝大部分人是善良的。但随后听闻的一些善款被挪用,被用来购买豪华车,修建办公楼等等诸如此类的传闻或者新闻后,心里十分气愤,当时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请善待我们的捐款》,希望那些邪恶的目光远离我们的善款,那些罪恶的手远离我们的善款。

     中国的慈善机构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当然也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所谓乱则用重典,对那些贪污挤占挪用慈善捐款的贪婪徒,必须用重典,必须比贪污公款加倍用刑,只有这样,或许能还慈善事业一缕春风,还公众一丝信心。

    从郭美美到卢美美,从中国红十字会到中非希望工程到中国慈善总会,中国的慈善事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混乱的危机,办公室一同事感慨,听到捐款两个字就烦,今后再也不会捐款给慈善机构了,这样的情绪或许是很多人所共有的。

     少数人的贪婪可能毁掉无数人的善良,这才是中国慈善的最大危机。

     根源在哪里?根源非常简单,中国的慈捐助体制不健全,不透明,缺乏监督和惩罚体制,以至于我们很难相信自己的捐款会到达那些最需要帮助的的手上。当我们把钱捐出去之后,我们大都不知道我们那些动辄上百万上千万的捐款到哪里去了,究竟用去干什么了?接爱捐款的慈善机构和政府部门从来不会告诉我们,或许他们认为没有必要,但我想这很有必要,因为这些捐款真的也是我们的“血汗钱”,我们有权力知道我们捐款去了哪儿,是否真的到了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手上。

    基于中国慈善机构的混乱和诚信危机,有网友感叹,中国的慈善机构完了。

    其实我们真的不用太担心,中国的慈善机构完了,但中国的慈善事业没有完,因为在我们这片土地上,善良和爱心永远没有消失,只是中国人的慈善方式可能会发生根本改变。相信很多网友都知道“割皮救女”的事情,5岁女童然然60%身体烧伤,父亲杜金辉割下自己右下肢一半皮肤植给女儿。为节省约千元费用,杜金辉选择局部麻醉替代全麻。慈父“割皮救女”一事感动河北,感动全国,被媒体称作“最慈爱父亲”,医生估计,后续治疗需至少十几万元,而家境贫困的杜金辉根本无力承担这笔费用。在最困难的时候,杜金辉的银行卡里只有90元钱,就在这最绝望的时候,一笔来自于天南海北的陌生人的爱心捐款汇入他的银行帐户,无数网友和好心人去医院探望小然然,给这个困境中的家庭送去慰问的精神支撑,天地有大爱,人间有温情,我从来不相信善良会从我们身边溜走,坦诚地说,这种更直接的捐助方式能发挥更大的效益,能最及时地挽救人的生命,想想如果经过了慈善机构,那冗长的拨款手续之后,善款何时能到受助人手中?
     我在西部山区支教的时候,曾经有很多慈善机构和个人到我支教的山区,把捐款亲自送到乡亲们手上,把钱直接给贫困学生交学费,他们告诉我,这样做心里踏实,知道自己的钱去哪儿了,知道自己的捐款可以真正帮助别人。

     所以我虽然并不欣赏陈光标的一些行为方式,但他的直接捐款方式其实也是很有道理的。

     中国慈善机构走向何方?我想应当进行深刻反思,坦诚面对公众的质疑和诘问,对每一笔捐款的去向都尽可能让公众知道,如果再遮遮掩掩,中国的慈善机构或者真的完了。

     当然,我还是坚信,慈善机构没了,中国的各种形式的慈善依然还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